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日期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栏目 > 青年读书会

活动报道 | 近代史研究为何需要多元视野?——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读书会第137期活动侧记

作者:马维熙 发布时间:2022-02-25 字体: 打印
作者:马维熙
发布时间:2022-02-25 打印

 

 

  2022年2月23日下午,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读书会第137期活动在中国历史研究院行成楼阅微厅举行。近代史研究所晚清史研究室主任崔志海研究员作题为“近代史研究为何需要多元视野”的学术报告。会议由经济史研究室云妍副研究员主持,所内外四十余人参加本次会议。

  讲座伊始,崔老师首先对报告主题中的“多元”一词加以阐释,表示“多元”意味着包容,因此,强调多元视野并不否定其他视野或排斥其他研究。之所以说中国近代史的研究需要(或曰更加需要)多元视野,首先在于近代中国历史较诸古代农耕社会历史更为复杂多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这一时期中国政治、经济、社会、思想和文化变化之快和之大,是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用110年的历史,走完了近代欧洲资本主义数百年的历史。二、这一时期中国政治、经济、社会、思想和文化的联动性及相互影响,是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三、近代中国在由传统向近代快速转化过程中并没有形成一种单一的社会形态和国家形态,始终充满多面性和不平衡性,社会形态和阶级关系的复杂性是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四、近代中国所经历的屈辱及在世界历史中的地位一落千丈,是中国历史上不曾有过的。五、西方国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是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六、近代中国历史同今天的中国有着更为广泛的直接联系,这也是古代中国历史无法比拟的。

  从历史研究方法论意义来说,多元视野可破除既往中国近代史各种研究范式的窠臼与束缚。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各种范式和理论,诸如革命史范式和现代化范式、“冲击-回应”范式与“中国中心观”取向、“社会-国家”范式与“市民社会”理论、跨国史研究和全球史观、后现代主义史学等,固然为研究近代中国历史提供了一种新的分析工具和新的视角,从不同方面丰富和深化了中国近代史研究,并带来历史叙事的变革,但任何一种范式都有其封闭性和局限性,都不足以反映近代中国历史全貌,并导致研究趋于模式化,选题和观点趋同。强调多元视野,就是为了吸取各家之长,克服既往各种研究范式带来的弊端,回归更全面更真实的历史。

  从历史哲学的高度来说,多元视野符合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关于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关于事物发展的对立统一规律,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相互关系和作用的理论,关于历史偶然性和必然性的观点,在在都要求我们在历史研究中不能采取片面的、静止的和孤立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而要从全面的、发展的和联系的角度看问题,也就是多元视野。

  从史学的价值和意义来说,多元视野不但可以帮助我们获取更多知识,提高我们判断和预见未来的能力,汲取更多历史智慧,避免重犯前人的错误,而且还可提高我们的人文修养,陶冶情操,丰富人生阅历,甚至通过史学的研究,使我们的人生长度超越我们的生命周期。要之,史学不止是一门职业,同时也是一项事业和一门助益人生的学问。史学是一门“无用之用”的大学问。

  交流环节,崔老师与所内外同仁就如何培养多元视野、提升历史研究能力问题展开热烈讨论。通过回顾自身三十余年的研究历程,崔老师寄语青年史学工作者,要做“天圆地方”的学者,既要做到五个统一,即学与思的统一、博与专的统一、微观与宏观的统一、“出世”与“入世”的统一、理论与史学的统一,也要具备批判精神、独立精神、求真精神,并强调批判精神必须要以独立精神和求真精神为前提,同时还要有自我批判和自我否定的精神。这一过程既是孤独、痛苦之旅,也是自我升华和快乐之旅。

  与会同仁纷纷表示,崔老师的报告内容丰富,既关乎治学,亦关乎为人,富有思想性和启发性,是一场难得的精神盛宴。本次活动历时两个小时,在热烈的学术讨论与交流氛围中圆满结束。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版权所有 京 ICP 备 05055195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