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日期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最新动态

“九一八”事变爆发90周年专题讲座——接待与政治:李顿调查团上海南京北平之行

作者:彭鹏 发布时间:2021-09-18 字体: 打印
作者:彭鹏
发布时间:2021-09-18 打印

 

为纪念九一八事变爆发90周年,南京大学历史学院院长张生教授受中国社会科学院中日历史研究中心、近代史研究所抗日战争史研究室邀请,在腾讯会议上作了题为接待与政治:李顿调查团上海南京北平之行的专题讲座,近代史研究所杜继东研究员担任讲座主持人,线上约200人参与。

杜继东研究员介绍,国家社科基金抗日战争研究专项工程项目共有30余项,其中一项是张生教授主持的“李顿调查团档案”。除在国内收集相关资料外,张生院长亲自率队前往瑞士日内瓦,带回大量有关李顿调查团的档案资料,并出版十多卷资料集,在资料收集和学术研究方面做出很大成绩。张生教授此次讲座内容,就是基于这些原始资料写作完成的。

张生教授指出,李顿调查团从法国出发,先后经过伦敦、美国、日本,于19323月抵达中国,受到国民政府热情接待。他的讲座主要围绕李顿调查团在中国的行程展开。虽然李顿调查团去过中国很多地方,但最重要的地区是上海、南京、北平三地,主要的会谈也在这三个地方展开。讲座内容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序曲:上海杭州之行间奏;南京之行高潮:北平之行。张院长指出,当时国民政府有意通过高规格接待营造良好会谈氛围,以求国联主持公道,促使日本撤军、否定伪满洲国合法性、恢复和平,把政治表达溶于接待之中,希望影响李顿调查团的立场。但是,殷勤的接待并没有完全改变会谈过程中调查团的态度,而调查团在繁复的调查之后,做出了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政治判断。中方对李顿调查团三地之行的接待和期望,体现出国民政府时代弱国外交的姿态。

日方认为中方的接待热情过度。但在嘲讽中方殷勤接待的同时,日方也竭尽全力招待李顿调查团一行,用心之深、用力之猛令人咂舌。然而让中日两国都意外的是,在李顿调查团最后的报告中关于“九一八”事变的判定,并不有利于日本,因为报告釜底抽薪地解构了日方的各种主要论点。曾被日本寄予厚望的李顿在回到欧洲以后,极为鄙夷日军。最终的结果是,日本不满国联的调查报告,选择退出国联,从此日本孤立于国际社会,一步步走上与全世界为敌的绝路。当时军国主义情绪爆棚、自信一切尽在掌握的日本,在精心接待国联调查团后,收获了影响其国运的意外。希望有多大,失望就有多大,日本的做法在近代东亚外交史上留下了令人深省的篇章。

张教授的讲座娓娓道来,生动的展现了当时国民政府、日本与李顿调查团之间的外交面相,从接待的细节反映出当时中日双方对李顿调查团的外交诉求。

讲座引起与会听众的热烈反响。在讲座结束后,有听众提问:国联调查团后来对日本有无相应制裁?张教授回应,按照国联章程,国联无法进行武力干涉,这也是国联后来解散的重要原因。有听众提问:李顿调查团是否偏袒日本?张教授认为,李顿调查团没有偏袒日本,对于国联的调查结果,中国无条件接受,日本则因不满而退出国联,可为佐证。

张教授指出,日本退出国联,成为国际秩序的挑战者,这是日本近代史的重要转折点,“九一八”事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现实的战争起源地,其历史意义仍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值此“九一八”事变爆发90周年之际,张教授的讲座为我们重新审视李顿调查团及其在华行动提供全新视角,创新性观点亦值得学术界认真参考。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版权所有 京 ICP 备 05055195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