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日期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成果 > 一般文章

赵云田 | 三访宝岛台湾

作者:赵云田 发布时间:2023-01-15 字体: 打印
作者:赵云田
发布时间:2023-01-15 打印
 
 
 
我曾经三次访问台湾,参加有关会议,搜集档案资料,进行学术交流。在访问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两岸一家亲,都是中国人”的浓厚氛围,至今难以忘怀。
 
我第一次访问台湾是在1995年1月15日至24日,应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张镜湖先生邀请,参加“海峡两岸蒙古学藏学学术研讨会”。会议由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和政治大学主办,国家民委所属中国民族问题研究中心协办,于1995年1月16日至18日在台北市中山会议厅举行。与会的大陆学者23人,台湾学者170余人。这是海峡两岸蒙古学藏学学者的首次交流,研讨中华民族各民族之间历史上的经济文化交流和联系,以及对中国灿烂文化的贡献。大陆学者提供论文21篇,台湾学者提供论文12篇,会议安排13场专题研讨会和1场综合座谈会。提供论文的学者都作了学术发言。两岸学者轮流主持了各场讨论会,相互评论了每位学者的论文。会议提供论文所涉及的内容十分丰富,大体说来,包括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西藏地方与中央隶属关系的形成、蒙藏文化交流、我国各民族间的经济交往、中央政权对蒙藏地区的治理、西藏与拉达克和尼伯尔的关系、蒙藏历史上的有关人物等。
 
我提供的论文是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第3期上的《清朝治理蒙藏地区的几个问题》,约1·6万字。进行评论的是台湾著名学者吕士朋先生。吕先生认为该文内容充实,层次分明,结论正确,写的很好,只是题目还可以再具体些。我评论的论文是台湾蒙藏委员会刘学铫先生关于辽朝的文章,因为会前和作者有过沟通,所以评论比较到位,刘先生很满意。通过论文评论,两岸学者之间加强了了解,增强了友谊,彼此的关系非常融洽。
 
    3天会议结束后,主办方安排大陆学者参观游览。在台北参观的是台北故宫博物院、中国文化大学、“中研院”近代史所,游览的是台北书市一条街,台中市九族文化村等。
 
    台北故宫博物院位于基隆河北岸士林区外双溪,是台湾省规模最大的博物馆,建造于1962年,1965年落成。远看这座建筑,依山傍水,气势宏伟;近距离再看,具有典型的中国宫殿特色,白墙绿瓦,分外鲜明,正院呈梅花形,院前广场耸立五间六柱冲天式牌坊,整座建筑庄重典雅,有同事轻声地说:“这是又一座中国宫殿啊。”在参观过程中,讲解员特别详细地介绍了翠玉白菜、肉形石和毛公鼎,称这是台北故宫博物院的三大“镇馆之宝”。通过讲解,我知道翠玉白菜是光绪皇帝的妃子瑾妃的嫁妆,做工精细,寓意吉祥。肉形石原是一块天然玛瑙石,经过能工巧匠鬼斧神工,便幻化成一块令人垂涎的东坡肉。毛公鼎是周宣王即位之初制造的,已有近3000年的历史,道光二十三年(1843)出土于陕西岐山县董家村。在晚清、民国那个乱世,毛公鼎历经坎坷,有赖于叶恭绰与叶公超叔侄二人,最终才能留在国内。听完讲解,我既为这些稀世珍宝而惊叹,也为叶恭绰与叶公超为保护毛公鼎的爱国情怀所感动。
 
    中国文化大学是一座著名的私立综合性大学,位于台北市士林区阳明山,创建于1962年,原名远东大学, 1980年改为中国文化大学,创办人是张其昀。学校本部位于阳明山华冈,毗连阳明山国家公园。校园建筑都以中国宫殿式建筑呈现,外型典雅巍峨,颜色赏心悦目,看上去既庄严又清新,还有那“质朴坚毅”的校训,这一切都令人印象深刻。
 
    “中研院”近代史所位于台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30号,该所1955年2月成立筹备处,1965年4月正式设所,郭廷以先生任首任所长。近代史所的研究范围,为近现代中国在政治、军事、外交、社会、经济、文化、思想等各方面的变迁,尤其着重探讨现代性的形成,除了秉持历来史学研究的良好传统与基础之外,更加强对当代社会、人文与世界的关怀。其中,清代边疆民族问题是该所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
 
