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同志高度概括了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连续性排列第一。连续性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的一个突出特性。2023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2周年。百余年来,党始终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光辉历程中,在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坚持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作出一系列理论阐释和重大决策部署,相继致力于革命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努力探索并不断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明确以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为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以文化建设引领前进方向、提供精神支撑、凝聚奋斗力量,进而将民族复兴伟业不断推向前进。这一历程波澜壮阔又极不平凡,给人以深刻启示。
一、 革命文化建设
1919年的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以雷霆之势猛烈冲击了几千年来的封建旧礼教、旧文化,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以及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两年后,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历史从此掀开新篇章。所谓“革命文化”,即新民主主义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
革命文化形成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革命”为精神内核和价值取向。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是革命文化建设的科学指南。毛泽东撰写的《新民主主义论》原题《新民主主义的政治与新民主主义的文化》,1940年2月刊载于延安出版的《中国文化》创刊号。该文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人多年奋斗,旨在建立一个新中国,包括建立中华民族的新文化,把一个被旧文化统治因而愚昧落后的中国,变为一个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的中国。该文分析“中国文化革命的历史特点”,盛赞五四运动以后中国无产阶级和中国共产党登上政治舞台,成为文化生力军,“向着帝国主义文化和封建文化展开了英勇的进攻”,“其声势之浩大,威力之猛烈,简直是所向无敌的。其动员之广大,超过中国任何历史时代”。该文强调:“文化革命是在观念形态上反映政治革命和经济革命,并为它们服务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就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新文化。”1942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作进一步阐述,指出五四运动以来有文武两个战线,即文化战线和军事战线;这支文化军队“帮助了中国革命,使中国的封建文化和适应帝国主义侵略的买办文化的地盘逐渐缩小,其力量逐渐削弱”。他强调,我们的文艺是为人民的,要着重解决为什么人服务、如何去服务的问题;文学艺术的源泉是人民的生活。3年后,他又在党的七大强调:“民族压迫和封建压迫所给予中国人民的灾难中,包括着民族文化的灾难。……一切奴化的、封建主义的和法西斯主义的文化和教育,应当采取适当的坚决的步骤,加以扫除。”
近代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民占人口绝大多数,是近代中国文化运动的主要对象。毛泽东在党的七大就此分析指出:“所谓扫除文盲,所谓普及教育,所谓大众文艺,所谓国民卫生,离开了三亿六千万农民,岂非大半成了空话?”相应地,中共党员及人民军队均以农民为主体;一些党员组织上入了党,但在思想上还没有入党。因此,“唤起民众”不易,提高党员和军队的文化素质、对其进行有效思想教育同样不易,推进革命文化建设极具挑战性和紧迫性。据毛泽东1927年3月撰写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农民在农协领导下做了14件大事,其一便是“文化运动”,包括农民办夜学、提高文化程度。1944年10月,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文教工作者会议上指出:“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解放区的文化已经有了它的进步的方面,但是还有它的落后的方面。解放区已有人民的新文化,但是还有广大的封建遗迹。在一百五十万人口的陕甘宁边区内,还有一百多万文盲,两千个巫神,迷信思想还在影响广大的群众。……我们必须告诉群众,自己起来同自己的文盲、迷信和不卫生的习惯作斗争。”
土地革命时期以中央苏区为中心的红色根据地建设,抗战时期以陕甘宁边区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建设,以及解放战争时期的解放区建设,均涵盖文化建设,卓有成效。譬如,党在延安创办不少学校,诸如马列学院、陕北公学、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中共中央党校、鲁迅艺术学院、中国女子大学等。一首《抗大校歌》唱出所有热血青年的共同心声:“黄河之滨集合着一群中华民族优秀的子孙,人类解放、救国的责任全靠我们自己来担承。同学们,努力学习,团结、紧张、严肃、活泼,我们的作风。同学们,积极工作,艰苦奋斗,英勇牺牲,我们的传统。像黄河之水汹涌澎湃,把日寇驱逐于国土之东,向着新社会前进,前进!我们是劳动者的先锋!”历时3年多的延安整风运动开创在党内开展大规模集中教育的先河,影响深远。党内和人民军队内部原本就是一所大学校、一座大熔炉,充溢着崇高理想、严明纪律、优良作风,形成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诸多革命精神,突出体现为革命和拼命精神,严守纪律和自我牺牲精神,大公无私和先人后己精神,压倒一切敌人、压倒一切困难的精神,坚持革命乐观主义、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精神。其影响是潜移默化、深入骨髓的。
总之,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党的革命文化建设最大限度地传播了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进一步促成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全面觉醒,极大推进了人们思想和精神上的解放,以反帝反封建旗帜汇聚起亿万人民的磅礴力量,尤其是把众多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出身的新党员铸造成信仰坚定、纪律严明的先锋队战士,从而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提供了强大支撑和有力保证。1949年9月16日,新华社发表毛泽东写的社论《六评白皮书》,对中国革命发生和胜利的原因进行分析,指出西方资产阶级文化一遇见中国人民学会了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新文化,就要打败仗;“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从这时起,近代世界历史上那种看不起中国人,看不起中国文化的时代应当完结了。伟大的胜利的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大革命,已经复兴了并正在复兴着伟大的中国人民的文化”。不到半个月,新中国开国大典隆重揭幕,一个新时代开始了。
二、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
