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日期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栏目 > 纪念福建船政创办150周年

纪念福建船政创办150周年专题研讨会发言摘登

来源:福州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6-12-26 字体: 打印
来源:福州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6-12-26 打印

福州新闻网1226日讯(福州日报记者 林洛羽 吴隽 林晗 廖云岚 通讯员 马新 林颖文/摄)昨日,由中国史学会与市委宣传部共同主办的船政与中国近代化启航——纪念福建船政创办150周年专题研讨会落下帷幕。经过两天激烈的头脑风暴,各种学术观点在探讨与交流中碰撞出无数火花,与会学者们进一步厘清了福建船政的历史功绩,也更加明确了未来深化船政研究的方向。本报今日摘登研讨会部分专家的精彩发言。

 

船政文化值得继续发扬光大

 

虞和平(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华中师范大学特聘教授)

 

福建船政局是中国第一批现代型企业之一,是洋务运动的产物,也是中国近代史的伴随者。它发展过程中所经历的成与败,对现在社会发展仍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用现代理念来衡量,引进国外人才提升技术培养人才的福建船政局是当时的“高科技企业”,其“师夷长技”的发展模式具有模范意义,为当时的社会输送了不少造船、驾船人才,推动海军发展。但鉴于其官办军用企业的性质,其发展也受制于时局及政策,未能带来更多效益。

 

总的来说,福建船政的超越精神值得颂扬,崇尚科学崇尚人才的观念应被发扬,通过引进国外人才,追求现代化的模式,时至今日仍适用。因此,历经百年沧桑的船政文化值得后辈继续发扬光大。

 

船政探索的灵魂就是中国智慧

 

沈岩(福建船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原党委书记、船政后裔)

 

船政的探索,在清末大体上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创办者的探索,代表人物是沈葆桢。第二阶段是船政学子的探索,代表人物是严复。

 

在船政创办初始,创办者们运用“自强不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中国智慧,中西结合,土法上马,成功实现中国近代化先驱性的创举,在中国近代海军史、工业史、教育史、思想文化史等方面都留下深深的印记。

 

中国智慧是中华文化的精华。中华民族如何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船政先贤对此进行了孜孜不倦的探索,其广度、深度前所未有。船政探索的主旨十分鲜明,那就是爱国自强;船政探索的灵魂十分鲜明,那就是中国智慧。值得欣慰的是,150年后的今天,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我们已经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沐浴中国智慧的中华民族一定能复兴,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中国梦。

 

福建船政开启近代中国现代化转型

 

刘传标(福建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船政培养人才,开风气之先,成为近代中国现代化转型先行者和肇基者。

 

福建船政不仅为近代中国建造了34艘舰船,成为远东最大的造船基地和中国海军人才的摇篮,更重要的是为近代中国培育了大批杰出人才,成为近代中国铁路建设和探矿、冶炼人才的发源地。据统计,自清末到民国,船政毕业生有32人,从事铁路线路勘测、修筑,任会办、总办、铁路局副局长、局长。一度出现无论修筑哪条铁路或路局都有船政人身影的现象。船政人为夺回铁路修筑权、路权作出巨大贡献。

 

福建船政对当代人民海军建设意义重大

 

杨晓丹(海军军事学术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1866年开办的福建船政学堂,改变了传统的科举制度,通过教授现代化科学知识,开创了海军教育的先河。海归人才带来了新思想、新思维,同时也在沿海、沿江地区兴起办学堂的热潮,推进晚清军事现代化进程。

 

福建船政学堂不仅培养了中国第一批海军军官和第一批近代技术人才,在科技、外交、教育方面也培养、输送了众多当代精英,将当时的造船产业推向世界水平。

 

福建船政铸造的爱国主义精神,曾在甲申中法马江海战和甲午中日海战中发挥重要作用,如今,也将对当代人民海军建设起到深远影响。

 

福建船政建筑印证哲学思潮演进

 

林键(福州马江海战纪念馆文博馆员)

 

福建船政建筑是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晚清船政中枢机构建筑元素主要由行政体系(船政衙门、官厅池、正监督与副监督寓所)、教育体系(正监督寓所、前学堂、后学堂)、生产体系(轮机厂、合拢厂、绘事院)、祭祀体系(天后宫、昭忠祠、左沈二公祠)、军事体系(镇海营营长室、兵营等)组成。在马尾中岐村“飞凤落阳”自然环境之间,船政中枢机构建筑的布局深刻地反映了近代船政缔造者和继承者“天人合一”“中体西用”的思想观念。建筑布局“天人合一观”继承了古代中国哲学思想。建筑布局“中体西用观”是回应近代国际化浪潮的融合调适思想。因此,福建船政建筑不仅是近代民族船舶工业起点的证物,更是晚清中国哲学思潮演进转折的典型证物。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版权所有 京 ICP 备 05055195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