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日期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本所概况 > 组织机构 > 革命史研究室

革命史研究室

字体: 打印


一、机构沿革

革命是近代中国的时代主题之一,革命史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组成部分。革命史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历史,也涵括1840年以来反帝反封建的诸多革命运动。中国革命史研究,是近代史研究所组建以来最主要的工作之一。19505月近代史研究所成立后,革命史研究即为核心任务,195110月成立革命史组,重点研究工人、农民、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和革命统一战线等。1954年成立现代史组,从事革命史及相关问题研究。19603月设立近代史第二组,主要从事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历史研究。文革期间,近代史研究所各项工作受到严重影响,文革结束后,各项工作逐渐恢复。19789月,近代史研究所成立中国革命史研究室筹备组,同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中国现代史研究室,计划承担《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等的撰写任务。19813月现代史研究室筹备组成立,原革命史研究室筹备组撤销,不久,现代史研究室正式成立,20世纪90年代中期改名为革命史研究室。目前,革命史研究室共有在职研究人员5人,其中研究员1人,副研究员2人,助理研究员2人,均拥有博士学历。

二、创建以来的主要成就

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唯一专门从事中共党史、革命史研究的学术机构,经过几代学者的共同努力,革命史研究室已在诸多领域取得了重要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新民主主义革命史综合研究方面,多达12卷、共计600多万字的大型系列性学术著作《中国新民主革命通史》,全面、系统、客观地论述了1919年至1949年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全过程,是本学科最重要的代表作。《简明中国新民主革命通史》《当代中国革命史研究》《中国革命史纲要》《中华百年屈辱史》《20世纪中国史纲》《共和与专制的较量》《民族存亡的搏斗》《20世纪中国大事典》《中国20世纪通鉴》以及大型工具书《中国全鉴(1900-1949)》等,也都代表了本室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研究方面的成绩。

中国共产党领袖人物研究,始终是革命史研究的重点。革命史筹备组成立时,主要进行周恩来、朱德、董必武、陈毅、贺龙五位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年谱的编写,该项工作实际上为文革后的中国革命史研究,摸索和开辟了学术道路。此后,在许多革命领袖人物研究中,革命史研究室都取得了重要成果,如《瞿秋白传》《陈独秀与瞿秋白》《陈独秀年谱》《陈独秀全传》《毛泽东与中共早期领导人》等,都以突破传统、大胆求真和新颖的学术观点,起到了开创性的作用。《贺龙年谱》《伟大的长征》《陈毅年谱》《陈毅早年文稿》等,也为革命领袖人物研究提供了重要史料。

将中共党史放在国际大背景下进行再认识,是革命史研究室在同类学科中获得声誉和地位的重要成果之一。这方面最显著的是中国共产党与共产国际关系的研究,如《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中间地带的革命——中国革命的策略在国际背景下的演变》《西安事变新探——张学良与中共关系之研究》《中共与莫斯科的关系(1920-1960)》《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等,在海内外都引起了相当反响。国共合作期间国民党与共产国际关系的研究,亦是革命史研究室的重要领域,《十二春秋爱与恨——蒋经国旅苏生活秘闻》《孙中山与共产国际》《少年经国传》等专著,以及《斯大林周围人》《我和斯大林》《生活与命运》《共产国际有关中国革命的文献资料》《维经斯基在中国的有关资料》《青年共产国际与中国青年运动》《米夫有关中国革命的言论》《马林与第一次国共合作》《中苏国家关系史资料汇编》《联共、共产国际与中国》等译著,均为学界所重视。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史的研究,是革命史研究室的显著优势之一。《海市蜃楼与大漠绿洲——中国近代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在中国100年》《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18701922)》等,是这方面的重要成果。工人运动史是革命史的研究领域之一,《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工人运动史稿》《东北工人运动史纲(1866-1949)》《中国工人运动史》《中国工人阶级历史状况》《刘少奇与安源工人运动》等,对此进行了可贵的探索。

