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日期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成果 > 一般文章

阎晶明:今天,我们为什么读鲁迅

作者:阎晶明 来源:《学习时报》 发布时间:2021-09-25 字体: 打印
作者:阎晶明 来源:《学习时报》
发布时间:2021-09-25 打印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字豫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教育家 、民主战士,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今天是鲁迅先生诞辰140周年纪念日,谨以此文,表示纪念!

习近平总书记在论述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时,始终强调“优秀”,强调传统与当代相适应、相协调,强调“具有当代价值”。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鲁迅作品中所蕴含的对于传统文化的态度,他所坚持的现代文化立场,对我们今天就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启示和价值。

鲁迅作为经典作家的当代价值

 

今天谈鲁迅的意义和价值,应当突出当代性,突出鲁迅思想和精神对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重要启示。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高峰,是现代思想的重要开创者,同时,鲁迅及其同时代人,又是在批判中承接传统文化的一代先贤。

鲁迅思想中的丰富复杂,既体现在他对现代思想的创造与呼吁上,也包含在他对传统文化的态度中。

以鲁迅为代表的五四一代人,他们的出身、经历决定了他们不可能完全抛弃传统文化,但出于对中国未来的思考,出于对时代的责任,他们又对传统文化持批判的甚至是苛刻批判的态度。

今天,我们正处在一个全面开放的时代,经济全球化以及信息、通信的巨变带来的文化交融交流已成趋势,中国在世界格局中的经济地位同样带来中国文化世界影响力的极大提升,中国文化在与世界文化交融交流中不可避免地也会产生交锋,保持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展示中国文化的悠久历史和独特魅力,是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重要使命。

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重大课题,与鲁迅所处的时代已经不可同日而语,这是一段从积贫积弱到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百年历史,是一段艰苦卓绝和曲折辉煌的不平凡岁月。

中华文化包含着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丰富内容。

鲁迅那一代人正是中国现代文化的积极创造者,鲁迅思想是我们今天文化建设必须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知道,在世界范围内推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是当代中国人的使命,但我们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本身应当具有历史的、辩证的态度,应当具有当代眼光和新的时代站位。

传统文化包罗万象,我们一定记住“优秀传统文化”与“传统文化”概念之间的区别。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同当代中国文化相适应、同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激活其内在的强大生命力,让中华文化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化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

习近平总书记的论述始终强调“优秀”,强调传统与当代相适应、相协调,强调“具有当代价值”。

这是我们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当牢记和坚持的立场态度。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鲁迅作品中所蕴含的对于传统文化的态度,他所坚持的现代文化立场,对我们今天就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启示和价值。

当前,在一些关于传统文化的宣传中,时而会看到一些泥沙俱下、不分良莠的做法。

比如,孝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中非常宝贵的组成部分,是值得当代中国人继承和发扬的优秀文化和良好道德品质,但讲孝道讲到宣扬“二十四孝”,则显露出对传统文化辨别不清的模糊认识。

鲁迅本人是一个有名的孝子,但他从文化上曾经对“二十四孝图”给予过毫不留情的批判。

阅读鲁迅,对当代文化建设所引发的启示性思考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鲁迅作为经典作家的当代意义。

让社会公众认识鲁迅对全民族的意义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认为阅读以鲁迅为代表的现代经典作家的作品,是当代文化建设中的题中应有之义,就此考量,阅读鲁迅应当成为一个社会化的文化倡导,而现实当中,我认为鲁迅应有的经典地位与现实影响之间还是有差距的。

当代中国不缺少鲁迅研究专家,但鲁迅精神的社会扩展,则是我们应当肩负的文化责任。

我认为,鲁迅研究既有学术责任,也有向社会传播鲁迅的责任,在当前情势下,向社会传播鲁迅的责任更加重大。在鲁迅研究界,很多专家学者表达了一些人对鲁迅刻意曲解的不满和不自觉误解的遗憾。

