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6日上午,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在中国历史研究院船山厅举行刘大年先生档案资料捐赠仪式。大年先生女儿刘潞女士、女婿崔永华先生,中国历史研究院图书档案馆袁立泽馆长及全所职工参加捐赠仪式。会议由所党委书记于俊霄主持,所长夏春涛代表近代史所向大年家属颁发了捐赠证书。
于俊霄指出,在近代史研究所成立75周年、刘大年先生诞辰110周年之际,举办大年先生档案资料捐赠仪式,具有特别重要的纪念意义。刘大年先生是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也是中国近代史学科的拓荒者,对中国近代史学科体系的建立作出了突出贡献。
原近代史研究所中国近代史档案馆馆长马忠文研究员介绍了刘大年档案捐赠的基本情况。自从2015年捐赠工作启动以来,刘潞女士代表大年家属共捐赠16箱档案文献,其中包括大年先生的日记、阅读笔记、往来书信、工作档案、历史照片等,后因搬家、机构合并及防疫等客观原因,工作进度不免有些耽搁,但是,在近代史所与历史研究院图书档案馆的不懈努力下,终于完成了近5000条数据的编目工作,这为未来的档案数字化奠定了基础。
刘潞女士在发言中表示,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举办捐赠仪式,对于有着抗战经历的父亲而言,具有特别的意义。捐赠档案、留予后世学者来利用,正是父亲的心愿。她深情地回顾了父亲的生平,认为从这批档案不仅可以看到父亲矢志不渝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也能反映出父亲宽阔的国际视野;举办这个捐赠仪式,不仅是对父亲诞辰110周年的纪念,也是对这位牢记使命、不忘初心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表达敬意的最好方式。
夏春涛所长作了总结发言,首先他对刘潞女士以及关心、支持刘大年先生档案捐赠的同仁表示感谢。夏所长用三个“杰出”高度评价了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刘大年先生的重要贡献。第一,大年先生是杰出的近代史所领导者。他参与创建近代史研究所,并长期担任领导职务。在他的带领下,近代史学科蓬勃发展,人才辈出。大年先生还参与中国科学院学部建设、《历史研究》等重要刊物的创建,展现出非凡的战略眼光和组织才能。第二,大年先生是杰出的学者。他最后的学术岁月和主要心血都倾注于抗日战争史研究,是中国抗日战争史研究的奠基者之一。在《中国复兴枢纽》一书中,他首次提出“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复兴的枢纽”的深刻论断,为学界提供了重要理论框架。第三,大年先生是杰出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家。他一生始终坚持唯物史观,强调历史研究要立足人民立场。他的理论素养、马克思主义的学养令人感叹。大年先生将学术追求与信仰完美结合,有学者评价他是“战士型的学者,学者型的战士”,这完全符合实际。
最后,夏春涛所长强调,举办此次捐赠仪式不仅是表达近代史所对大年先生的敬仰,更希望所里同仁传承大年先生的精神与风范。这是对他最好的纪念,也是对家属捐赠相关档案文献最好的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