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是我国第15个敬老月。为认真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帮助老同志增强健康意识、提升健康水平,中央组织部老干部局于10月29日,通过“离退休干部工作”微信公众号举办了第25场全国离退休干部网上专题报告会,由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院长助理、老年病内科主任刘梅林教授作“心血管疾病防治的现代观念”专题讲座。
近代史研究所党委对组织老同志收看此场健康讲座高度重视。离退休干部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党委书记、副所长于俊霄,领导小组副组长、所长、党委副书记夏春涛均指出,悠久的养老、孝老、敬老、尊老文化是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的传统,“健康老龄化”是中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必由之路;老同志健康是保障老年人独立自主和参与社会的重要基础,健康状况也是衡量老同志晚年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我们要对老同志健康老龄化从“长寿”到“康寿”提供积极的服务。
讲座过程中,刘梅林教授引用最新心血管疾病预防指南、最新临床统计数据和鲜活案例,围绕“心血管疾病现状”“动脉粥样硬化疾病”“冠心病”“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及综合管理”“健康生活方式”“高血压”“血脂异常”“小剂量阿司匹林”八方面做了详尽讲解,既有科研数据论证,又把老年病的特殊性向老同志做了有针对性的讲解和普及。
讲座结束后,老同志在微信群一致表示,讲解通俗易懂,对老年人心血管病治疗、保健、预防等方面具有非常现实的指导意义。保持良好的心态和自我保健意识,增强健康生活理念,能有效提升晚年幸福生活的质量。
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李桂华讲到,刘教授从八个方面讲述了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和用药等知识。对心血管疾病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坚持预防为主与防治结合的理念,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性有了充分认识,日常生活中需加强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党支部宣传委员孙彩霞表示,听了刘梅林教授的报告,对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严重性以及如何防治,有了更明确的认识。我们尽管已步入老年,但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重视自我健康的管理,重视健康的生活方式,争取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在度过幸福晚年生活的同时,尽力为家庭、为社会做贡献。
党支部组织委员兼纪检委员苏士俊谈到,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老年健康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这不仅关系老年人自身,更是联系着子女及家庭,乃至影响到整个社会。报告中讲了相关健康的一些生活方式及用药的注意事项,观察血脂异常,坚持体检,认真对待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尽量不给子女、家庭、单位及社会找麻烦,以积极的心态过好幸福的晚年。
赵云田研究员表示,刘梅林教授的专题讲座,使我对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血脂异常有了比以前更多的了解。在用药方面,对获益和风险的辩证关系,也有了新的认识,什么都要结合自己的实际。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活要有规律,保持心理平衡,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度过晚年的生活,发挥余热。
史建云研究员表示,这几年听了很多中组部老干部局举办的关于老年人防病治病维护身心健康的线上报告,这些报告体现了党中央对离退休干部的关怀。刘梅林教授的报告,对心血管疾病防治做了条分缕析的说明,既有大量常人不大了解的知识,也有关于症状、用药、饮食、锻炼的实用性建议。一个多小时报告,信息量极大,对于老年人无论是否患有心血管疾病,都有参考价值。
张秀清副研究馆员说到,目前我国心血管疾病患者达3.3亿人,这主要是由于饮食结构的改变和不良的生活方式造成,所以在防控治疗方面都应引起大家的重视。对于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发病机理、冠心病的临床表现;高血压、血脂异常的诊断标准、用药剂量,刘梅林主任在讲座中都做了详尽的说明。需要我们努力做到的是生活方式的改善和综合管理:戒烟戒酒、合理饮食;规律的有氧运动、保持好的心态和健康的生活方式;通过健康饮食,降低慢病风险。通俗讲就是“有病治病,无病防病”,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我们的老年生活。
原副所长虞和平、赵葛田,古为明副编审以及退休干部张显菊、卫香朋、童瑜琼、李钢等老同志纷纷表示,我们是健康第一责任人,要从“心”开始呵护身体。心脏、血压、血糖等出现不适,做到早发现、早控制、早治疗,积极主动做好健康老龄化的管理,用自己健康的身体更好地回报社会。十分感谢中组部老干部局在全国敬老月举办健康讲座,传递敬老心,温暖夕阳红。
(图:武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