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检索
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为您搜到的结果 约有24802项符合 的查询结果, 如下是第 1-10 项(搜索用时0.104秒)



内容摘要:
中国农民作为一个古老的乡村主体,有哪些独具的人文性格?这是乡村人类学所特别关注的。从乡村人类学的新视野出发,中国农民具有男耕女织、勤劳节俭、一盘散沙、多神崇拜的人文性格。

    


    
    
      关键词:乡村人类学;中国农民;人文性格;男耕女织;勤劳节俭;一盘散沙;多神崇拜;
      
      
    
       
    
 ......



内容摘要:
明代的卫所文化成为明初百余年间稳定西南民族地区政治局势,促进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提高社会生产力,推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力量;卫所文化丰富了当地的文化构成,拉开了明初百余年间西南民族文化变迁的序幕;促进了汉文化在西南民族地区的广泛传播;导致了西南民族地区古代城镇雏形的形成,为其后封建城镇的大规模兴建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



内容摘要:
上伍堡平地瑶聚居在南岭走廊湘粤桂交界处的丘陵谷地间,至今已有600多年族群史。在长期与自然与社会的抗争中,平地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社会治理智慧,主要体现在社会治理主体二元;治理内容多元复杂;治理原则灵活。平地瑶的社会治理智慧对当下的基层社会治理仍旧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平地瑶;传统文化;社会治理......



内容摘要:
贵州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民族医疗文化,他们不仅使用药物治疗,而且也相信宗教仪式能够驱鬼除病。自晚清以来,西方传教士开始在贵州进行医疗传教,至民国前期贵州已有多处传教士创办的医疗机构。传教士的活动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疾病观念和就医选择,但并未能从根本上触动贵州传统的医疗方式。少数民族治病疗伤的方法是民族宗教文化的反......



内容摘要:
休闲,不仅是现代人崇尚的时风,也是各民族源远流长的一种传统文化。就我国藏区而言,各地也不乏多种风格和形态的休闲传统风俗。每当此时,藏族同胞们就会在平时的忙碌中停歇下来,到大自然中去享受阳光、河流、清新的空气和山川美景带来的惬意。

    


    
    
      关键词:节俗;藏地;传统文化;传统风俗;
      
      
......



内容摘要:
西汉武帝时被汉军迁至东北五郡塞外的乌桓部落,成为汉朝在东北边疆建构朝贡制度初期的首批成员。西汉末以来的二百年间,大批乌桓人不断迁入北方缘边诸郡,汉朝仍以朝贡制度统辖边郡内聚族而居的乌桓人。曹魏前期频繁的战争促使统治者对东部郡县内鸟桓人的统辖方式发生变化,随着世兵制确立和推行,乌桓人渐由朝贡部落向编户齐民转变,到南北朝时期东部乌桓完成了与北......



内容摘要:
萨比教,是中世纪穆斯林学者对亚伯拉罕传统之外的具有一定的一神论倾向的异教的称呼。其实质是产生于古代晚期的异教一神教的阿拉伯变种。生活于阿拉伯世界的犹太哲学家迈蒙尼德运用当时流行的萨比文献,建构起一套完整的萨比叙事,以此为亚伯拉罕一神教的诞生和摩西立法的缘由提供历史背景的解释。在评述萨比教神话、教义与仪式的过程中,迈蒙尼德发掘出萨比教潜在......



内容摘要:
目前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受到国家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各高校建立了"奖、贷、助、补、免"为主的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但未能考虑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的特殊情况,仍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群体的资助问题。通过对当前少数民族学生资助现状分析和现行少数民族学生资助体系的论析,从区域等级化、资助形式、思想教育和辅导员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优化少数民族贫困学生资......



内容摘要:
生育文化是人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通过对青海乐都县中坝藏族乡的实地调查,阐释少数民族社区发展与生育文化的嬗变

    


    
    
      关键词:社区发展;生育文化;中坝藏族乡;嬗变;
      
      
    
       
    
     作者:张秀花(著)(青海省人口宣教中心)
    
    
    
    
    
        
    ......



内容摘要:
广义的民族权利属于集体人权之一种,同时也成为古典与现代人权分野的重要标志之一。在人权由一元至多元、区域至普遍、绝对到相对的演变过程中,民族权利视角可以成为理解这种现代演变的重要切入点。现代西方政治思想家在对人权观念进行反思的过程中提出了"第三代人权"的观点,并围绕代际人权论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以民族权利视角介入这场讨论,不仅可以扩充对民族权......
首页  上一页  2072 2073 2074 2075 2076 2077 2078 2079 2080 2081  下一页  尾页 

跳转到:

前  往
电话:010-84758788  E-mail:zgshkxw_cssn@163.com  京ICP备110138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