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日期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最新动态

栾景河研究员送别仪式在京举行

作者:侯中军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4-02-08 字体: 打印
作者:侯中军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4-02-08 打印

2014年2月8日上午,栾景河研究员送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殡仪馆举行。中国史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张海鹏,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党委书记周溯源,所长王建朗以及在京史学界同仁100多人前来为这位英年早逝的学者送行,表达沉痛的哀悼之情,并向栾景河研究员的亲属表示深切慰问。

 

栾景河研究员于2014年2月6日凌晨突发心脏病,经抢救无效,在北京不幸逝世,享年49岁。生前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外关系史研究室主任,兼任中国中俄关系史研究会秘书长、中国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常务理事、教育部对俄交流咨询专家、北京大学当代俄罗斯研究中心研究员、清华大学中俄文化交流中心教授、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等。

 

栾景河研究员,1964年9月出生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先后就学于黑龙江省邮电学校综合电信专业、黑龙江大学俄语系;1992年11月至1996年6月,在俄罗斯罗斯托夫国立大学历史系学习,获博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被聘为外籍副教授。

 

在俄罗斯学习和工作期间,他积极参与华人社团活动,为祖国及旅俄华人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深受旅俄华人的赞誉,得到中国驻俄大使馆的肯定;并在此期间担任俄罗斯第二大华人社团组织——罗斯托夫州华人协会主席职务,出任《顿河华人报》主编。

 

怀着学以致用、报效祖国的信念,1997年6月,他从俄罗斯学成归国,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潜心于中俄、中苏关系史研究。1999年8月,圆满完成博士后报告,出站留所工作。

 

他热爱史学研究工作,勤奋好学,刻苦钻研,同时又有强烈的事业心,工作兢兢业业。2003年任中外关系史研究室副主任,2005年任研究室主任;2011年被聘为研究员。作为近代史研究所中外关系史学科带头人,他带领研究室同仁,努力推进学科建设,扩大与国内外学术界的联系,先后成功举办了4次大型中外关系史国际学术研讨会,编辑出版多种学术文集,推动了学科发展,进一步提升了中外关系史学科在学界的优势地位。

 

在近代史研究所优良学风的熏陶下,利用自己的俄语优势,他广泛搜集俄罗斯珍贵的历史档案文献,精心梳理、细心研读,在中俄、中苏关系史研究领域勤奋开垦,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学术成就。他的有关苏联承认新中国政权、1949年前后中苏关系走向等问题的研究,迄今尚居国内领先地位。他力求贯通20世纪的中苏关系史研究,其代表作《中苏关系史纲1917-1991》一书对中苏关系中的若干重大事件,如苏联与中国革命、中苏同盟建立、中苏分裂与对抗、中苏关系正常化等问题有不少独到的诠释,为学界专家所肯定。

 

怀着历史学者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他十分关注当今中俄关系的发展走向,以其长期的观察和思考,向中央有关部门提供了有关俄罗斯形势的对策报告,引起党和国家的高度关注。2009年9月24日,前国家主席江泽民同志在中南海接见了包括他在内的学者,听取他们对中俄关系史以及当代中俄关系发展的建议。

 

他为推动中俄两国学术界的交流做了许多扎实的工作。鉴于他在中俄、中苏关系史研究方面的突出成就及其对中俄两国学术交流的贡献,俄罗斯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于2008年授予其荣誉博士学位,俄罗斯外交学院于2012年聘其为客座教授。

 

然而正当他准备在新的学术征程扬帆远航的时候,却天不假年,溘然长逝,令大家扼腕痛惜,悲恸不已。

 

栾景河研究员虽已远行,但他的音容笑貌将常驻所有熟识他的师友与同仁心间。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版权所有 京 ICP 备 05055195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