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日期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栏目 > 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

石国亮:五四精神与新时代中国青年的责任担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来源:中国青年社会科学微信公众号 发布时间:2019-05-22 字体: 打印
来源:中国青年社会科学微信公众号
发布时间:2019-05-22 打印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站在历史、时代和全局的高度,深刻揭示了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明确提出了新时代发展五四精神的重要要求,深情寄语新时代中国青年,强调投入极大精力做好青年工作,是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的纲领性文献。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运动,是我国近现代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对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产生了深远影响。百年五四历久弥新,在于五四运动创造了伟大的五四精神,在于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不断给五四精神注入新的时代内涵。五四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神,实质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这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与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的主题和方向、与新时代中国青年的使命是完全一致的。五四精神的时代价值直接体现在青年群体的身上,五四精神为五四后的中国青年一代又一代地传递着。当代青年要肩负起新时代的使命职责,必须树立远大理想、热爱伟大祖国、担当时代责任、勇于砥砺奋斗、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始终把青年工作作为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青年工作的战略地位决定了做好青年工作需要全党全社会共同努力,其中共青团在做好新时代青年工作中责任重大。

 

关键词:五四精神;新时代中国青年;责任担当

 

2019年是五四运动爆发100周年,也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对五四运动的纪念,内容和形式有很多,最重要的就是结合新时代特点继续发扬五四精神。这是因为,五四运动作为一段历史虽已远去,但是这段历史留下的精神财富让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从中汲取前进的力量。正因如此,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强对五四运动和五四精神的研究,激励广大青年为民族复兴不懈奋斗。1]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发扬五四精神,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特别是新时代中国青年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2]本文根据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五四运动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对新时代中国青年为什么要发扬五四精神以及如何发扬五四精神进行探讨。

 

 

今天我们强调要继续发扬伟大的五四精神,关键在于创造这个伟大精神的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运动。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坚持大历史观,把五四运动放到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史、中国人民近代以来一百七十多年斗争史、中国共产党九十多年奋斗史中来认识和把握,高度评价了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深刻揭示了五四运动对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深远影响。

 

人们对五四运动通常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狭义的五四运动,是指19195月,以巴黎和会中的山东问题为导火索的五四爱国运动。广义的五四运动,是指从1915年《新青年》杂志创刊开始的新文化运动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建立前夕这么一段历史。通常大家讲五四运动,指的是广义上的概念。3]如此,我们不难理解作为伟大爱国革命运动伟大思想启蒙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的五四运动。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五四运动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个重大事件4],并用三个伟大概括了五四运动的性质和历史意义:五四运动,爆发于民族危难之际,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是一场中国人民为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伟大社会革命运动,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思想启蒙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以磅礴之力鼓动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实现民族复兴的志向和信心。”[5]这个概括首次明确提出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社会革命运动,进一步深化了对五四运动性质和历史意义的认识。

 

五四运动的重大历史作用之一就是“在思想上和干部上准备了一九二一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6]。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件,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一九二一年,中国建立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工人阶级的政党——中国共产党。从此,中国就开辟了革命的新局面,中国革命成为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革命,即新民主主义革命。7]这是一个新的起点。社会主义新中国正是从这时开始,经过全国人民的奋斗,一步一步建立起来的。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又经过70年的奋斗,经过建设和改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五四运动以来我国发生的三大历史性事件,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8]在这里,习近平总书记把三大里程碑与五四运动联系起来,揭示了五四运动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起点。三大历史性事件三大里程碑,贯穿其中的一条鲜明主线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五四运动之所以能对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产生深远影响,就在于这场伟大运动以全民族的力量高举起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以全民族的行动激发了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伟大觉醒”和“以全民族的搏击培育了永久奋斗的伟大传统”[9]。

 

 

正是由于对五四运动有广义和狭义的理解,因此自五四运动以后,人们对五四精神有不同的解读。更重要的是,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又给五四精神注入新的时代内涵。诚如五四先驱李大钊所说:“我盼望中国学生界,把这种精神光大起来,以人类自由的精神扑灭一切强权,使正义、人道,一天比一天地昌明于全世界,不要把他看狭小了,把他仅仅看做一个狭义的爱国运动的纪念日。我更盼望从今以后,每年在这一天举行纪念的时候,都加上些新意义。”[10]这是五四精神历久弥新的奥妙所在,也是我们今天继续发扬五四精神的根本所在。

 