1949年9月21日,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致开幕词,郑重宣示:“随着经济建设的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中国人被人认为不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按照党先前制定的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的方略,新中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因此,新中国的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基于具体国情,重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改变文化落后现状,提高人民文化水平;二是进行思想改造、文化创新,用社会主义新思想新文化来取代旧思想旧文化。
旧中国一穷二白,经济、文化落后,后者突出表现为文盲多,而社会主义是不可能建立在大量文盲的基础之上的。毛泽东早在党的七大便明确指出:“从百分之八十的人口中扫除文盲,是新中国的一项重要工作。”于是,扫盲、发展教育迫在眉睫,成为新中国文化建设的基础性工程。1949年12月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争取从1951年开始,进行全国规模的识字运动。1950年8月,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指示,鉴于军队官兵文化水平普遍太低的情况,决定在军队中实施文化教育,使军队形成为一个巨大的学校。1953年12月,中共中央专门发文,鉴于目前还有大量的工农干部文化水平很低,决定采取措施有效地提高其文化水平,以适应国家建设的需要。1955年6月,国务院发布指示说,“农村的文化依然处在很落后的状态,文盲依然占农村人口的绝大多数”,“积极地开展农民业余文化教育,扫除文盲,克服我国农村文化落后状态,已成为当前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1956年1月,中共中央就文字改革工作发文,决定推行简化汉字、推广普通话,以促进汉语达到完全统一。这客观上给群众学文化提供了便利。同年9月,刘少奇在中共八大作政治报告,在总结文化教育工作时,将逐步扫除文盲、普及小学义务教育提到“文化革命”的高度。195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亦云:“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大跃进,文化革命已经开始进入高潮,这主要表现在全国扫盲运动、教育事业和各种文化事业的迅速发展。”据统计,从1949年到1958年,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从11.7万人增加到66万人,增长4.7倍;中等专业学校学生从22.9万人增加到147万人,增长5.4倍;普通中学学生从104万人增加到852万人,增长7.2倍;小学生从2440万人增加到8600万人,增长2.5倍。城乡扫盲运动和业余文化学习也有很大发展。
面对新中国文化教育事业出现的空前繁荣局面,党依然保持冷静,毫不沾沾自满。1957年3月,毛泽东郑重告诫全党:“要使几亿人口的中国人生活得好,要把我们这个经济落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为富裕的、强盛的、具有高度文化的国家,这是一个很艰巨的任务。”1962年3月,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表示:“现在,在我国人民面前,还横着经济贫穷和文化落后这两座大山。我们要继续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再用几十年时间,把这两座大山搬掉。我们一定能够把这两座大山搬掉。”新中国扫盲等工作是开辟草莱、为文化大厦奠基的浩大工程,其难度与成效之大均超乎想象。党改变文化落后面貌决心之大,令人感慨不已。
思想改造、文化创新工作同样不易。从旧社会进入新社会,必然要在思想文化层面破旧立新,把旧社会遗留下来的污毒洗干净。《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在谈到“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七年”时指出,新中国成立后的头三年,“对旧中国的教育科学文化事业,进行了很有成效的改造”;“一九五六年一月党中央召开的知识分子问题会议和随后提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规定了对知识分子和教育科学文化工作的正确政策,促进了这方面事业的繁荣。”这包括在广大知识分子中进行思想改造运动,使其摆脱旧社会影响,成为适应新社会需要的知识分子。同时,新中国经过十多年努力,培养出新一代知识分子,壮大了知识分子队伍。翻身作主的中国人民意气风发、精神振奋,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不断增强。譬如,工人阶级以主人翁姿态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铁人”王进喜发出“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豪迈誓言;广大农村在文化层面发生几千年来最深刻的变革,移风易俗蔚然成风,集体主义、无私奉献等理念深入人心,演绎出红旗渠等改造山河的壮举。这种发愤图强、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在旧社会旧中国是绝无可能出现的。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纵情讴歌新社会、赞颂真善美,为新中国的发展进步鼓与呼,创作出《铁水奔流》《山乡巨变》《创业史》等优秀作品。群众文艺创作也掀起高潮。与文化相关的科学事业取得重大突破,“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便是例证。社会风气更是焕然一新,正如邓小平所说,“在全国解放以后,不到两三年的时间,我们就改变了旧社会那种极端腐败的社会风气,树立了具有优良道德品质的新的社会风气”。这从精神层面折射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鲜明品质。
相比较于封建主义落后文化、资本主义腐朽文化,社会主义文化无疑是先进、健康的文化。毛泽东基于探索与思考,围绕文化建设提出了一些独创性理论,如关于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实行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等。新中国文化建设沿着这一正确方向前进,抵制和消除一切落后、腐朽的思想文化影响,不断创造出先进的健康的社会主义崭新文化,在破旧立新上取得巨大成就,为后来的文化建设打下坚实基础。但随着指导思想上“左”的错误愈益发展,片面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新中国的文化建设也逐渐受到冲击,主要表现在对一些文艺作品、学术观点和文艺界学术界的代表人物进行错误的、过火的政治批判,并发展成为“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线。在十年内乱期间,“狠批封资修”,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不加辨别地一概加以排斥,使文化建设遭受挫折、走了弯路。
三、 努力探索并不断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实现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历史转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本质上是同一个概念。开创、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后历史发展的主线;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从这个角度说,改革开放至今的文化建设又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概括地说,围绕探索并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新路,党中央与时俱进、乘势而上,理论创新不停歇,实践创新不止步,不断增强实现民族复兴的精神力量,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改革开放一开始,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一起抓的战略方针。