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5—27日,“第三届中国近代史前沿论坛:多维视野下的近代国家建构”在武汉顺利召开。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杂志社主办,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承办。来自全国40余所高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共80余人参加了会议。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所长马敏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长夏春涛研究员先后致开幕辞。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副所长郑成林教授主持开幕式。
马敏表示,《近代史研究》作为近代史领域最具影响力和权威性的专业期刊之一,在引领学术方向,推动学术发展,打造交流平台,培养造就学科带头人和学术的中坚力量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长期以来,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与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保持着良好的学术交流,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近代史学科是华中师范大学首批国家重点学科,我们所由章开沅先生在1984年创办。40多年来,我们在深耕优势领域的同时,也一直在积极探索开辟新的学术增长点。在研究辛亥革命史的基础上,我们又拓展了中国早期现代化、商会史、博览会史、乡村手工业史、教会大学史等比较具有特色的一些研究方向。本次前沿论坛以“多维视野下的近代国家建构”为主题,极具深度和广度。近代国家建构是一个复杂、多维的历史过程,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领域的深刻变革。“多维视野下的近代国家建构”既是阐释封建帝制向现代国家转型的重要理论视角,也是当前学界深入探讨的热门话题。论坛以跨学科视角和多元方法对这一课题展开研究,既有助于深化对近代国家建构内在逻辑的理解,也为当下的中国式现代化进程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夏春涛表示,华中师范大学是中国近代史研究的一个重镇,在章开沅先生的开拓和培植下,建立了一支成梯队的研究队伍,推出了一大批优秀科研成果,确立了自己的研究特点和优势,形成了颇具影响的华中师大研究学派。近年来,《近代史研究》编辑部的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去年荣获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史学期刊优秀奖,半年前又被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评为2023年度历史学最受欢迎期刊。我们的办刊宗旨是服务全国近代史学界,刊发优秀论文,搭建一些重要的学术平台。除了青年论坛和专题论坛以外,便是前沿论坛。第一届和第二届中国近代史前沿论坛的主题分别为“近代中国的人与自然”与“大数据与中国近代史研究”,均聚焦学术前沿,体现出打破学科壁垒、促进学科融合的趋势。本届论坛主题为“多维视野下的近代国家建构”,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研究课题。近代中国山河破碎,民生凋敝,主权沦丧。如何尽快走出危机,在国家建设上寻找出路,是一个十分紧迫和重要的时代课题。从起初的苦苦思考、探索,到辛亥革命结束君主专制制度、建立共和政体,再到新中国成立,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这是一个激昂向上的令人敬畏的奋斗历程。现在中央提出要加快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从近代史研究体系来讲,它具有鲜明的自主性、创新性。反帝反封建应当成为近代中国的发展主线,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积极进行理论创新的尝试和努力。我们今天探讨“多维视野下的近代国家建构”,既需要从不同角度深入开展专题研究,更需要从理论层面进行总结和归纳,以深化认识,丰富我们的近代史研究学科体系。
本次论坛设置两场主旨报告、12场专题分组讨论。第一场主旨报告由南京大学历史学院院长张生教授主持,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杰出教授王先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原院长李帆教授、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首任院长李育民教授、中央党校中共党史教研部主任张太原教授围绕“近代民族国家建构” 问题先后发言。
