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日期
参考消息记者陈浩9月22日报道 9月18日,“九一八”事变83周年之际,“纪念甲午战争120周年特展”开幕式暨座谈会在上海图书馆举行。特展由参考消息报社、新华社解放军分社、上海图书馆和上海远东出版社联合主办。来自社会各界的学术名家及全国多个省市的图书馆领导等共50多人,出席了开幕式及座谈会。
特殊日子的特殊纪念
选择在“九一八”事变纪念日举行这一活动,别有深意。
两个甲子过去了,虽然中国如今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接近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但所面临的国际环境依然不容乐观,日本军国主义蠢蠢欲动仍须警惕。参考消息报社副总编辑汤华在开幕致辞中指出:“我们今天和上海图书馆一起举办‘纪念甲午战争120周年特展’,就是要继续以更广阔的视野和更深入的背景审视甲午战争对当今中国的警示意义。”
与以往的类似展览有着较大不同的是,此次展览除了通过图文、实物等展现战争概貌,还精选展出了《参考消息》今年刊登的两组大型专题报道“军事名家的甲午殇思”和“学术名家的甲午镜鉴”,以及甲午战争后日本出版的关于甲午战争的版画、图书等珍贵历史资料原件,力求多视角、全方位展现甲午战争屈辱历史,进一步推动全社会对甲午惨痛历史的反思,激发国人的爱国热情。
开幕式由上海图书馆党委书记叶汝强主持。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国家安全政策委员会副秘书长彭光谦少将、参考消息报社副总编辑汤华、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副总裁施宏俊、辽宁省图书馆馆长王筱雯在开幕式上分别致辞。
在随后的赠书仪式上,与会领导向上海图书馆、辽宁省图书馆等9家图书馆,赠送了由上海远东出版社出版的《甲午殇思》和《甲午镜鉴》图书。这两本书是在《参考消息》“军事名家的甲午殇思”和“学术名家的甲午镜鉴”这两组专题报道的基础上经过扩充汇编而成,分别由国防大学政委、空军上将刘亚洲和中宣部副部长、文化部部长蔡武领衔撰稿。
让甲午反思深入人心
开幕式后,与会嘉宾就“甲午战争120周年对当今中国的警示意义”这一主题进行了座谈。座谈会由上海远东出版社社长徐忠良主持。首先,由著名军事评论家彭光谦少将做主旨发言。随后,新华社解放军分社总编室副主任王经国介绍了与《参考消息》联合策划组织“军事名家的甲午殇思”大型系列报道的经过及在社会各界取得的巨大反响。
与会的图书馆领导各抒己见,表达了对甲午战争120周年的看法。除了主办方上海图书馆党委书记叶汝强、历史文献中心主任黄显功、上海新闻出版局出版管理处处长王莳骏之外,其他各省的图书馆代表也都非常有代表性。有来自“九一八”事变发生地、同时也是甲午战争主战场之一的辽宁省图书馆馆长王筱雯,来自甲午战争代表人物李鸿章和丁汝昌家乡的安徽省图书馆副馆长张海政,来自甲午海战主战场的山东省图书馆中文报刊部主任李洪梅,来自培养了北洋水师大部分将领的福州船政学堂所在地的福建省图书馆地方研究室主任李珽。此外,还有上海高校图书馆的代表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副馆长林皓明。
“中国当年打不赢的关键原因,不是武器装备的问题,而是民族精神萎靡,国家意志薄弱。”彭光谦将军在主旨发言中指出,“对战争的危机意识与全面的自我反思,是对敌人最大的威慑。反思应该深入到每个人的内心,形成全国性的氛围。”
这一点,也是与会专家和领导的共识。上海图书馆党委书记叶汝强说:“上海图书馆很荣幸能成为这次甲午特展的第一个展出地点。图书馆作为公共服务机构,应该义不容辞地承担起宣传教育的职能。”
辽宁省图书馆馆长王筱雯认为,省图书馆要充分发挥中心馆的职能,联合辽宁省其他图书馆,在反思甲午战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她说:“应该让更多的人通过了解甲午屈辱历史,在全体国民中掀起深刻反思甲午的浪潮。”
向年轻人传递正能量
殇思甲午,镜鉴当下。每个中国人都应该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努力。在座谈会上,上海远东出版社社长徐忠良用他亲身经历的两个小故事,说明了反思甲午战争具有深厚的民意基础:一位北京的出租车司机知道徐社长正在做《甲午殇思》的出版工作后,执意不收打车费,用以支持书籍的出版;一位承制甲午纪念活动帆布袋的温州商人,看到设计图后二话不说,给每个袋子降了一元钱。这两个例子充分体现了普通民众同仇敌忾的爱国热情。
座谈会上,多位与会专家和领导不约而同地提到了联想集团董事长柳传志在读到刘亚洲将军为《甲午殇思》撰写的文章之后有感而发的一段话:“中国90后的男孩子们如果有一半人喜欢读这种类型的文章,年轻的中国人的梦就会不仅仅是挣钱、娶媳妇过日子,除了浪漫之外还会增加了阳刚之气,中国就有希望!”
林皓明副馆长热切希望上海交大能成为第一所参与这次展览的高校,他说:“要让年轻一代,尤其是在高校的年轻人,铭记甲午这段历史。希望甲午展览能够尽快推广到高校去,让民族精神传递到更多的年轻人心中。”
与会的多位图书馆领导表达了参与甲午特展的强烈愿望。据悉,“纪念甲午战争120周年特展”9月18日至10月2日在上海图书馆公开展出之后,将在辽宁省、安徽省等图书馆继续展出。
“应该向更多的年轻人传递爱国的正能量,”张海政副馆长感慨道,“90后的年轻人如果都能知道这段历史,就会更有阳刚之气,中国梦也会早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