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文学网检索
中国民族文学网 为您搜到的结果 约有74项符合 孙中山 的查询结果, 如下是第 1-10 项(搜索用时1.27秒)
    1905年,参加同盟会的留日学生与孙中山(前排中)在东京合影。资料图片  就任何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而言,民族问题从来都是关系到国家危亡和民族命运的重大课题之一,而因民族问题引发的民族主义则在其中显示出推波助澜、与时俱进的巨大冲击力量。作为“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和民族英雄”, 孙中山及其秉持的民族思想对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和社会变革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
  “民族”一词来到中国,不过100多年。但是中国多民族国家的长期存在,却是一个历史事实  “民族”作为一个外来词译介到中国,已经有了百多年的历史。而民族在中国这个文明古国的存在和发展,则有久远的历史。长久以来,直至近代,在与世界范围的他国和他族的交往还比较有限的时代,中国人并没有“中华民族”的自觉。用费孝通先生的话,便是:“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
  一、诘问自以为智者  将苗族作为他者研究的几位西方学者,近年来在其英语世界的西方语境中突然变了调,对苗族进行否定性的解构。这一变调是一些西方学者对中国少数民族进行“解构大合唱”的一部分。其中的雅克博士是激进者,他带着法兰西帝国的旧梦和对中国的政治仇视,用后殖民的东方学话语,在《讲述真理》文章中声称,他有“责任”以“拯救”者的身份向苗族“讲述真理......
    我们这套精选本,就是按照这一艺术结构编纂的。  总的原则是: 择优选粹,取其精华,尽可能保持《格萨尔》的原始风貌和文化底蕴,使文学性和学术性达到高度的、和谐的统一。  既要保持民间文学、英雄史诗固有的风格和特点,保持史诗的神韵,又要提炼和升华,使之更突出、更鲜明、更强烈、更有感染力,更能震撼人心,更具有艺术魅力,也更有可读性。因而也更有......
  前 言  2011年在中国文学的发展中具有重大意义。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描绘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蓝图。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作协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对全国广大文学工作者提出了四个“始终坚持”的殷切期待。面对正在兴起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中国文学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广大文学工作者深切领会肩负的使命......
“少数民族”的概念在中国由来已久,从孙中山先生的著作中便能找到。孙中山写于1924年1月23日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写于1924年1月至8月的《三民主义》,都曾使用“少数民族”的概念。①按说,在一个十分重视文学的国度和特别强调文学社会作用的时代,既有“少数民族”的概念,也应该有“少数民族文学”的概念。然而“少数民族文学”的概念当时并未出现。……......
  内容提要:考察旗人文化与清代以降武侠文化之间的关系,可以看到满族文化传统、八旗制度的历史遗产与现实语境互动之下武侠文化的整体性嬗变,侠文化的反抗精神退缩,而着力于融合于主流意识形态,并融合民众以起到维护现存秩序的功能。到了晚清,现代性的转型与市民社会兴起使得旗人武侠文化破产,古典武侠的反叛与自主精神再一次得到张扬,并与民族主义相结合,构成了当代......
  汪笑侬(1858-1918)生于两次鸦片战争之间,一生时间正逢面对内忧外患之际,中国精英分子的数次试验:从洋务派的富国强兵到改良主义的变法自强,再到民族主义革命者的排满斗争,恰恰又在“新文化”运动之际辞世,可谓伴随着梁启超所谓“过渡时代”的始终。[2]他本人也正具备了过渡人物的特征:从政治取向来说,他出身满族,但接受维新变法思想,愤恨抨击专制政治,却未能发......
  
东有温州,西有河州 (费孝通)   
——题记
 
  温州商业,搞大搞强走向了世界;河州民贸,史有传统,推至内外时代之需且具可能。商贸通达,文化相跟随,交往、交流,和谐交融。此乃平等互化(transculturation),无弱肉强食之同化。这是丝路经验与精神的史证。既含空间概念(地缘、地名),也涵人的因素(族群、传统之兼容)。
  临夏,历史上一度是以“旱码头”、......
    “民族是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一般来说,民族在历史渊源、生产方式、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心理认同等方面具有共同的特征。有的民族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宗教起着重要的作用。”2005年5月,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党中央和国务院对民族概念进行了新的阐释,赋予了它新的内涵,这标志着近百年来我国对民族概念及其定义的研究和探索进......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跳转到:

前  往
电话:010-84758788  E-mail:zgshkxw_cssn@163.com  京ICP备110138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