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日期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栏目 > 辛亥百年聚焦

周锡瑞:从大清帝国到一个世纪的革命

作者:周锡瑞 来源:南方周末 发布时间:2011-11-02 字体: 打印
作者:周锡瑞 来源:南方周末
发布时间:2011-11-02 打印
 
  (美国)周锡瑞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迭戈分校历史系教授
 
  1911年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年的帝制,开启了不断打破中国20世纪历史的一系列革命。辛亥革命意义非凡,因为它结束了世界历史上最长久的帝国官僚体制。1911年间对满人公开的不满团结了各阶层人士,他们成功地建立了革命同盟,“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将种族革命和政治革命合二为一。
 
  中国在鸦片战争中的失利引发了一连串军事灾难:1856-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末期,英法联军占领北京、焚毁圆明园;接着便是1884-1885年中法战争和1894-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清政府因此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开放沿海和长江流域通商港口,将其中一部分土地作为租界置于外国领事管辖之下,并允许传教士在内地传教、享有治外法权且不受中国法律的约束。
 
  清朝一方面忙于抵御西方和日本的挑战,一方面疲于应对一系列极具破坏力的内乱。其中最严重的当属由洪秀全领导的拜上帝会发动的太平天国运动。
 
  中日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转折点。日本的陆海军迅速击溃中国军队之后,形势变得明朗:中国若要生存,也必须改革。19世纪末,欧洲列强在各自的“势力范围”内获得修建铁路和采矿的特权,被很多人视为“瓜分中国”的前奏,加速了中国改革的必要性。
 
  然而,改革之路并不平坦,愈到终点愈发曲折。1898年,年轻的光绪皇帝身边一群包括康有为、梁启超在内的改革派提出了抱负远大的改革计划。但慈禧太后集结保守势力,阻碍改革。尔后官方又支持了席卷中国北方的狂热排外运动——义和团。清廷保守的满族亲贵则希望借用义和团的力量,驱逐洋人。由于清政府的介入,这场危机很快升级为中国与各国列强之间的全面战争。
 
  结果毋庸置疑是灾难性的。列强组织起八国联军,解救被围困的各国驻京使团,镇压拳民,惩戒清廷。清廷“西狩”,逃至古都西安,与列强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清廷在最后十年间进行了一系列全面的改革,称为“新政”。几年里,传统科举被废除了,代之以现代学校的新式教育体系。军事系统也得到彻底改革,每省都训练“新军”,装备以现代的制服和武器,并采用现代的操练和后勤。
 
  最关键而剧烈的变革发生在政治体制上。六部被现代意义的“部”取代,并增加了外交、交通和教育这三个极其重要的政府机构。正当新政改革开始显现进步成果之时,1908年11月,囚禁中的光绪皇帝和久居权力宝座的慈禧太后接连两天里相继死去。光绪皇帝25岁的胞弟载沣接过大权,充当其子溥仪的摄政王。毫无经验的摄政王无法领导改革的艰难历程。1907年,满族巡抚恩铭遭光复会会员徐锡麟刺杀之后,要求取消满汉分别的呼声如潮水般涌现。
 
  1911年春,清廷任命第一届内阁,取代了军机处。这是压垮清廷的最后一根稻草。由于来自皇族的成员甚多,人们将其称为“皇族内阁”。此举不仅让那些希望由皇族统治逐渐过渡到宪政制度的人大失所望,还将人们的不满不折不扣地集中在满人继续掌权之上。
 
  引燃革命之火的是一桩意外:在武汉三镇汉口租界内,革命党人接头地点的土炸弹爆炸了。爆炸发生后,几名革命党人被逮捕和枪决,当时传说所有的革命党人——甚至包括所有剪辫的士兵——都会成为逮捕的目标。于是在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先发制人,兵变占领武昌,标志着辛亥革命的全面爆发。
  最初,武昌起义不过是在武汉三镇的一场兵变,由爱国青年士兵被迫发动,但却引发了一系列具有相同模式和清晰内在逻辑的事件。在武汉,起义很快得到新军重要将领(如黎元洪)和包括湖北谘议局议长汤化龙在内的湖北立宪派精英的支持。这些民政军界的精英号召其他省的立宪人士加入到他们的事业中来。随后数星期,南方诸省和北方少数省份的督抚、谘议局长或新军军官一个接一个地宣布所在省脱离清朝独立。到1911年底,革命的各省在南京组建了临时政府,与清政府的代表谈判。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宣誓就任中华民国第一任临时总统。
 
  袁世凯是北京新的政治强人,他创建了中国规模最大、训练最有素的军队——北洋军,并一直领导政治改革,崇尚宪政政府,所以是领导新民国的一致人选。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时曾许诺,只要袁世凯支持共和,他就让位。1912年2月,袁世凯迫使年幼的溥仪皇帝退位,将民国的首都迁往北京,并成为中华民国的总统。
 
  民国的建立终结了两千年的专制统治,这一变化的影响不应被低估。满族统治结束了,人们不再留辫子,有的自愿剪下,有的让城门口的士兵给剪下;西式服装、圆顶礼帽和皮鞋流行起来;人们打招呼时是握手而不是鞠躬。孙中山坚持在1月1日宣誓就职,为的是民国能从西历的元旦开始纪年。至少就民国元年来看,对新国家未来的乐观情绪和积极投入四处可见,处处都是变革的气息。
 
  然而,乐观的气氛没有持续多久。辛亥革命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普遍的反满情绪。反满将各个革命派别和立宪派联合在一起。但当满清统治被推翻后,各派对于该如何治理中国几乎没有统一的意见。孙中山及其同仁倾向于议会制和联邦制,于是将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参加了1913年的全国选举。虽然国民党取得选举胜利,袁世凯的支持者却在上海火车站暗杀了很可能成为政府总理的国民党领袖宋教仁。不久,袁世凯将国民党驱逐出议会,并在短暂的“二次革命”中击败国民党,将民主共和变为独裁专制。
 
  袁世凯虽有一套更为全国性的现代化议程,却从未能获取足够的收入来支持这个计划。最后,他希望通过恢复君主制,以便中央政府有足够大的权力从地方政府手里抽税。虽然人们对民国失望不小,但很少有人愿意再回到帝制时代。1916年6月6日,称帝不足三个月的袁世凯郁郁而终。
 
  随后的军阀混战一直延续到1928年由孙中山改组后的国民党统一全国。这些年里,军阀政府走马灯般更换,政治动荡。同时,文化也非常活跃,其间发生了1919年的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在新文化运动中,知识分子大力倡导白话文、更大程度的个人自由、个人主义以及最占主导地位的思想“德先生与赛先生”(即民主与科学)。五四运动的起因是抗议军阀政府为获得军事贷款而将德国位于山东的租界让与日本,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签订的《凡尔赛和约》无视中国人归还山东的请求。在爱国的年轻学生和知识分子眼中,这显然是帝国主义列强和军阀合谋破坏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
 
  五四运动中的思想激荡和爱国情绪,导致改组后的国民党成为全新的民族主义革命力量。孙中山向苏联寻求军事和财政帮助,并与政治舞台上的新星——中国共产党——结盟。这些遵循列宁主义组成的新兴政党联合在一起,共同致力于打倒北洋军阀,直到1925年孙中山去世。1927年,蒋介石掌握国民党大权后残杀共产党员与左翼分子,国共联合阵线因此破裂。接下来的20年里,蒋介石和毛泽东率领各自的政党和军队展开了对中国控制权的争夺,最终以1949年共产党人胜利而告终。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版权所有 京 ICP 备 05055195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