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日期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成果 > 一般文章

汪高鑫:以史为鉴贯穿中国传统史学的始终

作者:汪高鑫 发布时间:2021-11-16 字体: 打印
作者:汪高鑫
发布时间:2021-11-16 打印

重视发挥经世致用功能,是中国传统史学的重要理念。在传统史学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丰富而深邃的经世致用理念,其中包括以史为鉴的理念。史鉴理念肇端于《尚书》“殷鉴”思想,其后,汉初的“过秦”思潮和唐初的“隋鉴”思想最具代表性。

《尚书》的“殷鉴”思想重视王朝兴亡总结。夏商的败亡促使西周统治者对夏商兴亡进行历史总结,《召诰》篇指出夏桀商纣的败亡是他们“惟不敬厥德”的结果。《尚书》认为,永保天命的根本在于统治者敬德保民。所谓敬德,是以保民为其内容的;而保民,则是总结夏商兴亡历史得出的重要经验教训。《酒诰》篇还从商朝灭亡中总结出了“以人为鉴”的思想。

西汉初年,秦的速兴速亡引起整个统治集团的深思。以陆贾、贾谊为代表的一批西汉初年思想家,开始以“过秦”为主题,总结秦朝兴亡经验教训,为新兴刘汉政权的巩固提供思想理论。陆贾关于秦的兴亡总结主要有三点:一是“逆取顺守”,陆贾在同刘邦论辩天下之术时告诫“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二是秦朝“逆守”而亡,认为“举措太众、刑罚太极”是秦朝二世而亡的原因所在;三是治国应“以仁义为本”。贾谊作《过秦论》,探讨秦的兴亡之因即在于“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他认为,顺守天下必须以仁义治国,其根本是以民为本。

唐朝初年,经历隋朝的历史兴亡巨变,统治集团重视以史为鉴。在唐初修纂的八部正史中,普遍具有以史为鉴的思想。纵观“唐八史”的史鉴思想,一是重视亡国之论,肯定历史兴亡在人不在天;二是强调“水能覆舟”,国家灭亡亡在失民。其中,尤以《隋书》的史鉴意识最为强烈,以隋为鉴是其着力阐发的思想。《隋书》用历史比较的方法,得出“隋之得失存亡,大较与秦相类”的结论,书中对隋炀帝荒淫无度、大兴土木、滥用酷刑、赏罚不公和穷兵黩武的暴政作了具体叙述,揭示了隋朝灭亡的真实原因所在。

上述思想,只是中国传统史学以史为鉴的代表。实际上,以史为鉴是传统史学服务于现实政治的重要手段,它贯穿于中国传统史学发展的始终。

(原题《论中国传统史学的经世致用理念》,摘自《福建论坛》2021年第4期)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文章来源:《历史评论》2021年第4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版权所有 京 ICP 备 05055195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