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研究 为您搜到的结果
约有32731项符合 的查询结果, 如下是第 1-10 项(搜索用时0.012秒)
1920年代是中国反宗教理论的成型期,此后中国的反宗教话语都...
对于孙中山先生思想学说与儒家思想的关系,海峡两岸学术界已有较多研究。但是关于孙中山先生弘扬儒家思想的历史背景,儒家思想在孙中山先生思想学说中的地位,尤其是孙中山先生对于儒家思想的发展,阐述尚不够明确,研究尚不够深入。本文试在此三方面做一简略探讨,以求抛砖引玉,就正于方家。
一、孙中山先生弘扬儒家思想的历史背景
对于儒家思想,孙中山先生向来秉持......
作为现代中国思想家,梁漱溟的原创性思想不仅体现在他的文化哲学上,而且体现在「乡村」建设理论上。在我看来,后者的重要性远大于前者。目前我们对梁漱溟思想的研究,对他的「乡村」建设理论所具有的理论价值多少有所忽视。他的《乡村建设理论》一书谈及经济、政治、文化等问题,涉略较广。本文并不打算讨论该书中的所有问题,只想就「乡村」概念做一些学理的讨论与阐释......
近代“新学”是相对于旧学而言的中学的近代形态,它标示了一个不同于传统的陈陈相因的新的学术文化形态或风尚的形成及其运动趋向。从魏源的《海国图志》、徐继畲的《瀛环志略》将求知的目光探向域外始,中国传统学术文化的先行者们,就在不断挖掘着知识新泉,涓涓细流汇集着所有旨在改变中国现实、挽救陈腐沉闷学风的思想文化支流,奋力冲出了一道新的河床。滥觞于鸦片战争......
在中国近代史上,日本无疑是对中国侵略最重、压迫最深的国家,七七事变的爆发,更是将中华民族置于生死存亡的境地。当中国人民被迫投入自卫战争之际,如何对待和处理两国关系,便成为捍卫民族尊严和维护国家利益的重要问题。诞生于抗日烽火之中,集合了一批优秀知识精英的西南联合大学,在八年历史上进行过大量具有真知灼见的国际关系分析与外交对策研究,其中日本问题占有相当......
中国传统文化抹杀个性,进而阻止社会的进步。个人的发现,个性主...
由河南大学、河南省历史学会共同主办的“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研究的新进展与新走向——纪念胡思庸先生逝世20周年学术研讨会”,于2013年11月1~3日在开封举行。会议主要围绕近20年来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研究领域呈现的新动态、新走向、新进展进行学术研讨,并追念胡思庸先生的学术贡献和生平事迹。此次会议共收到论文近40篇,来自国内各高校、科研院所的60多位学者......
孙黄理念之差异
马勇
孙中山与黄兴都是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人物,也是辛亥革命前后的政治搭挡和私人朋友,正是由于他们二人的亲密合作与默契配合,才使同盟会由小到大地迅速发展起来,并终于领导完成推翻帝制、建立共和的历史性转换,为中国的未来发展开辟了通途与奠定了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如果没有孙、黄二人的亲密合作,辛亥革命当然也会发生,但时间与后果可能与已经......
九一八事变引起的民族危机,促进了民族复兴思潮的兴起。1933年9月1日出版的《复兴月刊》第2卷第1期的一篇文章曾写道:“中国今日,内则政治窳败,财尽民穷;外则国防空虚,丧师失地;国势岌岌,危如垒卵。忧时之士,深虑神明华胄,将陷于万劫不复;于是大声疾呼,曰‘复兴’!‘复兴’!绞脑沥血,各本其所学,发抒复兴国族之伟论”。[1]当时的许多报刊都刊登过相关文章,有的还......
(一)胡适与甲戌本的收藏、流通
1927年5月,胡适从海外归来后不久,便接到一信,说有一部抄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愿意转让。来函云:
兹启者,敝处有旧藏原抄《脂砚斋批红楼》,惟只存十六回,计四大本。因闻先生最喜《红楼梦》,为此函询,如合尊意,祈示知,当将原书送阅。手此。即请
适之先生道安
胡星垣拜启 五月二十二日[i]
胡适以为,“‘重评’的《石头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