的确,对五四精神的认识有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早在19195月,北京大学学生罗家伦在《五四运动精神》一文中就指出,五四运动是中国学生的创举,也是中国人民的创举。五四精神有三种,即学生牺牲的精神、社会裁判的精神和民族自决的精神,这三种精神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存亡。李大钊主张,五四精神是爱国直接行动人类自由11]。可见,他把爱国作为五四精神中最重要的精神之一。陈独秀则认为,五四运动重要的精神就是(一)直接行动;(二)牺牲精神12]。随着时代的发展,五四精神不断被赋予新的含义和内容。194228日,毛泽东在延安干部会议上的讲演中指出:五四运动的发展,分成了两个潮流。一部分人继承了五四运动的科学和民主的精神,并在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加以改造,这就是共产党人和若干党外马克思主义者所做的工作。另一部分人则走到资产阶级的道路上去,是形式主义向右的发展。13]在这里,毛泽东将五四精神归结为民主与科学精神。1984年,习仲勋在五四运动六十五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把五四精神概括为创造精神[14]。世纪之交,胡锦涛强调:五四运动树立了一座推动中国历史进步的丰碑。五四运动也孕育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伟大精神。”并指出:“在当时,爱国,首先是争取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反对帝国主义的奴役和封建军阀政府的卖国行径;进步,首先是反对阻碍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一切腐朽没落的东西,推动中国社会向前发展;民主,首先是推翻专制独裁的旧制度,实现最广大人民的解放和民主、自由;科学,首先是探索指导中国人民根本改变受奴役、受压迫地位的科学真理和发展道路。”[15]爱国、进步、民主、科学贯穿于五四运动的全过程,是五四精神之所系。

 

五四精神的深层内核是将中国从黑暗引向光明的爱国之情,民主和科学则是在探索救国之方中找到的有效武器。199854日,江泽民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五四运动的精神,最根本的就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16]胡锦涛在纪念五四运动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也指出:五四精神的核心,是伟大的爱国主义。17200952日,胡锦涛在同中国农业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进一步指出,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是五四精神的核心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进一步强调:“五四运动,孕育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五四精神,其核心是爱国主义精神。”[18]从这些论述可以看出爱国主义精神在五四精神中的份量。在五四运动90周年前夕,《人民论坛》杂志联合有关单位和专家,以五四精神如何在当代青年中传承与深化为主题进行了一次专题调研。结果显示:在对五四精神的理解上,有402%的受访者选择爱国主义,认为这是五四精神中首先需要传承的精神遗产[19]。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对全国31个省、区、市12420人进行的一项有关五四的调查显示:何为五四不朽的精神?有745%的人首选爱国20]。

 

五四精神既是五四运动的精神力量,又是五四运动革命斗争实践的产物。五四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是抵御外侮、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强大精神支柱,是激励全体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的宝贵精神财富,具有重大的历史作用。五四精神对后来历史的发展和青年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共产党是五四精神的忠诚实践者。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创新的历史,而其源头就在五四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中,许多都是五四运动的参加者,是当时的青年知识分子,他们在创建中国共产党和初期建设中国共产党的过程中,继承了五四精神,使五四精神逐渐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

 

 

“青年是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21]时代的责任首先赋予青年,时代的光荣首先属于青年。五四精神的时代价值,直接体现在青年群体的身上。五四精神犹如一个接力棒,为五四后的中国青年一代又一代地传递着。一百年来,五四青年的爱国主义精神生生不息,并被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以民族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前仆后继、艰苦奋斗,奋勇争先、开拓进取,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中谱写了壮丽的青春诗篇。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五四运动以来的100年,是中国青年一代又一代接续奋斗、凯歌前行的100年,是中国青年用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中国、青春之民族的100年。22

 

当代青年与五四青年所处的环境虽有着本质的不同,但两者都处于一个社会正发生急剧变革的年代。100年过去了,五四青年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已经完成,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业还需当代青年努力奋斗。党的十九大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奋斗目标。今天的中国,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深知,尽管成就辉煌,但前方还有一座座山峰需要翻越,还有一个个险滩等待跋涉。23]行百里者半九十。越是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越是在这关键的时刻,就越要动员广大青年为之奋斗。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的实现过程,恰好是当代青年奋斗的过程。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指出:“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的主题,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的方向,新时代中国青年的使命,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人民一道,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今天,新时代中国青年处在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既面临着难得的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也面临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使命。”[24]从两个黄金周期来看,未来三十多年,是国家和个体的两个生命周期同频共振的时代。从国家发展的生命周期来看,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正在进入强起来的黄金时代;从人的生命周期来看,当今青年的人生黄金时期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高度吻合,是这一历史进程的见证者,更是参与者和创造者”[25]。这就意味着,自近代以来中国人实现民族复兴的夙愿,将在新时代中国青年手中实现。