这主要出于两方面考虑:一是尽快消除十年内乱在精神方面造成的严重后果,扭转是非善恶美丑标准被搞乱了的现象;二是伴随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切向钱看”、损人利己、损公肥私等歪风邪气逐渐滋蔓,严重败坏社会风气和党风,须尽快治理。中共十二大报告第三部分专门论述“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强调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对物质文明的建设不但起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保证它的正确的发展方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报告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大体可分为文化建设、思想建设两个方面,“文化建设指的是教育、科学、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卫生体育、图书馆、博物馆等各项文化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知识水平的提高”;思想建设决定着精神文明建设的社会主义性质,其最重要的内容就是革命的理想、道德和纪律。1986年9月,中共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明确了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根本任务和重大方针,强调改革开放赋予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复兴中国文明以新的强大生机和活力。这对全党全国人民逐步深化认识、推进工作,具有指导意义。十三届四中全会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决纠正一手硬、一手软的状况,将精神文明建设推向前进。1996年10月,中共十四届六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确定了新形势下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基本方针和重要措施,是指导精神文明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时至今日,精神文明建设方兴未艾,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并列,对应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的文化建设。
文化建设的另一重大变化是明确了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的地位。前引《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有云:“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并且使这几个方面互相配合,互相促进。”分别论及经济、政治、文化,是关于“三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最初表述。中共十五大报告首次按照经济、政治、文化的排序展开论述,分别为第五至第七部分,第七部分标题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报告强调:“只有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只有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报告指出,文化建设的根本是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基础工程是发展教育和科学,重要内容是发展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事业,重要条件是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中共十七大进一步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高度,提出了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任务。十八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由此形成完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这体现了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和意义,体现了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在实践和认识上的不断深化。
十六大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也是文化建设打开新局面的一个新起点。随着改革不断深入,特别是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后,国内逐渐出现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形式多样化,文化体制改革势在必行。中共十六大报告第六部分专论“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强调要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2003年6月,中央专门召开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会议。会议分析指出,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体制环境、社会条件发生深刻变化,我们存在着诸多不适应,包括文化发展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与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对外开放新形势不相适应,现行文化体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文化发展现状与数字技术应用、互联网普及带来的文化创新和传播领域的重大革命不相适应。会议强调,改变上述不适应状况的根本出路在改革,改则兴,不改则衰。2005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颁布。该文件阐明了文化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原则要求和目标任务,针对市场经济发展引发的变化,强调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坚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2010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央宣传部关于党的十六大以来文化体制改革及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情况和下一步工作意见》,对十六大以来文化体制改革工作进行总结,对下一步工作提出具体意见。次年10月,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科学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提出了新形势下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重要方针、目标任务、政策举措。
将文化建设提到综合国力竞争的高度、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进入21世纪党在认识和实践上的又一大飞跃。2001年12月,江泽民在中国文联七大、中国作协六大会议上分析指出:“当今世界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不仅包括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等方面的竞争,也包括文化方面的竞争。……总体上处于弱势地位的广大发展中国家,不仅在经济发展上面临严峻挑战,在文化发展上也面临严峻挑战。”中共十六大报告亦云:“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正式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一长期战略目标,主要考虑到我国是文明古国、文化资源大国,但还算不上文化强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在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赢得主动,需要进一步从战略上研究部署文化改革发展”。
