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3—14日,“抗日战争与根据地建设: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山西武乡县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山西大学、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山西省历史学会共同主办,《抗日战争研究》编辑部、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山西大学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共同承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河南大学、山西大学等高校和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八路军太行纪念馆等文博机构的6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
在开幕式上,受山西大学副校长、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山西大学国家革命文物协同中心主任郝平教授委托,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桑煦丽书记致辞,对会议提出三点希望:一是坚持正确史观与科学方法,确保研究的客观性、系统性和前沿性。二是聚焦重大问题与关键议题,突出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三是服务现实与资政育人,为弘扬抗战精神提供学理支撑与精神动力。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党组书记、馆长石永兵在致辞中介绍了八路军太行纪念馆的建设历程和近年来的发展情况,重点强调了与山西大学联合创建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的过程和取得的成绩。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副所长高国荣研究员对会议主题予以充分肯定,并特别强调了武乡在抗战史中的特殊意义。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会长王建朗研究员对参会论文质量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此次会议丰富了抗战史研究的研究主题。开幕式由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山西大学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伟国副教授主持。
在主题报告环节,先后有六位专家学者作了汇报。河北师范大学戴建兵教授以中国共产党是对日经济战的中流砥柱为题论述了抗日根据地通过发行冀钞等货币构建中国抗战货币阵地的重要意义。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魏众研究员以太行根据地的两个重要贸易节点阳邑和任村为例,重点介绍了太行根据地的商贸活动。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张皓教授以古北口战役为切入点,揭示了其所体现的中国军人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抗战精神。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李玉教授以美国驻华领事馆文献为研究对象,为抗战史研究提供了独特的新视角。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郭常英教授从中原地区抗战话剧与歌咏义演入手,阐明抗战时期慈善义演的独特价值。山西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院长高大伦教授介绍了考古文博学院开展抗战文物搜集的情况,并探讨了文物征集的新思路。
此次会议设置了三个分会场,与会学者围绕抗战时期的外交关系、救灾制度、党政组织发展、妇女运动、根据地经济发展、抗战文艺、抗战宣传动员、抗战文物等议题展开讨论和评议。参会论文呈现出史料多元化与国际化、研究视角精细化与新颖化、战争与根据地建设研究并重、以及跨学科研究的深度融合等鲜明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