 

伟大的使命需要伟大的精神,五四精神正是这样一种伟大的精神。著名党史专家金冲及谈到:“五四运动决不是凭空发生的,也不是单靠少数先进分子的主观意愿和决心就能够发动起来的。它是历史大趋势的产物,是中华民族爱国救亡怒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续和发展。说到底,人们被那时祖国苦难境遇激发出来的满腔悲愤,对创造合理的新社会的强烈追求,是五四运动能够发生的内在动力。生活在今天的年轻人也许很难想象,当时的中国正处在何等深重的苦难中;也许很难体会到,那一代中国人在几乎看不到一点光明前景的艰难岁月里,是怎样为祖国的悲惨命运承受着巨大的痛苦煎熬。”[26]正因如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北京大学师生座谈讲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指出:我想讲这个问题,是从弘扬五四精神联想到的。五四精神体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近代以来追求的先进价值观。爱国、进步、民主、科学,都是我们今天依然应该坚守和践行的核心价值,不仅广大青年要坚守和践行,全社会都要坚守和践行。27]这就清楚地表明,五四运动虽然跟青年密切相关,彰显了青年和青春的主基调,但不仅限于此,它与国家的前途命运和民族复兴的道路牢牢地联系在一起。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所说:五四运动,以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追求救国强国真理的进步性、各族各界群众积极参与的广泛性,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28

 

需要指出的是,青年与青春这两个词的含义还是有一定区别的。尽管学术界对青年的概念和本质特征有着不尽相同的认识,但有一个共识就是青年首先属于生理年龄。对于新时代中国青年来说,在民族复兴的关键时刻,就是要做关键时刻堪当时代大任的人。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把青春等同于青年,认为只有青年才有青春。从严格意义上讲,这个看法是不完全准确的。尽管说起青春,人们一下子联想到的是青年,但是青春又不仅仅属于生理年龄的青年。事实上,不管一个人年纪多大,只要你站在新时代奋斗者的行列,都可以让自己的青春永驻,为民族复兴担当起新时代的责任和使命。

 

 

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使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青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际遇和机缘,每一个青年都要在新时代的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新时代中国青年要继续发扬五四精神,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不辜负党的期望、人民期待、民族重托,不辜负我们这个伟大时代。”[29]中国青年要肩负起新时代的使命职责,自身必须政治过硬、本领高强。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寄语新时代中国青年,明确提出树立远大理想、热爱伟大祖国、担当时代责任、勇于砥砺奋斗、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6点希望。这6点希望,进一步细化和丰富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对青年的要求,为青年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提供了方向指引。

 

6点希望中,总书记将树立远大理想信念摆在第一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用补足精神之、解决好思想的总开关、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等语言,生动形象地说明了青年树立理想信念的重要性。青年树立远大理想之所以如此重要,就在于它不仅关系青年自身的发展,而且关乎国家未来。但是,青年树立远大的理想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人的理想信念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自然变得更加坚定。相反,有的时候受到外部环境特别是物质利益等方面的诱惑,呈现减弱甚至丧失的情形。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就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到人民群众中去,到新时代新天地中去,让理想信念在创业奋斗中升华,让青春在创新创造中闪光”[30]

 

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形成的对祖国的“一种极其深厚的感情”[31]。爱国也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一个人不爱国,甚至欺骗祖国、背叛祖国,那在自己的国家、在世界上都是很丢脸的,也是没有立足之地的。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爱国是本分,也是职责,是心之所系、情之所归。对新时代中国青年来说,热爱祖国是立身之本、成才之基。32]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新时代中国青年热爱伟大祖国,就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听党话、跟党走,胸怀忧国忧民之心、爱国爱民之情,不断奉献祖国、奉献人民,以一生的真情投入、一辈子的顽强奋斗来体现爱国主义情怀,让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始终在心中高高飘扬”[33]

 

