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研究 为您搜到的结果
约有32731项符合 的查询结果, 如下是第 1-10 项(搜索用时0.0050秒)
历史学是否是科学的问题,在西方已讨论了两百多年,在中国也争论了将近一个世纪。近代,由于自然科学的迅速发展,西方史学家提出,如果采用适当的方法去研究历史,就有希望得到科学的结果。二十世纪初,中国新史学兴起。史学家们大量引进西方的史学理论,关于历史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历史学能否成为科学的问题也引起史学界的极大兴趣。有人认为历史学是一门科学,或可以成为一......
何为历史?何为历史学?这些问题是历史研究者首先要回答的。史学在中国有着悠久历史,中国古代学人对历史有着自己的认识和理解。到了近代,学者们开始有意识地探讨历史的意义。特别是在1920年代出现的新史学思潮中,一代新型学者借助西方史学理论,对“历史”一词进行重新阐释,认识到历史不仅是记录的“历史”,还包含更多的意义。对历史含义的重新界定和认识,......
史学概论的主要内容是,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构建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新形态,阐释马克思主义史学原理的新体系、新发展。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历史研究中的指导地位,决不是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个别结论当作现成的“公式”,不分时间和地点机械地套用,而是自觉地坚持马......
二十世纪中国历史学界对于历史发展是否有规律的问题进行了长期反...
历史学界的关注焦点应重回历史本体,可能疑义不多,但历史本体无所不包,人物、事件、细节,如恒河沙数,不胜其多。关注焦点应落在何处,估计分歧会不小。
在刊发于本《茶座》第20辑上的一篇文章中,杨奎松先生说,“历史驳杂繁芜,万象纷呈,容不得我辈一一考察辨析”,因为这“会把研究者有限的精力和能力消耗在无数与历史发展主线无关,因而也与今人关心的种种问题无关的琐碎......
2003年是范文澜先生诞辰110周年。范先生是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是史学领域著名的“五老”之一,在中国近代学术史上为发展马克思主义史学做出了重大贡献。
范文澜先生的学术贡献是多方面的。他早年的学术成就主要在经学和文学方面。1929年出版的范文澜著的《文心雕龙注》多次再版,该书至今仍被文学史家看作是《文心雕龙》的权威注释本。193......
于建嵘(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教授,社会问题研究中心主任)
裴宜理(Elizabeth J. Perry,美国政治学家、哈佛燕京学社社长、哈佛大学政府系亨利·罗佐夫斯基讲座教授)
这是于建嵘教授与裴宜理教授第三个公开发表的对谈。对谈的主题是红色文化与中国革命传统。访谈时间为2011年4月15日。与此次访谈对应的国内背景是,红色文化重新在很多地区以各种方式复苏......
2006年2月21日上午,近代史所政治史研究室和科研处联合举办了“历史学:科学与人文的对话”学术论坛,对于历史学的学科性质及其功能与价值,以及相关研究理论与方法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本版选登了其中的几篇发言稿,以飨读者。
坚持历史学的科学性
近代史所 刘俐娜
科学是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的客观规律的分科的知识体系。对于中国的近现代史学家来说,历史......
近代史研究所社会史研究中心简介
(2019年5月修订)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社会史研究中心”成立于2005年8月。自2005年8月至2013年8月,以近代史研究所文化史研究室和经济史研究室为依托,2013年8月进行改组,以社会史研究室为依托。本中心是一个面向国内外学术界,开展有关中国近代社会史学术研究活动、进行海内外学术交流的非实体学术组织。本中心的主要研究方向是中......
2005年11月,近代史研究所召开了“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中心成立暨近代社会史学科建设研讨会”, 会上宣布,经过两年多的筹备,近代史所社会史研究中心正式成立。 会议有近代史所研究人员约30人参加。会上宣布了《社会史研究中心章程》及人员组成,由近代史所副所长虞和平任理事长,文化室主任李长莉任中心主任,聘请中国史学会会长李文海、龚书铎、章开沅及所内资深专家为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