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日期
甲午战争后,后人也曾对甲午战争作过许多评论。
日本史学家志村寿子曾对平壤、黄海之战对日本的影响进行研究。经研究发现:黄海、平壤之战的胜利给日本人带来的“狂喜不仅存在于一般国民之中,就述政府和正在激烈对立的政党也是一样。必须征服中国,或者西欧文明不久将死亡,目本将代之而起,雄飞于世界万国之林之类的意见,经常出现在自由党、进步党的报刊上。”
这一时期日本强硬的主战派、明治维新时期著名的启蒙思想家福泽谕吉认为,El本战胜(中国)是文明的胜利。他认为中国甲午战争的失败能促进中国革命的到来,如果发生内乱,列强将瓜分中国。因此,“(瓜分中国的)时机到来决不会太远了,从现在开始,我国(指日本——引者)应注意不要放过这个好机会。这种认识是极端重要的。”
尽管日本在甲午战争中不断获胜,但三国干涉还辽一事还是给日本以极大打击,“日本国民作为一等国的幻想无情地破灭了。国民痛感到El本在国际政治中仍处于低下的地位。”为此德富苏峰在《时务一家言》中无可奈何地写道:“我接受了三国干涉实力之福音之洗礼也。”“我于此认识到无力的道理得以战胜有力的无道理,要实行道理首先非要具有实行的实力不可。”
甲午战争的胜利给日本人的大陆观也带来极大影响。据志村寿子研究认为:
这个时期的大陆观大致可以分为三种,即“大陆分割论”、“日中提携论”和“日英同盟论”。”……通过甲午战争的失败,既然中国的内情已经完全暴露于世界各国面前,瓜分盛将开始的论调甚嚣尘上。而且,当时备。福泽在《时事新报》上认为日本为维持在远东的地位,应与西方强国合作,提出了日英同盟论。另外,在政府内部,山县有朋认为由于中国的瓜分不可避免,围绕满洲问题,日俄两国早晚要发生大冲突,为此也需要其他国家的声援,因此也主张日英同盟论。
另一方面,尽管主张日中提携论的人同样也惦念大陆的瓜分。但是他们主张,如果把中国当做敌人,只能对西方各国有利。为防御西方列强,还是应与中国提携合作。荒尾精于明治28年(即1895年——引者)在《对清辩妄》一书中指出:“中国人民足以与谋东洋大事”。“东洋的大事惟有日中两国齐心协力经营之一途。若舍此一途,茫茫大陆将被欧美列强宰割分食,能幸免者几希矣。”还有近卫笃唐在《太阳》杂志上写道:“东洋的前途,最终不可避免地将成为人种竞争的舞台。比如,一时的外交策略能产生各种变化,那也只是一时的变化。而最后的命运仍是黄白人种的竞争。在此竞争之下,不论中国人,还是日本人,都应认清白种人是共同的仇敌。”“各国同盟瓜分中国之时,也就是黄白两个人种竞争的结局。……日本人的命运,岂能独立于人种竞争的活剧之外乎?”这是明治33年成立东亚同文会时继承下来的主张。
主张日英同盟论的福泽对于这种日中提携论进行了严厉的批判:“日中同盟能不能意味着保护东洋的利益,两国协同促进东洋的文明开化,实现富国强兵,成为对西洋各国的共同运动呢?就好比把东洋当作一个病人,接受日中两个医生的治疗。可是中国是中医,而日本是西医,使本来性质素养完全不同的两人共事。如何能达成协议呢?”“实际上只要现在的满清政府继续存在下去,真正的同盟就难以实现。这个政府的状况与我国德川政府末期差不多,已经失去了自立能力,如果仅仅保住一个外形,迟早要被风雨所袭倒。”
但是,甲午战争后政府的外交方针,可以仅仅归结为“慎重”一语。三国干涉以来,无所作为并被迫屈服于列强的软弱外交,遭到舆论的攻击。政府以“国力的充实”为第一课题,并极力注意避免使列强抱有“日中同盟抵御欧洲”的疑惑。
甲午战争结束后,一些历史学家也曾对甲午战争进行过研究,并得出不同的结论。
谈到甲午战争爆发原因时,日本史学家佐野袈裟美认为:
日本开始发展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时机已迟。日本力量虽仍不足与资本主义各国并驾齐驱,亦须急起直追。国内市场不久就感到狭窄了。因为国内资源缺乏,故需向外发展。因而日本的大陆政策乃是注定了的。如不采取此种方向,日本只有灭亡而已。首先须置朝鲜于日本领导之下,因此须把中国和朝鲜分开,即是日本要掌握朝鲜的领导权,希望朝鲜成为日本垄断的市场乃是当然之理。然而列强势力早已到达朝鲜。试看英国占领巨文岛这事件,一不小心,朝鲜即有成为列强侵略的牺牲品之可能。日本必须确保朝鲜,乃是日本发展为资本主义国家必然的条件。
佐野袈裟美还谈到日本的发展速度。
日本资本主义在其发展前途上,和中国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当时的日本资本主义,为克服其落后的情况,即以狂风疾雨的速率前进。
他在列举了一大堆数字来证明日本向中国发动战争的必然性后。说:
朝鲜的输入贸易中,日本的比率在甲午战前每年减少;反之,中国的比率则倾向于增加。……为了获得朝鲜市场,形成中日阀的对立关系。……日本制商品,在朝鲜市场上,和中国商人主要贩卖的欧美制商品形成对立的原因,必然会产生垄断朝鲜市场的要求。……自明治17年(1884年)亲日党政变失败以后,日本在朝鲜的政治势力即显著地减退,对于具有非常发展力的新兴日本,却是一种难于忍受的桎梏。日本对朝鲜政治上的迟缓的发展,比之于对朝鲜经济上飞跃的发展,大有跛行之感。当时日本对朝鲜所具有的政治势力无论如何不能与中国对抗。由于此等原因,遂迫使日本走向甲午战争。
另一位史学家矢野仁一认为:
我认为甲午战争的原因,并不是日本单纯地跟中国争夺朝鲜的独立,其目的在于防御俄国的侵略。为了防备俄国的侵略,不使它有机可乘,必须改革朝鲜的内政;如果纵容清政府一面视朝鲜为属国、一面对其内政外交逃避责任的这种宗主权的主张继续存在下去,朝鲜的内政改革将是不能期望的。因此,日本才劝告清政府同日本协力来共同负担起这个责任。
当时,日中两国都是俄国企图统治太平洋沿岸的这种侵略政策的目标,在俄国的侵略势力面前,日中两国具有共同的利害关系,本应站在一务战线上来共同防御俄国的侵略,但是中国却不肯把日本看做对等的国家,竟然说“朝鲜乃大清之藩属国,如须改革,中国可单独进行,无须日本协力”来加以拒绝。如果任凭中国去处理,则朝鲜的改革将不可能实现,因此日本不得不排除中国的反对而独自担当起朝鲜的内政改革,结果造成日中两国之间的冲突,而甲午战争也就从此揭开了战幕。
倘若中国在朝鲜同日本协力来共同防御俄国的侵略,那么甲午战争就是没有必要的了,割让辽东半岛的要求也是没有.必要的了。但是清政府反对这样做,因而惹起了甲午战争,使日本不得不把中国当做敌国来作战。日中两国既已成为敌对的关系,那么我看日本向满洲扩张、并以自已的力量来单独防御俄国的侵略,这是势所当然的;而日本在缔结马关条约时要求割让辽东半岛,也是极其自然的。
美国学者赖德烈在谈到甲午战争爆发原因时认为:
美国学者中日两国的干涉朝鲜事务最后促成了两国间的战争。一个秘密会社东学党的变乱,导致朝鲜王尊从袁世凯的劝告而恳求中国协助。这件事中国做了,但日人不欲受到阻挠也派了军队。在这个期间里,朝鲜军队已经击散了叛乱分子,但中国人与旧本人仍留在朝鲜互相监督着。东京提议日中两国应共同在衰落无能的朝鲜政府中促进改革,这点被北京拒绝。在谈判中它继续主张它对于朝鲜的宗主权,而日本拒绝承认这一种关系。日人强夺了皇宫及国王。接着国王颁发了一道上谕废除朝鲜与中国的条约,并号召朝鲜人驱逐中国军队。不久中日间的战争爆发了。交战的时间很短,且对中国来说极为可耻。虽然它的部队常常作出英勇的抵抗,但是,主要由于行政的腐败不能有效率的使用它所拥有的那些近代的海陆军装备,中国在水上陆上都被打败。满洲的旅顺和山东的威海卫设防地点。虽然照欧洲的方式武装.但都为敌人攻陷。