王先明分析了20世纪中国新史学的兴起及其时代特征,揭示“新史学”与“中华民族”观念形成的内在联系,新史学不仅推动了“中华民族”及民族—国家建构的理念从理论辩论转向历史实证,也将学理上的理想转化为历史发展的必然。李帆则从中国史学发展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民国初年历史教科书的编纂。历史教科书编者以民族国家话语书写清民交替的历史,构建了国族视野中的“中华民族”形象,同时努力延续中国“大一统”的传统。李育民认为,受不平等条约束缚,近代中国逐渐演变为半殖民地,中外共治成为国家形态的基本特征,这也构成了历史进程中的一种过渡形态,随着国内新兴社会力量的成长和阶级关系的演变,民族独立与现代国家的追求逐渐成为核心目标。张太原则分析了在抗战形势日趋严峻的背景下知识分子逐渐支持“国家高于一切”的政治理念,以《独立评论》为代表的知识人群体起初提倡自由教育,但在抗战压力下转而重视国家观念,将“国家高于一切”融入政治教育,以此激励公众的爱国情怀和国家责任感。
第二场主旨报告由厦门大学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院长张侃教授主持,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朱英教授、武汉大学历史学院陈锋教授、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特聘教授贺东航先后发言。朱英分析了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全国商会联合会在内外交困中的应对。他指出,尽管困难重重,商会联合会依然积极为商界发声,组织商人参与抗日救亡,展现了商界的韧性与责任感。陈锋则从财政和税收理念的角度探讨了晚清国家建构的经济面向,他认为晚清的税收制度在税制、税率的确定与实施上,既保留了中国历史的传统,也借鉴了国外的经验,从而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税收体系。贺东航借鉴政治机会结构理论,从现代国家建构的视角探讨辛亥革命的爆发。他批判性地评估了政治机会结构理论的适用性,揭示了其在分析中国现代国家建构时的局限,并尝试提出更为全面的视角,认为辛亥革命不仅是政治制度变迁的结果,更是多种社会政治力量交织的产物。
分组讨论共设四场、12小组,围绕论坛主题“近代国家建构”,分别从政治、中外关系、军事、经济、社会与思想文化等多维度、跨学科展开讨论。参会的中青年学者或利用一手英语、日语、俄语等外文档案文献,或深入挖掘亲历者的书信、日记、电报以及地方档案等珍贵新史料,亦或以独到的研究视角切入,探讨了晚清地方政局与中枢关系、革命在不同空间层级中“发生”的过程、抗日战争后未定的战局以及外国势力对近代中国政局及历史走向的影响等政治问题;或从经济史的角度切入近代国家建构,分析了工业化进程与近代国家转型间的张力、经济扩张过程中的中外角力、近代国家转型的税收和财政等问题;或从思想文化的角度切入,探讨现代国家构建中的中西关系、政教关系等多种关系。在讨论中,来自全国各地、不同年龄段的学者深入交流,探讨了宏观研究与区域、个案研究中的平衡问题、多语种史料中的不同立场差别、近代国家转型中的“变”和“不变”等方法论层面的问题。总的来说,参会学者从新视角、新资料入手,或对已有的问题提出了新的见解,或对原有的认识加以补充,或关注了前人忽视的问题,进一步深化、细化了中国近代史的研究,有力推动了学界对中国近代历史进程的理解与诠释。
最后,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主编葛夫平研究员主持闭幕式,复旦大学戴海斌教授、暨南大学梁敏玲副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李文杰教授分别代表A组、B组、C组做小组总结,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副所长郑成林教授致闭幕辞。
郑成林总结了本次论坛的鲜明特点:论坛关注度高,通过公开征集论文,共收到500余篇投稿,体现了广泛的学术参与;同时,本次论坛囊括了国内90%以上从事中国近代史研究的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学术层次高、代表性强。本次论坛青年学者的参与度显著,40岁以下学者约占参会人员的三分之一,展示了青年学者成长的迅速与活力,反映出历史学科发展的良好态势,也是中国近代史研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资深学者、中坚力量和青年学者的比例均衡,老中青三代齐聚一堂,开展和谐、平等的学术交流。这种代际互动的氛围不仅促进了资深学者经验、智慧的传承,也激发了青年学者的研究热情,充分体现了论坛搭建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的初衷与价值。
近年来,《近代史研究》积极推动学术共同体的建设,举办前沿论坛是杂志社采取的重要举措之一。中国近代史前沿论坛,自举办以来受到学界广泛关注,已成为近代史学科的一个重要学术平台。本次论坛,与会学者围绕“近代国家建构”主题,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为我们呈现了一场学术盛宴。在研讨过程中,各位学者充分展示了扎实的学术功底和敏锐的洞察力,为我们带来了精彩的发言和独到的见解。会议论文议题广泛,主题鲜明。专家点评切中肯綮,发人深思,充分展现了学术讨论的魅力。本次论坛是中国近代史学界的一次盛会,促进了学者之间的交流与思想碰撞。会议的成功召开,必将助力学者们产出更多具有创新性的、有分量的研究成果,推动近代史研究的传承与发展,对加快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推进中国近代史“三大体系”建设、培养近代史研究高层次人才,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