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日期
2021年2月24日下午,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新闻史研究群举办第一次学术活动。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向芬研究员受邀到作学术报告,题目为《走出“模糊的冒险”——试论燕京大学刘豁轩的“适体新闻教育模式”》。此次活动由侯中军研究员主持,王毅助理研究员和李珊助理研究员担任与谈人,包括新闻史研究群参与者在内的十余位所内同仁参加。活动开始,侯中军研究员首先向大家介绍了新闻史研究群的成立背景及旨趣,希望大家群策群力将研究群办成一个优良的跨学科跨领域的学术平台。
进入学术报告环节,向芬首先介绍了哈钦斯所言“新闻教育是‘最模糊的教育冒险’”的背景。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教育界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泛滥,通识教育日渐式微,而新闻教育自在美国创立之初便以培养职业技能为取向,美国教育界甚至有人批评新闻教育“与大学的烹饪和服装学院相当”。时任芝加哥大学校长的哈钦斯极力提倡通识教育,他在批评大学教育的职业主义错误取向时,便将矛头直指新闻教育。
向芬介绍道,大洋彼岸对于新闻学教育的质疑与批评,很快就在中国新闻学教育领域引起关注和回响。刘豁轩撰写《新闻教育为什么不是“模糊的冒险”?》一文对哈钦斯的观点提出质疑。他一方面肯定“新闻有学”,另一方面思考大学新闻教育模式如何超越报馆学徒式的培养,如何平衡职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等问题。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燕京大学新闻学系重新制定施教方针,提出造就“领导的报人”,以期实现报纸在社会上的崇高使命,最低限度亦要造就适合于高尚职业环境的报人。
在向芬看来,刘豁轩“适体新闻教育模式”的提出既反映了中美两国新闻教育的紧密联系和互动,也代表着近代中国新闻学发展过程中对自身主体性的探索,同时又是新闻学教育应对抗战时期客观环境的产物。她提出理解“适体新闻教育模式”的两个纬度,即“国情适体”和“战时适体”。
向芬总结认为,刘豁轩执掌燕大新闻学系后所提出的“适体新闻教育模式”是在战时的特殊情境下对以往教育模式进行反思和调整的产物,燕京大学新闻学系自此进入一个全新阶段。这表明,刘豁轩敏锐地把握住了社会现实与知识系统之间微妙的互动关系,适时地推动新闻学科本土化发展。同时,也必须看到,刘豁轩的“适体教育”改革仍在一定程度上难以摆脱美式烙印。
随后,王毅从民国时期平津与上海新闻业的差异的角度探讨刘豁轩“适体新闻教育模式”的特点,并指出在1930年代国难当前、报业托拉斯化、国民党新闻舆论控制趋严的情形下,燕京大学新闻学系在办学问题上的反思似乎仍然是囿于书斋式“纸上谈兵”,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院派新闻记者话语权的弱化。李珊提出,20世纪上半叶美国新闻教育理论内部的分疏与哈钦斯的理念之间是怎样的关系,燕京大学新闻学系学生在斯诺的影响下对陕甘宁边区的关注与刘氏的主张有无关联等问题,或是这一课题可以进一步思考的方向。
最后,参与本次报告会的同仁纷纷就马克思主义思想中国化与新闻学等社会科学的转型之间的关系、新闻宣传的工具性及其在战时中国的作用、刘豁轩新闻教育改革的实际成效、刘氏本人思想信仰和身份定位、哈钦斯通识教育的理念对东亚国家大学教育的影响、“模糊的冒险”一词的意涵和翻译等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讨论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