赖德烈还谈到了《马关条约》对中日两国的影响时说:
和平条件对中国是足够难堪的。这项文件称为马关条约,如果不是为了一个日本臣民欲暗杀中国的首席代表李鸿章而使日本政府赔罪的话,日本也许会坚持更厉害的条件。按照条约,中国承认朝鲜的完全独立。因此就放弃了它的宗主权要求。这个要求曾给它以干涉该国的理由。它割让辽东半岛给日本。这个半岛包括旅顺港和大连城,大连不久成为进入满洲的主要口岸。日本就这样获得了一个地盘,从这里它控制了通往富饶而没有开发的满洲和通往北京及中国本部北方的通道。中国还割让了台湾和澎湖群岛连同当地占压倒多数的汉族居民。除了库页岛以外,如果它可称为例外的话,日本现在拥有从堪察加以迤南直到台湾南端亚洲东海岸的岛屿。中国开放了四个城市于日本人,包括在扬子江上游遥远的内地重庆在内。且许日本汽船在扬子江上游航行直到该口岸。按照同西方列强条约中最惠国条款,这些城市和那段扬子江也开放于这些国家。中国也同意付出当时是一笔相当大的赔款。
《马关条约》有极大的意义。它在日本向中国的推进中标志着一个重要的早期阶段。这种推进将间歇地继续,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它才被坚决挡住而折回。此外,它成为欧洲国家向中国提出要求的机会。这些要求威胁着要把帝国早日瓜分掉。
胡特生在谈到甲午战争爆发原因时认为,日本海军攻击了“中国的运送船”,所以两国发生战争。他说:
1894年,朝鲜发生了一件宗教的叛乱,即所谓东学党之乱,中国政府应朝鲜的请求。出兵平乱,同时通知日本谓旨在“恢复其藩属的和平。”但是日本亦乘此派兵朝鲜,并回答中国的通知说,“在贵国通知中虽有藩属的字样,但帝国政府向不认朝鲜为中国的藩属。”这样,因日本海军之攻击中国的运送船,两国战事遂以爆发。
琼斯谈到甲午战争爆发原因时说:
1894年夏日本为了朝鲜问题对中国开战。朝鲜自1637年以来,是清帝国的朝贡国,但是日本人于1876年迫使它签订条约,这项条约事实上是对中国宗主权的一种挑战。负责监督朝鲜事务的李鸿章竭力阻挠日本势力的成长,且于1885年任命袁世凯为驻朝鲜总理交涉通商事宜大臣,来控制软弱而优柔寡断的朝鲜国王。袁在阴谋之中维护了中国的宗主权,而日本从1885年至1893年由于害怕俄国干涉朝鲜,默认中国对该国的控制一但是日本国内日益增长的危机使它的元老追求对外战争,以保持他们不受威胁的优越地位。告1894年李鸿章派兵协助朝鲜宫廷镇压东学党叛乱时候,他们的机会来到了,日本迅速地派了一支大军,向中国的宗主权挑战,并要求在朝鲜有一个联合的改革纲领。李诉诸列强.但日本在他们能同意任何调停计划以前,已经肯定它们不会出兵阻止它,就在汉城发动了一次政变,且同中国作战。
在谈到甲午战争爆发原因时,约瑟夫认为:
中国既然是衰弱的国家,日本便于1894年首先向中国进攻。……这次战争的结果必然是日本胜利。它的每个军事部门都具有现代化的功能。相反地,中国军队却是一群乌合之众——未经训练,没有装备,没有粮饷,也没有看护;它的海军也不能同日本的海军相抗。虽然中国做了许多惹起这场战争的事,但是它却没有作战的准备,并且力图避免战争。可是,日本人决心战争,结果中国被迫作战。
战争的口实是由东学党的叛乱而产生的。日本的特务曾煽动朝鲜的叛乱。于是,朝鲜国王请求中国派遣军队帮助他镇压乱民。朝鲜是中国的藩属国家,所以这种措施是正当的。
……
