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日期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成果 > 一般文章

赵云田:难忘的高中时代

来源:《社科院专刊》2019年4月12日总第475期 发布时间:2019-04-15 字体: 打印
来源:《社科院专刊》2019年4月12日总第475期
发布时间:2019-04-15 打印

每当回顾在北大附中学习的三年时光,我的内心总是充满了对母校的依恋之情。如今,虽然已经退休多年,但我还要用北大附中“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校训要求自己,争取在新时代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征程中,为祖国作出新贡献,为母校争取新荣光。

 

人到暮年,总会回忆以往,有些事是终生难忘的。我也是这样,19601963年在北京大学附中三年的高中生活,就使我难以忘怀。正因为如此,直到今天,我还保留着在北大附中学习时老师批改过的作文本和团支部活动的照片。看到这些物品,我的脑海中就不由得浮现出在北大附中学习时的情景,思想上也仿佛又受到了一次开拓进取、勤奋求实的教育。

 

最先亮起灯的房间

 

在我们住的宿舍楼二层拐角处,有一个冬天最先亮起灯的房间,那里住着语文老师黄铁军和邱忠孝。当时,他们都是二十几岁的青年,从北京大学调来不久,学习勤奋刻苦,工作认真负责。那时,我们要求晚上10点熄灯,冬天早晨6点半起床锻炼。然而,每次我们已经熄灯的时候,老师房间的灯还亮着;我们刚刚起床,老师房间的灯已经闪烁出温和的光。“是在备课呢,还是在批改作业,或是在钻研什么名著?”每次经过老师的房间,我常常这样想。我当然不知道挑灯攻读的老师具体在干什么,后来,有一次看到了老师认真批改我的作文,我才明白了许多。在我的作文《当我在上课的时候》的后面,黄铁军老师写了这样的评语:“有时,一堂课给我们的教育是很深的。你这篇作文能紧紧抓住一堂课的启示去展开、去发展,使自己的认识水平、思想觉悟提高,是一篇较好的文章。在段落安排上也比较严整,不松散,不离题万里,去谈些无用的话,语言运用也很精练,这些应当继续发扬,戒骄戒躁,百尺竿头,再进一步。”除了上述评语外,全文共有23处作了修改。一篇1000多字的作文,黄老师竟然如此认真批改,让我十分感动。以后,每次去操场锻炼的路上,抬头仰望最先亮起灯的那个房间,我的内心深处就不由得产生感激和敬佩之情。是啊,最先亮起灯的房间,是北大附中老师们勤奋刻苦、不断进取、忠于职守的象征,它鼓舞了无数学生为了美好未来而更加努力地学习。

 

创新和求实精神

 

记得我们刚刚进入北大附中时,章熊老师就向同学们宣布:“三年以后我们毕业的时候,语文要达到大学一、二年级的水平!”多么振奋人心啊!不过,章老师说的并不是大话、空话,而是表明,为了提高同学们的分析能力和写作水平,语文课的老师们已经开始了关于语文课的教学改革。为此,老师们自己选编了教材。记得高中一年级第一学期的语文课本,就是北大附中自己编印的。课本以褐色的牛皮纸做封面,封面的上端印着红色的“语文”二字,下端是红色的“北大附中”四个字。课本选择的文章,反映了那一时代的特色。其中有一首赞颂卢蒙巴的诗,至今印象深刻。除了自编教材以外,学校还经常举行作文比赛。在1961年的冬天,比赛的题目是“冬有春色”。当时,我代表六三(2)班参赛并获得了二等奖。章老师在赛后总结时曾说:“作文理解题意很重要。特别是命题作文,要表现出新意,不太容易,这就需要平时广泛阅读,关心时事。”他还就“冬有春色”这一具体题目进行了讲解,认为“冬”也可以表现为困难的环境,“春色”是战胜了困难的人所取得的成绩。同学们听后,很受启发。我觉得最能反映当时语文课改革的,还是每周一次的“早自习范文分析”。这一活动也是由章熊老师主持。每天早晨上正课之前,喜欢文学的同学都集中到一个教室,由一名同学对范文进行分析、讲解,听的同学可以提出不同意见,章老师最后做总结。我喜欢文学,所以章老师也给我布置了任务。我那次分析、讲解的是刊登在《人民日报》副刊上的一篇散文,题目是《驯鹰的人》。我按照章老师事前的辅导,十分投入地分析和讲解着,同学们听得也很认真。章老师在最后总结中,主要是肯定成绩,同时也指出了缺点和今后应当注意的地方,我和同学们听后都很信服。自编教材、作文比赛、早自习的范文分析,这些不正反映了北大附中的老师们那种创新、求实的精神吗?

