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日期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最新动态

活动报道 | 英日在中国的竞合与扩张——以中国海关人事问题为中心(1921-1937)

作者:张超 发布时间:2023-03-20 字体: 打印
作者:张超
发布时间:2023-03-20 打印

 
      2023年3月13日下午,近代史研究所经济史研究室邀请上海交通大学历史系张志云教授来所进行学术报告。报告题目为“英日在中国的竞合与扩张——以中国海关人事问题为中心(1921-1937)”。讲座由经济史研究室主任侯中军研究员主持,所内外二十余位学者参加了此次讲座。
 
 
 
上海交通大学历史系张志云教授
 
 
 
“第二代海关史研究”
 
      张志云教授从整体上回顾了近代中国海关史研究,并重点介绍了滨下武志教授提出的“第二代海关史研究”之兴起。张教授认为,第二代海关史研究的特点有二:其一、从海关史研究角度出发,专门介绍海关外籍关员的活动和个人历史;其二、以人物史研究角度为坐标,除了他们在海关的工作以外,还涵盖了包括洋员家庭背景。张教授认为这种人物与人际关系的研究,可以跳出经济史料的“后设见解”,而更精准地呈现事件进程的不确定性和机缘性。同时,张教授将“后设见解”定义为“当时历史人物不可能了解其经济影响,因缺乏经济数据,而且数据预测也无法精确,因此经济数据的归纳结论虽有其脉络,但常常不是当时历史人物决策的依据”。
 
“非正式帝国”理论的应用
 
      张教授认为“非正式帝国”是指一个看不见的网络,包括人际关系、文化习惯、教育等等。那么,“非正式帝国”是不是一个适用的理论?张教授指出,奥斯特哈默(Osterhammel)认为并不适用。因海关为中国政府机构,是中国政府主动寻找“外国客卿”的协助,因此太不“正式”。毕可思(Robert Bickers)也认为不适用,因为不平等条约体系的特权是由国际条约定义,因此太过“正式”。但在张教授看来,“非正式帝国”理论可能有其适用性,因为这已形成“惯例”的力量。若从其与外交和商业渠道的复杂网络来看,可以解释很多中、英、日在东亚发展的网络套迭现象。
 
中英日的海关人事策略
 
      张教授认为自华盛顿会议后,东亚地缘政治发生变局,日本外务省开始加大对中国海关的人事布局。在关税特别会议前,日本提出让日本人进入海关高层,并增加日籍关员人数。1927年1月安格联免职后,英国为拉拢日本以巩固其远东利权,代理总税务司易纨士任命岸本广吉为总务科税务司。此后,围绕岸本广吉的复任问题,日本与英国曾多次展开权力斗争。以1935年岸本第二次复任为例,其凸显出英国在面对中日关员崛起时的高度警戒,以及梅乐和与罗福德在争夺总税务司宝位上,分别拉拢已崛起的高阶中日关员的策略。张教授指出在中英日的海关人事策略中,中国反复在面子和里子之间动摇,并未制订出符合当时国家实力与国际现实的人事政策;英国则极欲从东亚抽身,虽然对日本的野心有所警惕,但并没有明确利用英籍总税务司的位置巩固其在东亚利权;日本外务省明确反对关东军或是军方对华的政策,想缓步扩大其影响力,而且从未明面挑战英国在东亚的霸权地位。
 
日本与中国的近代史
 
     张教授认为对日本而言,一战时东亚霸权的真空,给了日本尝试“非正式帝国”的机会,而这种非正式的渗透正好在二十一条的要求中得到体现。但二十一条又是一个“非正式帝国”策略过度急躁的展现,其最终目的是扩大战争影响力。1931年后,日本外交战略快速向正式帝国手段过渡,于是陷入侵华战争和太平洋战争泥淖。日本在正式与非正式帝国策略之间游移不定,无疑可说是不幸中的大幸。对于中国而言,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海关成功地将日本的干涉维持在人事层面,并不直接夺取接管,使得海关仍有可能以关税协助重庆国民政府。虽然在1937-1941年间,海关不免向日本军方和伪政府妥协,但是国民政府从各地海关的英美籍关员和日籍关员的合作体制中,还是获得极大利益。
 
 
 
 
讲座现场
 
 
 
      在交流环节,对于“非正式帝国”的概念,有学者认为在国内近代史领域一般使用“半殖民地”概念,“非正式帝国”的概念似乎并不适用;也有学者提议用“悲歌式帝国”或“遗忘式帝国”的新概念来描述大时代变迁下的海关职员命运。学者还围绕海关上层关员的评价、英国借款与海关、英日同盟等问题,与张志云教授展开了热烈讨论。与会学者表示,张教授的报告有理论的思考,呈现出中国海关人事问题的多重面向。本次讲座历时两个多小时,在热烈的学术讨论与交流氛围中圆满结束。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版权所有 京 ICP 备 05055195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