可是,日本政府派遣大批军队涌入朝鲜,……由于惧怕惹起纠纷,朝鲜政府要求中国军队撤离朝鲜。中国军队应允撤退,但鉴于日本军队源源到达这一事实,所以停止移动。日本人同中国人有所不同,中国人派遣他们的军队前往南部肇事地区,日本人却派遣他们的军队前往首都汉城,并且修筑了炮台和工事,控制着自首都至沿海的一切道路。朝鲜政府于6月24日吁请列强在日本人和中国人之间进行斡旋。中国人早就建议和日本人同时撤军。日本人坚持中国人先行撤出。事实上,日本的态度是足以令人怀疑的,……6月26日,日本驻汉城公使要求朝鲜政府在其政府机构及政策方面实行某些重大改革,实际上是要想获得不再发生类似干涉的保证。……尽管日本人抱着这种侵略的态度,中国政府仍是倾向和解的。他们愿意使这个问题获得和平的、外交的解决。
日本为了运输之用,已经白朝鲜撤回它的商船。它的军队已经准备好了,它希望战争。它所采取的态度是:“叛乱是由于官吏的腐化及压迫,日本曾要求朝鲜实行根本的行政改革,作为将来和平的保证,并且建议同中国为此目的联合行动。但中国政府拒绝了这一建议;日本否认对朝鲜领土有任何企图,但不管中国如何,它将实行这些改革……”它辩称:“中国模棱两可的态度,使朝鲜未能实施必要的改革,因而‘危害了’世界和平。”
这就是日本政府向外交界所作的解释。无可置疑地,这是对朝鲜内政的无理干涉。然而,它的真实动机是要迫使中国放弃对朝鲜的宗主权,并为它自己获得这项权利。
宫崎市定认为:甲午战争是中日两国为争夺朝鲜而爆发的。他说:
以争夺朝鲜为对象的日本与清政府的关系日渐恶化,两国乃开始竞争建立海军。李鸿章建议清廷创立海军,北洋舰队即是其主力军。“定远”、“镇远”俱为七千吨的铁甲船,天津条约订立后的第二年,俱来长崎示威,中国水兵与长崎人民发生斗殴事件(1886年)。日本受此刺激,举行国防献金,购买军舰,增加速率快而攻击力强的小军舰与之对抗。
还谈到朝鲜发生东学道起义、战争爆发。
当时日本议会建立不久,政府与议会常发生争吵。清政府认为日本内讧,不能因朝鲜问题发动战争。所以出兵朝鲜,平定东学党之乱,并通知日本政府。于是日本政府亦立即出兵,两国军队即在朝鲜对立起来。日本要求朝鲜改革内政,并拥立清政府所憎恶的大院君,迫使中国撤兵,于是两国军队在朝鲜开战(1894年)。日本军不久击败中国兵,占领朝鲜。同时日本海军亦击溃北洋舰队于黄海,而获得制海权。
……
李鸿章在下关与伊藤博文会见,订立下关条约,恢复和平(1895年)……李鸿章本来主张和平谈判,极力回避与日本冲突。只因受强硬派的影响,不得不走上战争的道路,卒至战败。
马伯乐也认为中日甲午战争的起因是因中日两国争夺朝鲜。他说:
日本对朝鲜半岛主张主权,其背后的政治的经济的动机是更为严重的。从政治上说。实在是因为朝鲜过于软弱不能保卫自己的独立,势必受外国控制,而日本则不能容忍朝鲜承认他国的宗主权。而不承认日本的宗主权。任何别的国家控制朝鲜将成为日本帝国永远的威胁,因为它就要控制日本海及其附近的岛屿。从经济上说,朝鲜富裕,但居民少,懒惰,又拙于开发财富,所以朝鲜可作为日本岛上稠密的人口极好的出路,也可作为日本在农业、工业和商业上大显身手的地方。
1894年,朝鲜政府同时请求日本和中国帮助平定叛乱;人们了解,在上述情况之下,日本是如何急切地接受了这个邀请。当日本部队到达朝鲜之后,叛乱已经平定了,但是日本认为情势很是严重,所以把部队开向京城去。日本声称,这是依照条约所给予的权利,而且没有一个外国公使认为应当提出抗议。
日本部队驻扎朝鲜京都的时候,日本公使在1894年6月28日向朝鲜王提出一份最后通牒。要求朝鲜今后以独立政府而非以中国的藩属国的资格行动,并答应在此场合给朝鲜政府以道义上及物质上的援助。朝鲜王对此通牒迟迟未予答复,日本人便把朝鲜王废掉,而任命了一位摄政,强制他向中国宣战,并委托日本把中国军队从朝鲜驱逐出去(1894年7月23—27日)。
