标题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日期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本所概况 > 学术社团 > 中国史学会 > 通知公告

“辛亥革命与百年中国暨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入选论文

作者:筹备委员会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1-08-23 字体: 打印
作者:筹备委员会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1-08-23 打印

  今年十月,我们将迎来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纪念。百年来,学术界对辛亥革命的研究不断深入,至今已是硕果累累。中国史学会牵头主办的每十年一次的纪念辛亥革命研讨会已成为历史学界的一个品牌,深刻地推动了辛亥革命以及近百年中国史的研究。2011年10月11-16日(12-14日会议),时值辛亥革命爆发一百周年之际,中国社会科学院和湖北省政府联合主办,中国史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和湖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武昌辛亥革命研究中心联合承办的“辛亥革命与百年中国暨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 国际学术研讨会将于武汉隆重召开。

  自从去年秋日向全国范围发出征稿函,得到了各地学者的大力支持,止今年8月初组委会共收到了265篇论文。在此,组委会谨代表会议各主办单位,对全国学者的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根据惯例以及会议计划,2011年8月8—12日,中国史学会组织全国范围内在辛亥革命研究领域有突出贡献的著名专家学者15人,召开了论文评审会,从征集来的265篇参评论文中,共同研究,反复斟酌,以文章质量作为惟一度量标准,最终确定104篇质量较高的文章入选。现公布名单如下:



入选论文
(按作者姓名拼音字母排序)



    说明:特邀专家章开沅、金冲及、萧致治、皮明庥、赵德馨教授提交了论文,无需参加评审,直接在会上发表。

 

序号

姓名

单位

职称

题目

1

宝成关

吉林大学行政学院

教授

论辛亥时期的国民观

2

陈才俊

暨南大学中国文化史籍研究所

教授

1911年后美国传教士对孙中山之态度

3

陈争平

清华大学历史系

教授

辛亥革命、国民革命与中国对外经贸关系发展

4

陈忠平
陈 明

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历史系
中山大学历史系

副教授
博士在读

辛亥前后汤化龙与革命党人关系探析

5

崔志海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研究员

摄政王载沣驱袁事件再研究

6

戴鞍钢

复旦大学历史系

教授

新政困局与辛亥革命

7

邓丽兰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

副教授

跨越辛亥年的“梁启超之问”及其回应——略论中国思想界对于“革命不得共和而得专制”问题的论争

8

段云章

中山大学历史系

教授

浅议朱执信致陈炯明诗及其和句——兼论反袁时期朱执信的思想

9

方秋梅

江汉大学人文学院

副教授

辛亥革命与近代汉口市政体制转型

10

冯 峰

长安大学

副教授

陕西军政府与辛亥革命

11

冯建勇

中国社会科学院边疆史地研究中心

助理研究员

“政治博弈”与“国家构建”:辛亥革命场域的外蒙问题

12

冯天瑜

武汉大学

教授

辛亥首义与湖北新政

13

付海晏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

教授

山西商人曹润堂与清末蒙旗垦务

14

耿云志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研究员

梁启超对清王朝最后统治危机的观察与评论

15

关晓红

中山大学历史系近代中国研究中心

教授

辛亥革命时期的省制纠结

16

郭世佑

中国政法大学历史研究所

教授

孙中山与辛亥革命“失败论”刍议

17

郭双林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

教授

论辛亥革命时期知识界的平民意识

18

郝幸艳

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博士在读

从联袁到反袁:汤化龙与袁世凯关系释论


19

何  广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

副研究馆员

貌合神离:民元的辛亥纪念

20

何一民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教授

现代化视野下的社会动员与辛亥革命——以四川保路运动为例

21

何卓恩

华中师范大学

教授

异调同曲谱新邦:孙中山梁任公民元入京演说之识见、心态与互信

22

洪振强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

副教授

国际博览会与晚清中国“国家”塑造

23

侯中军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副研究员

“成立在我,承认在人”——辛亥革命期间中华民国承认问题再研究

24

黄健敏

孙中山故居纪念馆

副研究馆员

孙眉与辛亥革命——新见孙眉家族所藏未刊信函考述

25

冀满红
张远刚

暨南大学历史学系
暨南大学历史学系

教授
硕士在读

民元前后姚雨平统率的广东北伐军研究

 