年轻人的事业总是与担当联系在一起。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迫切需要迎难而上、挺身而出的担当精神。”[34]青年要把远大理想变成现实,既要练就真本领,更要有自强不息的担当精神。尽管现在的80后、90后、00后是能够担当大任的一代,但是社会上还是对他们有一些看法,应当引起我们青年的注意。新时代呼唤青年一往无前的担当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寄语广大青年:要保持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不懂就学,不会就练,没有条件就努力创造条件。‘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对想做爱做的事要敢试敢为,努力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把理想变为现实。要敢于做先锋,而不做过客、当看客,让创新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让创业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让青春年华在为国家、为人民的奉献中焕发出绚丽光彩。”[35]新时代中国青年担当时代责任,就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珍惜这个时代、担负时代使命,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让青春在新时代改革开放的广阔天地中绽放,让人生在实现中国梦的奋进追逐中展现出勇敢奔跑的英姿,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36]。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点赞的嫦娥团队、神舟团队、北斗团队,没有哪一个不是艰苦奋斗的青年英杰。奋斗是一个长期而持续努力的过程,奋斗精神是青春的底色。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青年时代,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青年时期多经历一点摔打、挫折、考验,有利于走好一生的路。37]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勇于砥砺奋斗,就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毫不畏惧面对一切艰难险阻,在劈波斩浪中开拓前进,在披荆斩棘中开辟天地,在攻坚克难中创造业绩,用青春和汗水创造出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奇迹”[38]。

 

事业靠本领成就。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进一步普及,拥有高学历的青年越来越多。学历是靠勤奋学习获得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表明一个人受教育的程度,但有学历并不意味着就有能力和本领。一个即使拥有较高学历的人,如果停滞不前,也会落伍。“当今时代,知识更新不断加快,社会分工日益细化,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这既为青年施展才华、竞展风采提供了广阔舞台,也对青年能力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不论是成就自己的人生理想,还是担当时代的神圣使命,青年都要珍惜韶华、不负青春,努力学习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内在素质,锤炼过硬本领,使自己的思维视野、思想观念、认识水平跟上越来越快的时代发展。”[39]新时代中国青年要练就过硬本领,就要增强学习紧迫感,如饥似渴、孜孜不倦学习,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努力提高人文素养,在学习中增长知识、锤炼品格,在工作中增长才干、练就本领,以真才实学服务人民,以创新创造贡献国家”[40]

 

育人与育才,第一位的是育人。这是因为,要成才先要成人。立德为先,修身为本,是青年成长的基本规律。青年只有把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积极的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不断修身立德,打牢道德根基,才能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更正、走得更远。新时代中国青年要锤炼品德修为,就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善于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汲取道德滋养,从英雄人物和时代楷模的身上感受道德风范,从自身内省中提升道德修为,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想,追求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品位的人生,让清风正气、蓬勃朝气遍布全社会”[41]

 

 

一个有远见的政党,必然高度关注做好青年工作。我们党就是这样一个有远见的政党。“用极大力量做好青年工作”[42],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总结五四运动以来的历史经验、着眼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一项战略任务。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始终把青年工作作为党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代际传承的规律决定了我们党要源源不断获得新鲜血液,就必须重视做好青年工作。党的历史表明,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大多数都是在青年时代就满怀信仰和豪情加入了党组织,并为党和人民奋斗终身。党的队伍中始终活跃着怀抱崇高理想、充满奋斗精神的青年人,这是我们党历经百年风雨而始终充满生机活力的一个重要原因。”[43]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推进青年工作,出台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青年发展规划,制定一系列促进青年发展的利好政策,亲自部署共青团改革,推动共青团和青年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广大青年的获得感不断增强。就连《中央团校改革方案》也是由中央深改组讨论通过。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大党,但更是一个有着远大抱负的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只有用极大力量做好青年工作,才能使五四精神继续发扬光大,始终赢得广大青年的信任,从而确保党的事业薪火相传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青年工作的战略地位,决定了做好青年工作需要全党全社会共同努力。“但是在传统认识中,人们往往把青年发展归为相关部门特别是共青团系统的事情。这是片面的认识。”[44]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坚持问题导向,提出了从国家层面促进青年发展的重要举措和组织实施的相关保障,形成了以部际联席会议机制为主要内容的支持青年发展的国家机制。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强调,把青年一代培养造就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战略任务,是全党的共同政治责任”,各级党委和政府、各级领导干部以及全社会都要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45],为做好新时代青年工作指明了方向。

 

首先,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揭示的是做好青年工作必须尊重青年成长的规律。不论是青年的生理特点还是本质特点,都决定了青年成长有其自身规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当代青年思想活跃、思维敏捷,观念新颖、兴趣广泛,探索未知劲头足,接受新生事物快,主体意识、参与意识强,对实现人生发展有着强烈渴望。这种青春天性赋予青年活力、激情、想象力和创造力,应该充分肯定。同时,青年人阅历不广,容易从自身角度、从理想状态的角度来认识和理解世界,难免给他们带来局限性。”[46]对各级领导干部来说,就是尊重这个规律,把功夫下在日常、做在平常,主动走近青年、倾听青年,鼓励青年说出真实的想法,采取宽容的态度对待青年的意见和建议,成为青年愿意讲真话、交真心、诉真情的知心朋友。只有这样,才能了解青年的思想动态、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生活方式,才能为做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提供前提。