实际上,这些意见也是社会上对“鲁迅研究”的某种反馈。

对鲁迅的误读,很多学者意识到了,也很愤愤不平,但大都是在自己的圈子里面表达。

反驳,不能仅只是出于一般性的热爱去驳斥,不能只向与自己观点相同的人抱怨,更应当让社会公众认识鲁迅对全民族的意义。

鲁迅研究从人数上看非常多,各种学术申报中,关于鲁迅研究的话题并不少,也就是说,“吃鲁迅饭”的人其实不在少数。

鲁迅形象在全社会到底有多高?到底是看涨还是看跌?大家的意见不一定完全一致,但有一点,否定鲁迅的声音更容易传播。

在这个过程当中鲁迅研究界的学者也有责任,这个责任要求我们,不能把学术只当成学问,应该向社会传递鲁迅精神,视其为一种文化滋养,在某些历史时刻,鲁迅精神是火炬,是灯塔,全民族应为之骄傲,这样的意识需要通过鲁迅研究树立起来。

在中国文化发展过程中,在社会时代生活里,鲁迅到底处在一个什么位置上?到现在其实没有说清楚,忽高忽低,你高我低,随着时代、政治、文化环境变化,“鲁迅精神”在不断波动。

莎士比亚研究也可以有很多角度和结论,但是当“宁愿失去印度,也不愿失去莎士比亚”几乎成为一句谚语的时候,英国人对莎士比亚的讨论就设定了一个前提。

鲁迅对中国文化的意义和价值,自然不言而喻,但人们对其认识却难得有一个基本确认的前提,鲁迅形象也是忽明忽暗的,对鲁迅的任何讨论,哪怕是关于其私生活的猜想和议论,其实都有可能改变对鲁迅的认知。

让鲁迅形象成为一个民族的文化骄傲

 

把鲁迅放在当代文化背景下,放在当代文学格局中研究,这一点很重要。

因为鲁迅思想的巨大魅力就在于其强大的现实性,在于他对民族性格的根性剖析具有长久的“当代性”。

把鲁迅的文学成就结合到当代文学中去,才能看出他作为一个作家的伟大性。文学研究中有一个毛病,往往认为后一浪比前一浪更厉害,所以它的发展应该是直线上升的。

其实,在一个相对确定的历史时期,一个经典作家对其之前是经典,对之后他也是经典。比如鲁迅。

我认为近代以来中国文学的追求,最后就体现在鲁迅的经典性上。文化精英的追求都是朝“鲁迅”这个目标去的,包括鲁迅自己也在朝着这个目标努力。

这样的表述并不是忽略同时代作家,而是说鲁迅最集中体现、最能够代表一个时代的思想深度和创作高度。

鲁迅之后的中国现代文学,在一定程度上就是鲁迅思想和创作高度的延展,如果没有达到那个高度,那就是他的余波。这才是一个经典作家的地位。

抛弃鲁迅,断裂鲁迅,这些不值得谈,但其中透露出一些学者是凭臆想推测下论断的。

10多年前,有学者说鲁迅花钱请泰戈尔、萧伯纳吃饭,由此证明鲁迅是有钱的“殖民地文化领袖”。

其实,只要证明了“史料”的子虚乌有,吓人的结论就自然失效。“鲁迅研究”于此有责。

面对一个经典作家,永远有很多阐释的空间。

鲁迅的文章并非篇篇好,中学课本“入”还是“去”鲁迅文章,其实更重要的是“适应性”问题,最适合中学生阅读的鲁迅文章,或许是《夏三虫》《夜颂》等等。

如果我们能确立“血管里流出来的总是血”这一前提,又相信血有浓也有稀,就不会一味地对现状表达不满。

近年来,日本学者研究鲁迅的著作,特别是涉及考据方面的,译介的特别多,大家普遍感觉到自己没有做到,人家比我们做得好。

所以鲁迅研究,既应有思想上的高度和追求,还要有考据上的扎实和可靠。让最高的和最小的有效结合起来,这一点日本学者确实做得好。

而我们大量地游走在“中间地带”,造成很多话题与文章上的重复。

鲁迅研究界具有义不容辞的文化责任和学术担当,将鲁迅的思想、精神,创作、人生,以活的形态表达出来,让鲁迅形象成为一个民族的文化骄傲。

(文章来源:《学习时报》 2018年3月16日 第8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版权所有 京 ICP 备 05055195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