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日期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栏目 > 抗战文献数据平台

罗敏、周月峰:“抗战文献平台”与抗战史研究的新境

来源:《光明日报》(2018年09月20日15版) 发布时间:2018-09-20 字体: 打印
来源:《光明日报》(2018年09月20日15版)
发布时间:2018-09-20 打印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25次集体学习时,对抗日战争研究作出一系列重大指示,强调要加强资料收集和整理这一基础性工作。20166月,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现“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正式批准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图书馆及国家档案局牵头,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承担国家社科基金抗日战争研究专项工程“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建设”(以下简称“抗战文献平台”,网址:www.modernhistory.org.cn)。目前,“抗战文献平台”收录1949年以前的各类近代文献1000万页以上,包含档案、书籍、期刊、报纸、照片、音视频等多种形式,并基本保持每月100万页的速度增长。该平台对所有用户永久公益开放,浏览和下载均不收取任何费用。

 

对史料的掌握,是史学研究的根本之一。然而,史料收藏的不平衡造成了学术研究的不平衡,实际上也限制了学术的均衡、自由发展。这一局面,直到各类数据库的出现才稍有改变。20多年来,很多机构都在不同程度推进文献资料的数字化,历史文献数据库可谓目不暇接。但可惜的是,数据库多为商业运作,要价不菲,因此,经费不充足或领导不重视的高校、科研机构多不购买,师生只能望数据库兴叹。相较而言,“抗战文献平台”则完全不同,它所收藏的历史文献,仅近代报纸就有400余种,不仅囊括《申报》《时报》《大公报》《中央日报》《解放日报》《新华日报》等近代大报,也包罗各地各类小报,其数量与质量已远远超过现有任何商业数据库,甚至已超过多数省级图书馆。这些历史文献对所有研究者平等开放,极大地拉近了学者与史料的距离,使每位学者都能面对同等的材料。尤其需要指出的是,“抗战文献平台”作为史料库的意义对二、三线城市的高校师生最为明显,在选题时,不再被距离或数据库所限制,大大拓宽了选择的范围。

 

“抗战文献平台”不仅打破史料壁垒,提升了研究效率,更推动抗战研究由“实”入“虚”,从量变向质变转化。以阅读抗战时期报纸为例,如需查阅“九一八”之后的中国舆论情况,现在可以在“抗战文献平台”中同时打开《大公报》《时事新报》《新闻报》《中央日报》等几种报纸,逐日对比阅读,浏览各地各派的不同反应。这样的阅读方式在以前是无法想象的。

 

以往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民国史研究多注意相对“实”的政治、军事方面,即使涉及思想,也多侧重个别精英(领袖)或派别的思想,而对于时代潮流、社会心态则研究不多。其结果是有些历史解释不能使人信服。我们在抗战史研究上,需要进一步提倡此类自下而上的察凡庶、观流风的研究取向。而自下而上的“新史学”取向,无疑需要“自下而上”的史料。法国历史学家勒高夫曾说,心态史“可用之于研究別人置之不顾的资料,即史学研究分析中由于难以阐明其含义而置之不顾的资料”。相较而言,政治、军事或个别人物思想的材料相对集中,而时代潮流、社会心态的研究除集中的常见材料外,更需要依赖散见的诗词、民歌、小报、广告等文献。在以往,此类材料虽随处可见,却又觅之无踪。“抗战文献平台”式的数据库,让无数种类各异、常见非常见的材料汇聚,通过篇章题名及关键词检索,可以非常迅速地搜集到散见材料。阅读方式的改变、材料的汇聚、检索技术的辅助,必将推动包括时代潮流、社会心态在内的相关研究的兴起。

 

“抗战文献平台”的主要特色是“汇多库于一”,涵盖档案、图书、报纸、期刊、图片、音频、视频、舆图及研究性著作等。史料样态的革命和开放格局的形成,无疑改变了学者日常阅读与研究的方式,这样的转变最终必将促成抗战史研究的革新——由“史料学转向”促成“史学转向”。研究者依托平台的资源和技术,可以通过加强对文本流动性的分析,加深我们对于抗日战争时期政治文化和社会思想流变的理解。以毛泽东的《论持久战》为例,以往的研究多以对文本本身的考察为主。“抗战文献平台”将不同种类的文献汇聚于同一平台,加上章节目录检索,发现正如毛泽东自己所言,“持久战”并非他第一个提出来的,同时代不乏对“持久战”的讨论。但将这些讨论与《论持久战》比较即可发现,毛泽东的著作在理论深度与论述的全面性上,远胜于其他论述。不仅如此,通过检索“抗战文献平台”的红色文献专题数据库,我们可以迅速梳理出《论持久战》传播和接受的大致过程。通过检索“持久”“相持”等相关词汇,可以发现在《论持久战》发表后,各大报刊中相继出现了相关文章。1939年,《解放》刊登了彭德怀《克服目前政局主要危险坚持华北抗战》的演讲。同年,《新华南》发表恽逸群《进入相持阶段之后》一文。这些文本提示我们要注意考察各地区抗日军民对持久战思想的自觉学习和运用。研究者往往囿于材料和视野的限制,很容易忽略这些重要线索。随着“抗战文献平台”的广泛应用,将涌现出越来越多意义重大、角度新颖的课题,无疑会有助于立体动态展现中国共产党领导全民族抗战的光辉历程。

 

“抗战文献平台”不仅服务学界,更注重与普通民众的互动与交流,扩大学术的范围,为广大民众提供参与抗战文献保存与整理的平台。民间文献数量庞大、种类繁多,但受学界关注极少,保存状况也不容乐观,抢救和挖掘民间文献刻不容缓。有鉴于此,平台项目组奔赴全国各地探访,收集抗战时期歌曲、教科书,以及广西学生军等方面的材料,为保存、利用这些民间文献奠定了基础。同时,抗日战争数据平台为广大民众提供了一个了解历史、学习历史的窗口。这些历史资料真实展现出中华民族的伟大抗战精神。抗日战争数据平台正在着力开展与各地博物馆、展览馆、中小学的合作,推动爱国主义教育的形式创新和内容创新,届时“抗战文献平台”将不仅是一个历史资料的展示平台,更是一个历史研究的整合平台、历史通识的教育平台、历史文化的宣传平台。

 

(作者:罗敏,系国家社科基金抗日战争研究专项工程项目“抗日战争及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建设”课题组成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周月峰,系课题组成员、华中师范大学副教授)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版权所有 京 ICP 备 05055195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