综合国力竞争主要指与西方发达国家的竞争。经过长期努力,我国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我国发展道路与发展模式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理解和认同;同时,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国际思想文化领域斗争依然深刻而复杂。西方敌对势力一直对我实施西化、分化战略,凭借经济、科技等优势推行文化霸权,加大文化输出和思想价值观念渗透。从文化角度谈综合国力竞争,其深层含义是指抵御西方对我实施西化战略,防范其在意识形态领域进行渗透。在我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特别是于2001年12月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情形下,这种风险压力不断加大,而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一些有害社会思潮对网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造成冲击,客观上又增加了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因此,亟须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以增强抵御能力。2005年12月,中央明确发文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确保国家文化安全。”确保国家文化安全包含两个层面,立破并举:一是破,即揭批错误思潮,戳穿其画皮;二是立,即建设先进文化,推进理论创新与理论武装。中央于2004年启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涵盖这两个层面,以后者为主。涉及文化的建设性工作还包括: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推进文化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增强文化发展活力;加强对外文化交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加快我国媒体境外落地步伐,推进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和孔子学院建设。中央还在2012年初提出大力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努力走出一条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自主创新之路;强调“这是文化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中共十八大报告也强调,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概括地说,十六大以后的十年间,党中央多次专门就文化建设发文、作出部署,其力度是空前的。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郑重宣布: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推动文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胡锦涛明确指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引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最鲜明的特征,也是事关文化改革发展全局的根本问题。”
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带领全党全体人民攻坚克难、砥砺前行,积极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习近平对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文化建设进行深邃思考,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构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新时代文化建设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及中共二十大报告已作了很好总结,此处不赘。下面择要谈点学习体会。
一是坚定文化自信。习近平首次将文化自信与其他三个自信并提,将“三个自信”扩展为“四个自信”,把文化建设提到一个新高度。2016年7月1日在庆祝建党95周年讲话中,习近平强调“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同年5月17日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11月30日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习近平也有类似表述:“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中共十九大报告第七部分题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昌盛”,二十大报告第八部分题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在专论文化建设时均将文化自信写入标题。在新近召开的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也一再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成为习近平文化建设重要论述中的一个核心概念。这有着深层次的战略思考:美西方一直对我软硬兼施,幻想中国改旗易帜、成为其附庸;中国越发展、国力越增强,美西方的敌意就越大,乃至歇斯底里地对我进行全方位遏制打压。国内也有人盲目推崇西方现代化理论,荒谬地将“全盘西化”等同于现代化,公然质疑、否定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国有一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中华民族从古到今都是在走自己的发展道路,创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古代文明,眼下正创造着伟大而崭新的现代文明,因此,我们有足够的理由和底气自信。试想,美国建国至今还不到250年,却试图将具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中国纳入其发展轨道,跟在他后面亦步亦趋,这不啻是痴人说梦。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强调文化自信、历史自信,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强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大意义,说到底是强调对现实的自信。习近平精辟指出:“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有了‘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勇气,我们就能毫无畏惧面对一切困难和挑战,就能坚定不移开辟新天地、创造新奇迹。”“站立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13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