26

姜义华

复旦大学历史系

教授

孙中山政治革命方略与大一统国家体系再造

27

孔祥吉
郑匡民

东京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客座研究员研究员

英伦蹈海烈士之真史——杨毓麟未刊函札述考

28

李长莉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研究员

何天炯与同盟会本部——从个人史看辛亥革命中心与边缘

29

李 帆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教授

辛亥革命时期的“夷夏之辨”——以康有为、刘师培对《春秋繁露》两事的不同解读为例

30

李兰萍

广东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研究员

民初广东女性的法律意识与权利

31

李 日
郭春香

烟台大学人文学院
烟台大学党委宣传部

副教授
编辑

徐镜心与辛亥革命

32

李细珠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研究员

辛亥鼎革之际地方督抚出处进退之抉择——兼论“内外皆轻”的权力格局与清王朝覆灭及民初政治走向

33

李欣荣

中山大学历史系

讲师

谋反可以不死?清末“国事犯”观念的引进、论辩与实践

34

 李学峰

河南大学

讲师

载沣与清朝末年的铁路政策

35

李英铨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副教授

论辛亥革命时独立省区的军队表现及影响

36

李勇军

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副教授

清末民初的西藏建省论

37

李育民

湖南师大历史文化学院

教授

排外与惧外:辛亥时期两大对外观念论析

38

李在全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

从党权政治角度看孙中山晚年的司法思想与实践

39

李振武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

副研究员

清末督抚与谘议局研究

40

梁华平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

研究馆员

鄂军政府初期经费概探

41

廖大伟

东华大学人文学院

教授

归国与开局: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前后心路行迹释意

42

林家有

中山大学历史系

教授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族自觉实体的形成

43

刘  伟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教授

官治与自治之间:清末州县劝学所述评

44

刘国俊

新疆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

新疆辛亥革命述论

45

刘家峰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所

教授

“革命的耶稣”:1920年代基督徒对孙中山的形象建构

46

刘增合

暨南大学历史系

教授

由常态至异态:辛亥年间清廷的战时财政方策

47

罗福惠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

教授

六十余年来中国大陆学界的辛亥革命研究

48

骆宝善
刘路生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

研究员
研究员

袁世凯与辛亥革命

49

马建标

复旦大学历史系

助教

“为公正之党争”:民国初年袁世凯与革命党人的政治较量

50

马陵合

安徽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教授

借款可以救国?——郑孝胥铁路外债观述评

51

马 敏

华中师范大学

教授

从“棉铁主义”到《实业计划》——孙中山与张謇实业思想比较研究

52

马 勇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研究员

从君宪到共和:袁世凯的一段心路历程

 

53

茅海建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

教授

张之洞策反邱菽园(初稿)

54

欧阳哲生

北京大学历史系

教授

辛亥革命时期严复的思想演变及其抉择

55

潘洪钢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文史所

研究员

辛亥革命前后荆州旗城社区变迁

56

彭武麟

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教授

辛亥革命与中国近代国家转型及其民族关系之建构

57

邱 捷

中山大学历史系

教授

1912年广州《民生日报》刊载的《共产党宣言》译文

58

饶怀民

湖南师大历史文化学院

教授

湘籍志士与辛亥武昌首义

59

桑 兵

中山大学历史系

教授

走进新时代:进入民国之共和元年——日记所见亲历者的心路历程

60

尚小明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教授

论袁世凯策划民元“北京兵变”说之难以成立

61

宋亦箫

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筹备处

副主任

论民国时期的双旗图案

62

苏中立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教授

辛亥革命时期社会达尔文主义的传播及其特点

63

孙宏云

中山大学历史系

教授

那特硁的《政治学》及其在晚清的译介与影响

64

涂文学
(高路)