为深入研究革命史,曾长时期处于中国共产党对立面的国民党,也被列入了革命史的研究范围。《蒋介石与中国文化》《蒋介石传稿》《蒋介石:一个力行者的思想资源》等著作,是这方面的有益探索。在中国革命进程中,处于国共之间的第三种势力是一支非常重要的力量,《第三种力量与抗战时期的中国政治》《抗日战争与中国知识分子——西南联合大学的抗战轨迹》《深谷幽兰——战时国母风采》《闻一多传》《闻一多年谱长编》等,是这方面研究的代表作。

在专门史研究方面,革命史研究室也取得重要成果。《裂变与重构——人民共和国的创世纪》,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历史进行了全局性探讨。《张力与限界:中央苏区的革命(1933-1934)》,是苏区史研究的一部力作,广受好评。《晋冀鲁豫边区史》《“开发”与掠夺——抗战时期日本在华北华中沦陷区的经济统制》《日伪统治时期的华北农村》《舆论、运动与外交——20世纪20年代民间外交研究》《近代无锡农村的地权、租佃与经济发展》、《近代中国大众教育的兴起(1927-1937)》等,从不同角度展现了这方面的学术果实。此外,研究室成员分别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中共党史研究》《近代史研究》《抗日战争研究》《史学月刊》等期刊上发表了若干具有相当影响力的学术论文。

近年来,为进一步推动学科建设,革命史研究室先后举办了“中共革命的理念、行动与特征”(2017)、“社会文化视野下的中共党员与党性“(2018)、”中共革命的行动机制“(2019)、”近代中国历史进程中的国民党与共产党“(2020)、”1920年代的革命:中国与世界“(2023)等学术研讨会,就革命史的相关问题进行研讨,大大推动了革命史研究的深入,在国内外学术界引起了良好反响。目前本室正在从事的科研项目有:国家社科基金中国历史研究院重大历史问题研究专项“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山东抗日根据地创立与发展研究“(王士花)、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中共在国民党统治区的反日运动(1927-1937)”(周斌),所创新工程一般项目”中原解放区的创建和发展研究“(潘建华)、陈翰笙档案整理与研究(张会芳)、20世纪40年代后期中国的民主党派研究(陈佳奇)等。

经过多年努力,革命史研究室在科研条件和学术积累上,已具备相当规模,与海内外学术同行联系密切,交往频繁。20235月,革命史学科被确定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科建设“登峰战略”优势学科资助项目。

三、历届主任、副主任及其任期

近代史第二组(1960-?)

组长:李新   副组长:汪士汉、董其昉

中国革命史研究室筹备组(1978-1981):

组长:李新(兼)   副组长:陈友群、史洛明、刘明逵

现代史研究室筹备组(1981):

组长:李新(兼)  副组长:曲跻武、史洛明、刘明逵、潘汝暄

现代史研究室:

1982-1985 主任:陈铁健  副主任:李义彬、潘汝暄

1985-1994 主任:陈铁健  副主任:李义彬

1994-1996 主任:郑则民  副主任:刘树发

革命史研究室:

1997-2001 主任:杨奎松

2002-2009 主任:闻黎明 

2009-2018 主任:于化民  副主任:黄道炫

2018-2020主任:黄道炫  副主任:徐志民(2018-2019

2021-2023 主任:李在全

2023-  副主任:张会芳

四、在职人员名单

张会芳(副主任)、王士花、周斌、潘建华、陈佳奇。

五、离退休人员名单

潘汝暄、郑则民、唐宝林、李玉贞、刘树发、雷颐、于化民

六、调离人员名单

王小枫、郭桂兰、贺晓明、唐棣华、张宝贵、黄岭峻、杨奎松、王也扬、黄道炫、徐志民、李在全、冯淼

七、已故人员名单

聂元素、张侠、刘明逵、曹凌、陈崧、陈友群、李新、史洛明、董其昉、曲跻武、王秦、孙必有、李义彬、闻黎明、陈铁健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版权所有 京 ICP 备 05055195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