 

共青团,我的母亲

 

我们的班主任杨可老师,对同学们非常关心。她特别注重发挥班上团干部的作用,号召他们积极主动地做同学们的思想工作,向团组织靠拢,做党的得力助手。由于杨老师和团干部的帮助,我逐渐克服了骄傲自满情绪,196334日,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在我入团的过程中,团支部书记赵长贵同学给了我无微不至的帮助,团支部委员、班长葛继光同学也花费了不少心血。赵长贵同学吹的笛子非常好听,而他和我谈心的时候,那感人肺腑的话语,也像笛声一样沁入心田,令人难忘。在我入团的发展会上,大家讲了我不少优点,我非常激动,不由得想起了苏联歌曲《共青团员之歌》:“听吧,战斗的号角已经吹响!”我决心做一名优秀的共青团员,为党的事业去战斗。实际上,我还是有很多缺点的。发展会结束后,赵长贵等同学都找我谈了话,指出我今后应当注意的问题。在回家的路上,有的同学也十分诚恳地对我说:“今天大家都讲了你的优点,实际上你也是有缺点的,大家虽然没怎么说,你心里应当清楚。”多么好的同学啊,听了这些话以后,我非常感动。在我入团的那一天,李莹、李蕴、谢宁同学送给了我几本关于古典文学基础知识的书,今天还在我的书柜里。在《唐宋古文运动》一书的扉页上,写着这样几行字:

 

送给赵云田同志:愿你象(像)雷锋一样,把自己有限的生命投入到为人民服务的无限中去!于你入团的日子。

 

你的同志 李莹 李蕴 谢宁

 

在我们毕业的时候,六三(2)团支部全体团员和班主任杨可老师照了一张合影。这张照片现在仍然在我一本相册的首页上。每当看到这张照片,我便想起同学之间相互关心、相互爱护的那段美好时光,以及团组织帮助同学们进步的情景。啊,共青团,您是哺育我们成长的母亲!

 

青青的菜地

 

在北大附中读书期间,我们曾经多次到附近的生产队里参加农业劳动,锻炼吃苦耐劳、克服困难的意志。1963年春,我们没有学农活动,有同学提出自己种菜的想法。后来,大家就把位于校园北边的那块荒坡开垦成菜地,有的同学还从家中拿来了菠菜籽。那时,我担任班上的劳动委员,便利用下午课后业余活动时间,组织班上同学种菜。那是4月下旬的一天,女同学负责挖坑撒籽,男同学负责从学校前边的水坑中端水,端水的工具就是自己的脸盆。整整干了1个多小时,总算结束了。当我们要回宿舍的时候,回头一看,那小块菜地平平整整,竟有六畦之多。这以后,班里分组轮流到这块菜地锄草浇水。到了5月底,这里已成了一块青青的菠菜地,我们把收获的菠菜送给了食堂,管理员老师在全校大会上表扬了我们班。

 

每当回顾在北大附中学习的三年时光,我的内心总是充满了对母校的依恋之情。如今,虽然已经退休多年,但我还要用北大附中“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校训要求自己,争取在新时代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征程中,为祖国作出新贡献,为母校争取新荣光。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版权所有 京 ICP 备 05055195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