    台北书市一条街,指的是重庆南路书店街。一天下午,我们到达那里的时候,首先看到的是高楼上悬挂的书店灯箱广告,在广告下面,书店一个挨着一个,人们出出进进,非常热闹。台湾朋友介绍说:这条书店街形成于五六十年代,既是读书人经常光顾的地方,也是外来游客体验台湾文化的场所。我们走进一家名为“书香林”的书店,只见进门处摆的都是最新畅销书,靠墙两边的书架上,则按文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门类依次排列,五颜六色,分外醒目。打开书翻看,都是竖排繁体字。
 
    九族文化村位于台中市南投县鱼池乡大林村。台中市是台湾除台北和高雄外的第三大城市,也是台湾省中部经济、文化与交通中心,距离台北约189公里,乘大巴车要走两个小时。从台北到台中的高速公路平整通畅,沿途生活区的设施也很齐备。我们到达台中市以后,先入住“中国大饭店”休息,第二天上午才去“九族文化村”游览。经过导游介绍,我知道了“九族”是台湾民间对除平埔人以外、保留传统文化较多的高山族九个族群的俗称,即指雅美族、阿美族、泰雅族、赛夏族、邹族、邵族、布农族、卑南族、鲁凯族和排湾族。其中邵族和邹族在九族文化村里算一个。在九族文化村,我们主要观看了传统的民族服饰、建筑、歌舞,的确是很有特色。观看中,我不由得想起了北京的“中华民族园”、云南昆明的“民族村”,深切感到中华民族各民族的传统文化生活习俗真是多姿多彩、别具特色。
 
      我第二次访问台湾是在2004年3月15日至19日,应台湾大学东亚文明研究中心邀请,参加“边缘儒学与非汉儒学:东亚儒学的比较视野(17——20世纪)学术研讨会”。会议于2004年3月16日在台湾大学 新综合体育馆视听教室 召开,大陆有6名学者与会,多为研究蒙古史的专家。我提供的论文题目是《清朝对蒙古的儒学教育政策》,后来发表在《炎黄文化研究》第二辑(2004年2月出版)。因为这次会议一切活动都在台湾大学进行,所以我对台湾大学有了比较多的了解,知道“台大”是一所研究型公立综合性大学,素有“台湾第一学府”之称,该校教授、学生与校友对当代台湾历史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台湾大学的校园环境也很优美,宽阔的道路非常洁净,高大碧绿的树上开着鲜艳的红花。漫步在“台大”的校园里,我忽然想起了鲁迅先生的挚友许寿裳在台湾的工作和生活情况,台湾往日的历史也瞬间在脑海中闪过。
 
我第三次访问台湾,是2005年3月14日至28日,应台北故宫博物院石守谦院长的邀请,去台北故宫博物院查找有关清代历史的档案资料。在半个月的时间里,我共收集到567条比较重要的资料,为完成新修清史的工作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此外,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我还有机会看到了“太平天国战图”、“莲花经图”等一些馆藏珍品,中华文化的无穷魅力再一次深深地感动了我。
 
第三次访台,我既会见了老朋友,又结识了新朋友,加深了两岸学者之间的友谊,增强了两岸学者之间的交流。该院图书文献处冯明珠处长(后为院长)在不违背该院规章制度的前提下,为我提供了许多方便。冯教授还多次请我吃饭,在我查档结束的前一天,又和她的先生——台湾大学著名教授戴晋新——共同邀请我到他们家中坐客,探讨了清史中的许多问题。冯教授还在3月24日上午,邀请我给他们处的工作人员作“清代的理藩制度”报告。故宫博物院的博士陈维新先生,每天让我搭车从“中研院”学术交流中心前往故宫博物院查档,从而节省了许多时间。临别时,他除了送书给我,并特意给我的外孙一个礼物——宫廷灯笼,至今这盏灯笼还挂在我的书房。台湾师范大学教授潘朝阳和黄丽生夫妇,请我品尝台湾的特色小吃和茶点,了解台湾学术界蒙古学、史地学、海洋学的研究现状。“中研院”近代史所的张启雄教授,不但请我吃饭,还让我参观他的办公室,直接感受台湾学者的工作环境和工作作风。著名学者庄吉发教授,多次在我查档休息时和我探讨清史中的一些问题,那热烈的情景,至今仍印在脑海中。还有魏秀梅教授,虽是初次相识,却把厚厚的新著《清末职官表》馈赠给我,扩大了我的研究视野。
 
三访台湾,令我终生难忘。“台湾,美丽的宝岛,亲爱的朋友们,什么时候我们能团聚在祖国的怀抱中?”我默默地想,期待着这一天早日到来。
 
(原载《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1月6日“社科院专刊·家园”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版权所有 京 ICP 备 05055195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