二是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是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的主旨。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一脉相承绵延不绝,其发展从未中断,历史底蕴无比深厚,必然会按照历史惯性,沿着自己的独特轨迹向前发展。从长时段看,中华文明又具有突出的创新性,重视顺应时势而有所调适。“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文明倘若固步自封因循守旧,其生命力也就戛然而止了。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延续发展五千多年,离不开吐故纳新的能力和与时俱进的品质。创新不是推倒重来另起炉灶,而是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包括致力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进而确保了发展的连续性、独立性。连续性,说明是动态而不是静止的,是进行时而不是完成时。所谓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中共二十大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思考和部署是高度一致的: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包含建成文化强国和现代文明,总的战略安排是分两步走: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成文化强国,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此处的“文明”特指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对历史最好的继承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使我们对未来充满期盼。
三是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进入新时代,文化建设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存在突出问题,具体表现为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不时出现,网络舆论乱象丛生,一些领导干部政治立场模糊、缺乏斗争精神,严重影响人们思想和社会舆论环境。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是一种错误的政治思潮,危害更大,表面谈论历史、实质关注现实,表面谈论学术、实质指向政治,旨在否定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属借题发挥、指桑骂槐。互联网覆盖面广、传播迅速,是新媒体也是自媒体,人人可以随时随地发声,且身份隐秘。借助互联网散布历史虚无主义言论遂成为一大新问题,影响极坏:有人否定马克思主义“五种社会形态”说,否定近代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而否定了中国共产党建党以及中国革命、中国道路的合法性;有人将历史主线模糊化、历史事实碎片化,以笼统的所谓人性、人情来代替阶级分析,譬如,一味美化曾国藩、将洪秀全妖魔化,称颂张灵甫是抗日名将、谬称“内战无义战”,甚至到孟良崮战役烈士陵园祭奠张灵甫;有人以“戏说”“水煮”等轻佻方式恶搞历史,借“解密”之名随意涂抹、肢解历史,例如,诬称刘胡兰慷慨赴死是“精神有问题”、邱少云在潜伏中烈火烧身纹丝不动“违背生理学”等。习近平见微知著,强调互联网已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倡导共建网上美好精神家园。通过健全互联网领导和管理体制、坚持依法管网治网、广泛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强网上正面宣传,网络生态持续向好。
近40多年来,得益于持续深入的文化建设,我国社会一直保持着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譬如,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全国在很短时间内迅速动员和组织起来,形成万众一心守望相助的恢宏场面。“灾难无情,人间有爱”“不抛弃,不放弃”成为大家共同的心声和信念。“无论你在哪里,我都要找到你,血脉能创造奇迹……生死不离,我数秒等你消息,相信生命不息……”这首名为《生死不离》的歌曲唱响全国,令人止不住潸然泪下。这相同一幕在近年新冠疫情防控中再度出现,令人无限感怀。
四、 几点启示
党领导文化建设的伟大历程可歌可泣、发人深省,可以从许多方面进行总结,最深刻的启示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领导
历史与现实雄辩地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领导文化建设的历程从侧面印证了这一点。百余年来,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始终保持浩然正气、奋进锐气、蓬勃朝气,在领导文化建设上高瞻远瞩、殚精竭虑;党始终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确保文化建设始终沿着正确方向推进;党在文化建设上的思考和部署前后接续,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一张蓝图绘到底,避免了折腾和倒退;党秉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赢得民心,进而赢得主动、赢得未来。一句话,没有党的领导,中国文化建设绝无可能取得今天的成就,党的地位和作用是国内其他任何政治力量都无法替代的。西方肆意攻击党的领导,居心叵测。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在这一点上,我们自己绝对不能含糊。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领导,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
(二)与时俱进,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习近平提出的“两个结合”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根本在于党汲取历史教训,没有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而是将其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解决中国具体问题,既不丢老祖宗,又努力讲出新话、讲好中国话,马克思主义因此得以在中国深深扎根、枝繁叶茂、沁人心脾,具有旺盛生命力。从文化建设角度讲,在漫长峥嵘岁月中,党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次历史性飞跃,为文化建设提供了科学指南,使文化建设始终走在正确道路上,而丰富生动的崭新实践又转而推进了理论创新。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三)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无一不是披荆斩棘、爬坡闯关,前途光明而任重道远,因此,人的素质至关紧要。在近代来华的西方人笔下,中国社会愚昧守旧,似一潭死水;中国人拖辫子、裹小脚、吸鸦片、纳小妾,暮气沉沉。这些描述明显带有狭隘偏见和傲慢心理,但也道出了部分事实。旧中国文化落后,文盲占人口绝大多数,在封建文化、帝国主义文化毒害和桎梏下,不少人精神麻木、观念陈旧、思想保守。鲁迅先生当年弃医从文,正是从改变国民精神着眼的。鲁迅先生想做但没有做成的事,中国共产党做成了。党持之以恒领导文化建设,破旧立新、激浊扬清,以新文化育新人、树新风、走新路、建新功,其改造、建设之功惊天地泣鬼神。革命年代以军事为中心,建设与改革年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而文化建设至关紧要、不可或缺。文化建设催生文化自信,使古老中华文明在社会主义基础上焕发青春,使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由被动转入主动、发生脱胎换骨变化,为人民群众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首创精神开辟了广阔天地,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机遇与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必须继续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继续做好以文化人、以文铸魂的工作,丝毫懈怠不得。
(文章来源:《近代史研究》2023年第4期,注释从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