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24日下午,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学知识体系研究中心特别邀请香港大学文学院及香港人文社会研究所李纪副教授,以“17-20世纪西文档案和传教士眼中的东北社会”为题,进行学术报告,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刘国鹏研究员、国家天文台副台长刘继峰教授、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刘清华副教授、本所荆宇航助理研究员等二十余位老师参与了本次讲座。本场报告是“寰宇之中国”近代史系列学术讲座第五讲,由本所刘文楠老师主持。
首先,李纪老师以自身在海外查阅档案的心得切入,向与会者介绍了自己最新的研究成果。李老师对于近代来华传教会档案极为熟稔,尤为专精于法国天主教来华传教档案。现存于巴黎的教会档案主要分为耶稣会、遣使会(C.M. Lazaristes)以及巴黎外方传教会(MEP,简称巴外方)三个部分,其中巴外方对于近代东北的宗教社会影响尤大。巴黎外方传教会是17世纪中叶成立于法国巴黎的一个传教士组织,旨在培训本地传教士、帮助建立本地教会、以及监管海外传教事业。19世纪中叶,天主教“满洲代牧区”成立,由巴黎外方传教会管理。与中国其他具有天主教传统的地区不同,19世纪以前,涉足东北的天主教传教士很少,而东北的天主教徒则多为来自山东等地的天主教移民。在19世纪欧洲天主教传教运动复兴的大背景下,由法国传教士组成的巴黎外方传教会成为东北天主教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在东北,许多天主教移民村延续至今,多得益于十九世纪这批传教士的工作。他们以地方天主教移民家庭为中心建立天主教村落,还留下了大量珍贵的文献手稿
接下来,李老师详细介绍了巴外方“满洲代牧区”档案的具体情况。该批档案从时段上涵盖了晚清至民国初年近百年的历史,究其内容不仅包括教会系统的报告与出版物,还囊括了传教士、本地神父与教友的书信、日记等手稿。这批中、法文兼备的文献,一方面呈现出教会视域下的传教政策与状况,另一方面通过私人视角,记录了地方社会的风土人情与社会变迁。最为珍贵的是其所收藏的地图与影像资料,为我们立体化感知近代东北民间社会提供了便利。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传,教士是没有经过系统训练的人类学家,传教士报告还包括大量对地方社会的统计数据,以及传教士对这些数据的阐释和解读。这个文本生成的过程,是一个由“定量”记录到“定性”解读的过程,既是传教士个人由“观察”到“阐释”的多层次呈现,也是宗教行为的“本土经验”在异文化场域的“重构”。
紧接着,李老师以巴外方档案中的“杜氏书信”为线索,结合自己在三台子地区的田野考察,向我们展示近代东北宗教社会的多重面相。杜氏书信来自三台子杜家三位天主教守贞女写给法国神父的私人信件。史学界对底层天主教徒, 尤其是女教徒研究极为欠缺, 杜氏书信的发现为我们考察 19 世纪天主教及教会教育提供了一份难得的原始文献。分析杜氏书信的文本, 可以了解中国乡村女教徒对天主教概念和词语的运用, 以及宗教话语在其性别表达与身份认同中的作用。同时,以三台子这样一个并不甚起眼的天主教村为中心,展现了外来宗教与本土社会的碰撞、调和以及不同宗教冲突的在地化处理。如果说上述种种还停留在外来文明与本土经验的调试层面的话,其后李老师以“谁是作者”设问,介绍了自己对“高神父手稿”的发掘和整理过程,见微知著,从史源的视角发现了一个更为庞大的全球史网络。“高神父手稿”发现之初,被认为是包神父(Edmond Barreau)所撰写,细致的档案研究发现,实际系高德神父(Alfred Marie Caubrière)的遗物。高德神父自1899年5月抵达东北,直至1948年被杀害,先后在三台子、海城等地生活了半个世纪,与当地村民一起经历了近代东北的激烈变迁。高氏所留下的794封家书,有600余封写于东北,其中233封写于三台子村,不仅描绘了义和团围攻三台子教堂未遂、日俄战争对东北民间的影响等历史图景,还详细记录了高神父编写中文口语对话字典的计划,其中已记录的9000余条村民日常对话所呈现出来的地方社会日常生活,为我们提供了区别于宏大书写的另一种东北叙事。最后,李老师认为语言已不再是当下学术研究的最大障碍,但如何理解档案文书的内在意涵,还需要研究者结合私人文书与田野考察,多多借鉴人类学、社会学等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教会档案的使用与解读,某种程度上也是“边缘的写作”,既是官方叙事的边缘,也是教会主流叙述的边缘。传教士的私人记录呈现了“帝国扩张的草根书写者”在“偶然”情形下书写的“民族志”。
在与谈环节,与会学者围绕大历史与小人物之间的关系,微观史、社会史与文化史的交流与互动,中西文档案的比照与运用以及近代东北史研究如何开展等问题,进行了充分讨论,从论题与方法论两个层面为相关议题的深化研究提供了可供参考的路径。
本场报告会历时近三小时,各位学者分别从宏观与微观角度进一步审视西方传教士眼中的近代东北社会,不仅体现了新时代青年学人广阔的学识视野,还彰显了历史学与社会学等其它学科互动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