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研究检索
近代中国研究 为您搜到的结果 约有3273项符合 辛亥革命 的查询结果, 如下是第 1-10 项(搜索用时7.266秒)

 
抗战时期,蒋介石在公开谈话或与日方的秘密谈判中,曾以“恢复卢沟桥事变前原状”作为条件或“抗战到底”之“底”。部分学者对此的解读是,蒋准备放弃、出卖东三省,因此他们对蒋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持严厉批判态度。但是,批判者实际上并不了解这一问题提出的过程及其来龙去脉,往往好从既定观念出发,对之加以解读、引申,因此,有关批判也就很难准确。 

 历史学应该是一把......
 
七、中外关系
 
第三届近代中外关系史国际学术研讨会概述.侯中军、杨婉蓉.史学月刊,6
晚清:中国人怎样走向世界.王晓秋.文史知识,2
国际公约与清末新政时期的中外关系.尹新华.求索,12
中国外交近代转型的节点——简论庚子事变前后若干外交问题(1900—1901).戴海滨.社会科学战线,12
近百年来东亚历史中的“琉球问题”.李若愚.史林,4
欧美和平......

 
        ——抗战时期中日关系再研究之二[1] 
  
卢沟桥事变后,国民党和国民政府内部有不少人认为中国和日本之间,国力、军力都相距很大,因此,还不能立即与日本展开大规模的战争。他们主张,仍应以妥协方式与日本达成“和议”。淞沪抗战爆发,中国军队主动向日军进攻,标志着抗战国策的确立和全面抗战的展开,但是,国民党和国民政府内部都仍有部分人主张“和平”。淞沪之......
对太平天国文献作文字的统计,会发现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字是“天”。如果对太平天国的“天”作概念的求索,就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太平天国的“天”有着五种不同的含义,是一个“五位一体”的概念。如果从用法和制度等角度考察太平天国文献中的“天教”一词,就很难同意“天教”是太平天国宗教的自称。 
 
一 
 
太......
清代北京旗人的茔地与祭田

        ——依据碑刻进行的考察

 

刘小萌

 
旗人的土地问题,是以往研究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旗地形态相当复杂,按性质分,有官庄、王庄、一般旗地之别;按来源分,有老圈、价买、典置、赏赐、置换、回赎、转让、继承等之别;按用途分,又有农庄、茔地、祭田之别。其中,茔地和祭田,作为安葬和祭祀先祖的用地,彼此关系密切,在以往的旗地......
众多研究民国政治史的学者,大都接受这样一种观点:民国政治的特点,是派系活动的普遍化。王奇生在讨论国民党派系政治时,曾有一段相当精彩的分析:“派系倾轧久已成为国民党组织机制中一个十分幽微而又突显的政治现象。”“其突显之处,则表现在派系之间的恶性倾轧成为国民党内影响深广,并为众所周知的一项政治文化现象。”[1] 笔者在研究中发现这样一个非常有趣的“政治文化......
内容提要:台湾史是一门兼具学术与政治意义的新兴特色学科。中国大陆的台湾史研究,从学科建设的角度来说,属于中国历史学的分支学科。从研究史的角度,对于70年来大陆学界台湾近现代史研究成果做一宏观性的检讨,具体分析各个不同时期台湾史研究的特点,剖析唯物史观与“台独”史观论争的典型事例,提出新的研究问题,展现新的研究趋向,将有助于推动台湾近现代史研究的深入拓......
全文下载

摘要:在国民政府的训政体制下,北平东岳庙的人事变更与财物管理不能自主,均由该市社会局直接监管。由于宪法规定的信仰自由权利未能成为社会共识与政府行为依据,东岳庙庙会被视为“迷信”活动,于1929年遭遇查禁。该庙道士的宗教信仰趋于衰落,日常生活逐渐背离清微派戒律。抗战胜利后,这种境况并未得以改观,直至庙中道士陆续还俗。北平东岳庙道士日常生活的世俗......
摘要:甲午战争起因研究是蒋廷黻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尽管他的观点成熟于1931年前后, 但是在1932年与美国东亚史权威魁特的学术交锋中, 又展现出其对晚清外交思路的具体而有针对性的思考, 试图描绘出甲午战前中日外交走势逐渐形成的具体历史环境, 并以此修正美国学界乃至国际学界中部分学者的偏颇立场。魁特对蒋廷黻观点的反应以及蒋廷黻随后指导学生所做的深入研究......
内容提要:自清末实施司法改革以来,司法独立原则被正式引入中国。北洋政府初期,虽然政局扰攘不安、社会经济紊乱,但在一定时期内司法独立原则仍保有形式上的尊崇。而1919年冬,湖北督军王占元、省长何佩瑢藉口本省高等审判厅厅长刘豫瑶徇私枉法,竟擅自委任督军署军法课长程定远暂代厅长,并派兵拘押原代理厅长陈长簇,劫夺厅印,开民国以来地方最高军政长官联手干涉司法行政......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跳转到:

前  往
电话:010-84758788  E-mail:zgshkxw_cssn@163.com  京ICP备110138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