日本人得到了这个委托,便把中国应朝鲜邀请而在牙山登陆的远征军打败了,因而成为朝鲜南部全部的主人。这时中国的残兵向北方的平壤逃退(1894年7月29日),华军主力就在那里。虽然法国进行了友好的干涉,虽然日本宣布了它的和平意图一把责任完全归给中国,战争状态实际上已经存在了。1894年8月1日,两帝国又正式宣战。
庄延龄在谈到甲午战争爆发原因时认为,是中日两国对朝鲜的争夺引起了甲午战争。他说:
当列强予1883年开始同朝鲜缔结条约的时候,它们发现日本在釜山有一种明确的、历史性的、悠久的既得权利,且不久对一切有关方面都明显的是,日本一心一意在朝鲜其他地区发展这些权利。当日本于1876年同“独立主权的朝鲜国”签订一项条约的时候,中国作为朝鲜的宗主国似乎束手无策。事情因美国与英国于1882年和1883年做同样的事而更趋复杂,缔结美国条约的人得享有中国所获得的一部分权利。因此中国即同它自己的藩属国缔结一个条约,随后不久它开始进行阴谋,以期把它自己的积极影响代替日本的影响。这导致各种各样的革命、暗杀、绑票及敌对行动,历时达十年之久。最后终于发生了1894—1895年的战争。在战争中,中国遭到了一次大败,并失掉了朝鲜和台湾。自从那时起直到最近,它在朝鲜的利益由英国人代为保管。
克莱德也认为,是中日两国对朝鲜的争夺引起了甲午战争。他说:
中日间关于朝鲜的国际地位的争执到了1894年已很清楚了。扼要地来说,问题是这样:(1)西方的冲击已经剥夺了中国的主要藩属国如缅甸、安南、伊犁及锡金一惟一独存的是朝鲜;(2)朝鲜似乎向西方所谓“主权独立”方面前进(这点从1876年的日本条约、1882的美国条约和1883年及以后的欧洲各国条约上可以表明);(3)但是李鸿章决心保持中国在这个半岛上的势力,以抵抗日本或俄国的企图,且以西方和儒家的方法来做,如果那是必要的话;(4)最后,因为西方列强中没有一个国家(尽管它们与朝鲜订有条约)准备维护朝鲜独立的事实和原则,这就为日本这样作开辟了一条道路。当日本执行它维护朝鲜独立的政策的时机最后来到时,它享有一种特殊有利的地位。它比较容易地予人以它的动机是善意的印象——把朝鲜从中国和俄13t手中拯救出来,且赋予这个与外界甚少交往的帝国以日本自己所享有的独立、主权及进步的前途。也许无须说,日本关于朝鲜的动机并不比任何其他列强的动机更为善意。
慕尔认为,甲午战争是因为朝鲜问题而爆发。他说:
这次战争是为了解决朝鲜是否应该被认为是中国的一个附属国抑或是一个自由国家的问题而爆发的。
他在谈到中日两国有关向西方学习情况时说:
中国像日本一样,曾采用了西方文明的某些皮毛。它曾照西方的方式建立了一支海军;并改组了它的陆军。但是,它没有使它的思想西化,也没有使它的行政制度西化。它的海军和陆军在纸上比日本的海陆军强。可是,它们完全被打败,因为它们不像日本的海、陆军,有受过使用新武器训练的人来领导它们。日本的胜利像任何欧洲列强可能做得到的一样迅速而有成效。其实,整个战争进行的适当与英法在中国早期的战役的缺乏效率相比是一个明显的对照。中国经过几个月的战役后,被迫承认朝鲜的独立,割让台湾,并把控制到北京的海路、且在战略上重要的辽东半岛交给日本。
欧洲大为震动。各国政府认识到它们必须同一个新的强国打交道。这个发现带来一个焦虑的外交时期。
卫斐列认为,中国和日本冲突的直接原因也许是朝鲜宫廷中两派的争吵,他说:
直到1894年7月,中国驻朝官员事实上是朝鲜国王幕后的掌权者。同日本竞争而导致冲突的直接原因,也许可以溯源于一种已成朝鲜经常病态的叛乱,和宫廷中两派的争权,这些牵扯到对汉城日本使馆的攻击和凶杀,争暗杀一个亲日自由党人的事件。
1977年日本每日新闻出版的《亿人の昭和史》,也认为甲午战争的起因是因为中El两国争夺朝鲜。
此乃明治政府对外的第一次战争。直接起因是清朝、日本两国均派兵入朝,因而引起冲突。……起因系两国为了争夺对朝鲜的控制权……。我方应朝鲜之请,将清军驱出朝鲜……。清军毫无斗志,因而自战争开始,日本一直居上风。
