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中国学研究网检索
国际中国学研究网 为您搜到的结果 约有1573项符合 的查询结果, 如下是第 1-10 项(搜索用时0.013秒)
 严绍璗先生曾对海外汉学(中国学)的研究做过经典性的表述,他认为这一研究领域应有四个基本的层面:第一、关于中国向域外传递的轨迹和方式;第二、关于中国文化传入对象国之后,于对象国文化语境中的存在状态——即对象国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容纳、排斥和变异的状态;第三、关于世界各国在历史的进程中,在不 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条件中形成的“中国观”;......
  在刚刚闭幕的世界汉学大会上,周宁教授对跨文化形象学的反思以及对汉学学科合法性的质疑,引起了与会学者的广泛关注。什么是跨文化形象学研究?什么是西方的中国形象研究?其研究的前提、对象、观念与方法如何,理论价值与意义何在?2004年周宁曾出版《中国形象:西方的学说与传说》(共分八卷:《契丹传奇》《大中华帝国》《世纪中国潮》《鸦片帝国》《历史的沉船》《孔教......
    博学如钱钟书当时也未能看到《遐迩贯珍》,否则他当不会认为汉译的第一首英诗是郎费罗的《人生颂》。
    基督教新教传教士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做过的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创办中文杂志。中国的旧式报刊本来只有邸钞、京报之类,是登载朝廷大事新闻的,自1815年起,才有传教士创办的《察世俗每月统纪传》等一系列报刊出现。起先传教士不被允许进入中国,所以他们创办的报刊先......
  

  英国汉学家鲁惟一(Michael Loewe)教授的《汉代的信仰、神话和理性》(Faith,Myth and Reason in Han China, Indianapolis/Cambridge:Hackett Publishing Company,2005;王浩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一书其实可以当做一部深入浅出、举重若轻的汉代思想史论著来读:正如书名所显示的那样,它所讨论的话题是汉代思想史论著中一般都要讨论的。
  ......
    东干族(回族)主要生活在中国及东南亚的一些地区。在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和美国的东干人是经合法注册的。
    在中亚和哈萨克的东干人生活已近100年:他们是自19世纪下半叶回民武装起义之后,部分人从清王朝统治的中国(陕、甘、新省)流亡迁来的。
    有关东干人的数量统计的资料是不同的。一说在中国居住的东干族为20-30万人;另一说只有7-10万人。1983年3月15日在《人民日......
   一、清(1840年以前) 
    近年的清史研究,不再局限于对传统中国社会内部具有固定结构特征的“共同体”的考察,而是注重探究社会集团的产生、衰亡及其流动变化。由此着眼,必然会产生新的问题。岸本美绪先生就曾提出:“在‘自由’社会里,秩序如何成为可能呢?”(岸本美绪《“市民社会”论与中国》,《历史评论》527)换言之,在实现高度社......
           关键词 俄国诗歌 中国 russian poetry china 
    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国家。由于与俄罗斯欧洲部分相距遥远,加之清政府闭关锁国,19世纪的俄罗斯人民对中华民族和东方文化知之甚少。在19世纪俄国诗歌和社会思潮中,中国成了“落后”、“停滞”的象征。 
Although China has a civilization history of five thousand years,the Russi......
分类: Development economics
ISBN:9781848441620
书名:Infrastructure's Role in Lowering sia's Trade Costs: Building for Trade
副书名:Building for Trade
丛书名:
版本:
作者:Brooks, Douglas H.; Hummels, David
装帧:Hardback
出版社:Edward Elgar Publishing Ltd
币值:GBP
价格:69.95
页数:296
出版日期:1/1/2009
简介:Much of the analysis of infrastructure's impa......
    在西方世界关于现代中国的研究和观察中,一直存在着两个传统:一个是学院的传统,另一个则是亲身观察和参与的传统。
    美国一位著名的中国学家在他去世之前发表长篇文章,检讨西方的社会科学研究在中国问题上的种种失败,他指出没有一个西方的社会科学家预见到了中国在80年代末之后的激烈的变化、超强的稳定性和经济的高速增长。

    这是一个在20世纪的国际主义传统中产生的......
    内容提要 日本的中国戏曲研究史既不同于中国学者对本国戏曲史的研究,也不同于日本对西洋各国文学的研究。自大正初开始,盐谷温等以“汉文训读”展开了对中国戏曲的研究;这种传统二战前被京都学派所突破,吉川幸次郎等人依据语言史的观点,建立了一种共时研究的新格局;而战后以田仲一成为代表的戏曲研究则从各种版本所反映的各个时代的观众是如何“接受”戏......
首页  上一页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下一页  尾页 

跳转到:

前  往
电话:010-84758788  E-mail:zgshkxw_cssn@163.com  京ICP备110138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