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研究所网检索
当代中国研究所网 为您搜到的结果 约有5839项符合 的查询结果, 如下是第 1-10 项(搜索用时0.074秒)
  摘要:在具体地、历史地认识和把握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关系的基础上,党史国史研究越来越突出改革开放以来历史的研究。这是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对理论研究和建设的需要,也是党史国史的当代性和时代性所规定的。
  全文见附件...
  【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自1949年10月1日举行开国大典,到1984年10月20日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步伐这35年的历史。《国史稿》共分五卷。第一卷(1949—1956)讲述从新中国开国奠基到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第二卷(1956—1966)讲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艰辛探索发展道路的......
作 者: 梁柱著封 面:         书 名:《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出版时间:2009年10月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简 介:    《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事业》以公开发表的论文为主,每本文集的书名由作者自拟,目录按照发表时......
TitleFormatString=False_False_False_&期刊年号=2014&期刊期号=第一期&文档摘要=...
TitleFormatString=False_False_False_&期刊年号=2013&期刊期号=第六期&文档摘要=...
  20世纪的中国,应该说是社会形态转变最为剧烈和频繁的一个世纪,特别是40—5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新民主主义革命成功的标志)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又是中国历史上最重大、也是对世界影响最大的社会变迁。虽然这场社会变迁距今已经具有半个世纪,但是对它的认识和评价远没有终结。正如哈耶克所说的“政治舆论一向、并将永远与人们对历史事件的看法紧密相关。”(哈耶......
  中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农村的改革是从农民家庭重新获得土地经营权开始的。30年后的今天,我们重新回顾这段不平凡的历史,也许可以对农业发展的内在规律进而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基本原理有更为准确的把握。
  一、农业改革的历史背景
  新中国在土地改革完成后,鉴于贫穷、分散、脆弱的小农经济无法支撑重工业优先发展的工业化战略,以苏联为榜样,通过合......
    中国为什么可以在20世纪50年代初至70年代末的较短时期内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为什么作为后工业化的农业大国到21世纪初能够发展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为什么21世纪初新型工业化乃至整个国家现代化的发展缘于农村的约束凸显而连续制定十个中央一号文件以实行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对于中国工业化历史进程中的这三个问题,以往经济学的解释较为困难或不充分,甚至......
    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已经70周年了。在这70年里,中国经历了革命、建设、改革不同发展阶段,发生了创建新中国、成功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实行改革开放、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两次伟大的历史性变化。然而,这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文艺理论的奠基之作,今天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仍具有指导作用和现实意义。
  第一,这篇讲话在系统总结五四运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近五十年来,曾先后被三次修改五次修正。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因此,对我国立宪、修宪进行历史考察,对于深刻理解新中国的法制史、政治史,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 

跳转到:

前  往
电话:010-84758788  E-mail:zgshkxw_cssn@163.com  京ICP备110138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