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中国学研究网检索
国际中国学研究网 为您搜到的结果 约有78项符合 太平天国 的查询结果, 如下是第 1-10 项(搜索用时0.239秒)
    内容提要 晚清时期中西文化交流既有西学东渐,也有东学西传。来华的外国传教士、学者、外交官以及少数中国学者,充当了向世界各地传播中华文化的媒介。中国古代典籍、文学作品以及中国人的风俗习惯通过不同的文化传播方式介绍到欧美、日本等地,使中华文化的外传出现了新的局面,取得了超越以往的成就,揭开了中国人自己向世界介绍祖国文化的新的一页,意义非同寻常。晚清时期中华......
内容提要: 卫三畏是美国第一位汉学教授。本文勾勒了他的生平,介绍了耶鲁大学建立汉学讲座的过程,分析了卫三畏关于中国文化的论说及其特色,特别讨论了他对中国文学的看法,并对他影响美国汉学的若干方面作了简要说明。
一、美国与中国关系的开展
    十八世纪末,美国在脱离了英国的统治,正式独立之后,为了解决社会、政治、经济等一系列的问题,开始了积极的对外扩张。美国......
    本人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不是为了故做惊人之语,而是为了借此指出中西文明之间的隔阂。中国人对中国文明的悠久历史,充满著自豪感,因此若要质疑中国文明是否有历史,自然会引起一阵惊愕。但在近代西方和美国,中国文明是否是历史研究的对象,却有人抱持怀疑的态度,并在课程设置、系科建设等方面表现出来。多年以前,我曾去哈佛大学拜访一位旧识。他那时刚到哈佛历史系攻读博士,新鲜......
  论    文 
一、总论 
试论中国前近代社会的基本结构 
中国的梦想与近现代 
中国历史对20世纪的意义 
第二次币原外交时期中国的国号称呼问题——“从支那共和国”到“中华民国” 
伟大的他者:近代日本的中国像 
20世纪初中国的“黄帝”热——排满·肖像·西方起源说 
是“民族—国家”还是&ld......
 作者:朱焘: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民间记忆与地方文献研究中心   摘要:近年来,英文学界在上海史研究领域涌现了不少新的学术成果,大概可分为阶级政争与中外关系、经济与商业发展、族裔、近代治理与城市景观、20世纪的日常生活、文化与艺术流变、民间信仰与地方宗教、都市比较等八大研究热点。在近十年来的热点议题中,城市史、帝国史和全球史等研究范式对上海史研......
作者:朱政惠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对海外汉学、中国学的研究取得很大成绩,为了进一步做好这方面工作,很需要总结一下所走过的道路。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的这段历程,实际上只30年,但如果把以前的加起来一起算,大致有一个多世纪。将一个多世纪中国人对海外汉学、中国学研究的整个历程作一回顾和反思,其中的正反教训能使我们得到更全面启迪,有利于问题的深入研究。
 
一......
 ▲2012年,周锡瑞在陕北实地采访  图/受访者提供上世纪60年代的这股社会思潮给周锡瑞及其同时代学者带来的是更为深刻的、甚至可以说是持续终身的影响,是研究范式上开始走向“社会史”的方法论。“我们对外交事务和知识精英等等已经没有研究兴趣了。我们想要研究的是‘人民’。” 自几年前从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UCSD)退休后,周锡瑞回到他年轻时求学的伯克利居住......
 
 
 
 
 
 
文献资讯
Documents Information
(月刊)
(Monthly)
 
 
 
2011年1月室藏新书刊目录
New monographs and periodicals, Jan, 2011
2011年1月室藏文献阅览排行榜
Best reading list, Jan, 2011
目录
 
2011年1月室藏新书刊目录(New monographs and periodicals, Jan, 2011)... 2
新书目录(New monographs)... 2
B 哲学、宗教(Philosophy and Religion)... 2......
首页  上一页  1  下一页 尾页

跳转到:

前  往
电话:010-84758788  E-mail:zgshkxw_cssn@163.com  京ICP备110138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