江汉大学城市研究所

教授
研究生

论武昌起义的城市革命特性

65

王  敏

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研究员

新式传媒应对无方与清朝的覆灭

66

王春林

辽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

爱国与保身:辛亥革命期间的亲贵捐输

67

王 刚

南京师范大学思政部

副教授

论辛亥革命前后资产阶级革命派对马克思主义的选择性传播

68

王 键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副研究员

辛亥革命与台湾

69

王 杰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

研究员

会党与辛亥革命前夜之广东社会政治

70

王 静

华中师范大学

博士在读

传教士对辛亥革命的记忆与诠释

71

王晓秋

北京大学历史系

教授

辛亥革命世界意义的再探讨

72

魏文享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

教授

市场、知识与制度:晚清民初职业会计师群体的兴起

73

吴剑杰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

教授

张之洞与清末留日学生潮

74

鲜于浩

西南交通大学政治学院

教授

晚清重臣与四川保路运动——兼论清王朝覆灭的内部原因

75

谢本书

云南民族大学历史系

教授

勇于革命,善于妥协——以云南辛亥起义为例

76

谢 放

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教授

多维视野下的辛亥革命史研究

77

谢俊美

华东师大历史系

教授

社会历史变迁的缩影——辛亥革命前后的中国通商银行

78

忻 平

上海大学

教授

革命的账目——《清理沪军财政处查造沪军款项总分表》解读

79

熊月之

上海社科院

研究员

华盛顿形象的中国解读及其对辛亥革命的影响

 

80

熊志勇
董文俊

海军工程大学高教研究所

教授

军事权威与秩序重建——管窥清末民初之政治文化异象

81

徐淑华

中国计量学院人文社科学院

讲师

近代浙商对辛亥革命的财政支持研究

82

徐 涛

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

孙中山与上海关系新论

83

许效正

安阳师范学院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

副教授

辛亥革命后上海庙产纠纷透视

84

严昌洪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

教授

早期中国共产党人辛亥革命研究述评——以郭真《辛亥革命史》为中心

85

严海建

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

讲师

新式学堂与清季革命的互动关系:以早期中国公学为中心的观察(1906-1911)

86

严 鹏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

博士在读

企业家精神、国际契机与民族国家建构——辛亥革命前后中国机械制造业的发展(1900—1920)

87

杨天石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研究员

辛亥革命何以胜利迅速,代价很小?

88

姚会元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

教授

辛亥革命期间孙中山及其政府在金融领域的理论探索与实践跋涉

89

俞辛焞

南开大学历史系

教授

二次革命时期的黄兴与日本

90

虞和平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研究员

辛亥革命与教育鼎新——以民国时期商人捐办大学为中心

91

张 冰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

助理研究员

孙中山民主政治理想及逻辑困境——从对“自由”理念的理解切入

92

张笃勤

武汉市社科院历史文化研究所

研究员

两湖志士与辛亥革命

93

张海鹏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研究员

试论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与历史遗产

94

张华腾

陕西师范大学

教授

武昌起义后清廷组编新军三军考略

95

张继才

武汉科技大学文法与经济学院

教授

亲历·记忆·升华——张难先与辛亥革命

96

张金超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

副研究员

田桐与辛亥革命

97

张应超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

研究员

陕西辛亥革命时期的会党活动研究

98

赵立彬

中山大学历史系

教授

辛亥革命后革命精英观念的民间承接——以各省光复至清帝退位前后为中心

99

赵炎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教授

辛亥前革命志士对道德的认知与诠释

100

郑大华
(朱蕾)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研究员

论辛亥革命时期的国民观

101

周新国
(丁慧超)

扬州大学

教授

秦毓鎏与辛亥革命

102

朱 英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

教授

近代工商界的“辛亥”记忆与政治经济诉求

103

左松涛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

讲师

辛亥革命时期的“私塾改良”

104

左玉河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研究员

论辛亥革命时期的民粹主义



  祝贺所有入选者!组委会将于近期发出正式邀请函,敬请注意查收!


                                         组委会
                                        2011-8-23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版权所有 京 ICP 备 05055195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