 

其次,做青年工作的热心人,揭示的是做好青年工作必须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基本原则。发展是青年的本质。当代青年的最大需求就是发展。最缺少的是发展的机会。尽管现在物质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了,但是青年的压力却比以往更大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当代青年遇到了很多我们过去从未遇到过的困难。压力是青年成长的动力,而在青年成长的关键处、要紧时拉一把、帮一下,则可能是青年顶过压力、发展成才的重要支点。”[47]这就要求我们真情关心青年、关爱青年,增强青年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既要关注青年的所思所想所盼,又要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尽全力帮助青年解决好他们在学习、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烦心事,解决他们发展的后顾之忧。这样,不仅有助于提高“青年朋友的知心人”的知心度,又有助于从源头上减少青年思想问题的产生。

 

最后,做青年群众的引路人,揭示的是做好青年工作必须坚持尊重规律与教育引领相统一的方法。青年发展的过程并不总是一帆风顺,也有逆境。思想问题的产生,总能在实际问题中找到根源。反过来说就是,青年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总是会影响他们的思想。这就要求我们悉心教育青年、引导青年。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那样:“当青年思想认识陷入困惑彷徨、人生抉择处于十字路口时要鼓励他们振奋精神、勇往直前,当青年在工作上取得进步时要给予他们热情鼓励,当青年在事业上遇到困难时要帮助他们重拾信心,当青年犯了错误、做了错事时要及时指出并帮助他们纠正,对一些青年思想上的一时冲动或偏激要多教育引导,能包容要包容,多给他们一点提高自我认识的时间和空间,不要过于苛责。”[48]这段话表明,青年在发展过程中不论处于什么样的境地,都有一个思想教育引领的问题,只不过具体的方法不同而已。对青年关心厚爱并不能放弃严格要求,尊重青年成长规律更不能放弃教育引领,必须坚持二者相统一。不论是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还是做青年工作的热心人,其目的都是为了推动青年脚踏实地走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广阔舞台。而这也正是做好青年群众的引路人的价值所在。

 

“党有号召、团有行动”,是共青团的优良传统。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作为党的青年工作的重要力量,在做好新时代青年工作中责任重大。“共青团要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群团发展道路,不断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坚持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把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作为政治责任,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工作主线,认真履行引领凝聚青年、组织动员青年、联系服务青年的职责,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增强对青年的凝聚力、组织力、号召力,团结带领新时代中国青年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不断开拓创新、奋发有为。”[49]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对共青团紧跟时代提出的一系列新要求,必须贯彻落实到团的改革和各项工作中去。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强对五四运动和五四精神的研究激励广大青年为民族复兴不懈奋斗》,载《人民日报》,2019421日。

 

2][4][5][9][18][22][24][28][29][30][32][33][34][36][38][39][40][41][42][43][45][46][47][48][49]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9430日),载《人民日报》,201951日。

 

3]金冲及:《从辛亥革命到中国共产党的建立》,载《党的文献》,2011年第4期。

 

6]《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00页。

 

7]《刘少奇选集》(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36-137页。

 

8]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81218日),载《人民日报》,20181219日。

 

10]《李大钊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92页。

 

11]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五四运动回忆录》(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216-217页。

 

12]陈独秀:《陈独秀最近之演说》,载《时报》,1920422日。

 

13]《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32页。

 

14]习仲勋:《发扬五四光荣传统做最富有创造精神的新一代——在五四运动六十五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载《人民日报》,198454日。

 

15][17]胡锦涛:《发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努力奋斗——在五四运动八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载《人民日报》,199955日。

 

16]《江泽民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23页。

 

19]《五四运动90周年之际,〈人民论坛〉杂志调研表明——当代大学生,爱国情怀浓厚》,载《人民日报》,200954日。

 

20]黄冲王聪聪:《五四运动什么最感动你594%公众首推青年爱国情怀》,载《中国青年报》,200955日。

 

21][35][3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45448页。

 

23]习近平:《齐心开创共建一带一路美好未来——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2019426日),载《人民日报》,2019427日。

 

25]张国:《强国一代有我在——一位学者与一位十九大代表的对话》,载《中国青年报》,20171227日。

 

26]金冲及:《五四运动:伟大的历史转折点》,载《人民日报》,200954日。

 

27]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201454日),载《人民日报》,201455日。

 

31]《列宁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79-580页。

 

44]石国亮:《我们为什么要面向青年出台专门的规划”——青年是不是弱势群体谈起》,载《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7年第4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版权所有 京 ICP 备 05055195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