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研究检索
近代中国研究 为您搜到的结果 约有32731项符合 的查询结果, 如下是第 1-10 项(搜索用时0.014秒)
项目负责人:李长莉
实施时间:2013.2-2015.12
 
  (一)研究内容
  本项目下设“社会文化史新兴学科总结与反省”、“近代社会文化研究”两个子模块。
  1、社会文化史新兴学科总结与反省
  这一子模块旨在对30年来新兴的社会史研究,以及近20多年来新兴起的“社会文化史”交叉学科的发展历程进行总结、评述与反省,以使这一学科得到阶段性清理,阐述学科发展的局限与......
项目负责人:刘萍
实施时间:2015.1-2018.12
 
  (一)研究目标
  由于战争罪行委员会研究是一个较为宏大的课题,本项目拟分为两个研究周期,以2015至2018年为第一个研究周期,对于联合国战罪委员会的发展历史进行认真梳理,对该会为东京审判所作的一系列法律准备进行初步探讨,重点探讨国民政府与战罪委员会之间的互动,以期厘清战犯审判的起源及发展过程,以及国民政府的......
项目负责人:黄道炫研究员,革命史研究室副主任
 
实施时间:2014.1-2016.12
 
(一)研究内容及目标
 
本研究以抗战时期的中共为研究对象,着重研究在日本侵华时期,中共是如何坚持敌后战场抗战,及在对日的艰苦抗战中逐渐获得生存、发展的。研究计划从三个层面展开:首先希望了解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大格局中的位置,了解日本如何发动战争,其战争目标为何,这种战争目标如何受......
项目负责人:葛夫平研究员,所刊编辑部主任
 
实施时间:2014.1-2018.12
 
(一)研究目标
 
该项目的总体目标是在多年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五年创造性的研究,在充分利用中、法文档案和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重点揭示晚清中华帝国在传教、边疆和中外战争中与法国之间的角逐和较量,撰写一部代表国内外研究晚清中法关系的高水平学术专著,以弥补既往研究之不足,并为今日中国处理宗教......

书名:晚清中国道路:多元博弈下的抉择
The Path of China in Late Qing: the Resolution under Multiple Players' Game
图书作者:肜新春 著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年10月
 
内容简介
 
l9世纪下半叶,在内忧外患双重矛盾的交织下,中华民族面临着发展道路的重新选择。“中国向何处去”、“走什么样的道路”,各个阶层、各个团体纷纷亮出自己的济世良方,......
项目负责人:邹小站
实施时间:2014.1-2016.12
 
  (一)研究内容
  本研究主要关注的问题是:
  第一,探讨此期思想语汇与思想权势的变化。此期的思想表述经历了从传统思想话语到近代思想话语的变化,诸多近代概念如民族主义、革命、宪政、自由、权利、民权主义、国权主义、世界主义等等,逐渐建立起来,思想权势也逐步从中国古代经典向日本、欧美文献转变。本项目拟对......
项目负责人:赵晓阳
实施时间:2014.1-2017.12
 
  (一)研究目标
  有关中国基督宗教与经济活动的关系研究,是以往基督教史研究中相对薄弱的领域。大陆学者更多关注基督宗教与中国“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而忽略了对“经济基础”影响的研究,以及这些活动对整个社会的近代转型的影响和作用。从基督宗教本身的发展史上看,从基督宗教在整个社会历史的发展历程来看,基督宗......
史实表明,甲午战争之前的湖南,在郭嵩焘等人的引导下,绅民之间已有“讲求洋务”的思潮。但就城市社会意识形态的总体而言,尚不能称得上开放。因为,除了要求兴办小轮,表明部分绅民已认同了“部分洋务”外,湖南绅民毕竟未作出其它开放之举。对外界而言,以往湖南的“守旧”印象,依然未能泯除。在这里,我们引用一下恩格斯的历史“合力”理论,或许有助于说明问题。恩格斯曾......
    “分”、“别”等观念,是原始社会后期人类在生产活动中逐渐产生的,是随着社会分工的出现而自然产生的重要观念。按照许慎《说文解字》解释,“分,别也。从八刀。”分,指分别。而“八”的原义,指“别”。[1]这是中国古代对“分”之理解。在“学在官府”、“学术专守”的殷周时代,中国已经出现了明确的学术分工与学科分类。作为“古代道术之总汇”的六艺(《诗》、《书》......
在世界近代史上,当一些落后地区受到外来文化的强大影响或宰制时,往往引发民族意识的觉醒并由此导致民族文化思潮的激荡,这是为数颇多近代化民族国家形成过程中的常见现象。在中国,中体西用论的产生,乃是洋务派开明人士及早期维新派人士在自强的目的下,欲援引西学又不欲有背传统夷夏观的两难抉择中,既要对顽固派的抨击做出解释,又要使自己对传统文化的信念保持平衡,所做......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 

跳转到:

前  往
电话:010-84758788  E-mail:zgshkxw_cssn@163.com  京ICP备110138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