1978年出版的《日本近现代史小辞典》,也把甲午战争的起因看成是中日两国争夺朝鲜。
日本明治维新后。政府各部门展开“征韩论”之辩论,1875年与朝鲜订立了《江华条约》,承认朝鲜为独立国,否认清朝对朝鲜享有宗主权……。
1894年2月农民作乱。7月1日朝鲜请清朝派兵协助平乱,日本就派兵入朝。……两军对峙于牙山,战争于7月25日开始。
1990年日本出版的《东京国史大辞典》认为甲午战争的起因是:“日本与清朝双方争夺对朝鲜控制权”;日本“为了维护朝鲜独立而发动了战争,最后朝鲜沦为日本的殖民地。”
1992年日本出版的《新详说日本史》也把甲午战争的起因看成是中日两国争夺朝鲜:
1894年农民作乱(东学党),清军应朝鲜政府请求,派兵入朝。同时根据《天津条约》,照会日本出兵。乱平后,由于改革朝鲜内政问题,双方关系紧张。8月日本向清朝宣战……日本军队在训练、纪律及现代武器方面,都远胜于清军。
日本学者藤村道生在其所著《日清战争》中谈到甲午战争性质时认为:
日清战争是以后五十年间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的开端,直到一九四五年日本帝国主义战败为止,应把日清战争摆在日中两国间五十年战争的首次战争的位置上。
韩国学者白钟基在他所撰的《韩国近代史研究》中认为:
1894年日本派出大量军队入朝。朝鲜当局虽一再要求日本撤军,但日本置之不理,冲入皇宫,迫使闵政府下台,建立亲日傀儡政权。(令大院君上台,但最后也被迫离宫)。日本为了使朝鲜脱离清朝控制,在该国土地上发动了战争。
日本并未宣战,即开始军事行动,这纯粹是一场侵略战争……
又说:
当时日军实力远远超过清军。日军在进入朝鲜后,未经宣战即开始攻击清军。此次战役纯系侵略战争……
当时清军只有2500人,……又无援军,因而败北。
日本是有备而战。日人海军船只速度远较清军为快,专门为一场现代化战争而做出了必要准备,因而自开始即一直占上风。
德国在1968年出版的《中华帝国》一书中,在谈到甲午战争起因时认为:
由于与日本的冲突(甲午战争),清朝洋务运动的努力。毁于一旦……中日战争是为了朝鲜。自1876年起,中日双方都争夺对朝鲜行使的宗主权……。当时中国支持国王李熙(1864--1907),日本派兵支持大院君……。战争爆发是由于日本击沉一条中国租用的英国商船。该船运来了清朝军队……
德国于1970年出版的《远东近现代史》,也谈到了甲午战争的起因。书中说:1894年8月1日,日本向清朝宣战,宣称:
朝鲜是一个独立国家,已在日本协助下,进入国际大家庭……相反清朝认为朝鲜是藩属,因而继续干涉其内政,日本为了维护朝鲜及远东和平的稳定而宣战。
加利福尼亚戴维斯大学历史学教授刘广京、赖斯大学历史学副教授查德·史密斯认为:
中日战争从一开始就被日本发动的、以决心攻占北京为目标的一连串攻势所左右。结局清楚地和富于戏剧性地暴露了中国军事准备的失败和日本军事准备的有效性。
两人同时认为:
虽然据说中国人已集结了十五万到二十万名军队在直隶北部,但他们不大可能守住北京。中日战争从头到尾是一场十足的灾难。中国最有效的讨价还价筹码不是它所剩下的陆海军力量,而是一个日本狂热分子对李鸿章的伤害而使日本人感到内疚。
甲午战争是日本发动的一场蓄谋已久的大规模的侵朝侵华战争。日本侵略朝鲜,固然有把朝鲜变为殖民地的企图,但更重要的是要借侵朝之机发动侵华战争。把中日甲午战争看成是日本与中国争夺朝鲜而引起的观点无疑是错误的。至于把甲午战争看成是因为“日本击沉一条中国租用的英国商船”、“日本为了维护朝鲜及远东和平的稳定而宣战”的观点则更是错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