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日期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期刊 > 近代史研究 > 本刊消息

《近代史研究》2016年第2期目录及内容提要

来源:《近代史研究》微信公众号 发布时间:2016-03-30
发布时间:2016-03-30
字体: 打印

 

 

作者

页码

·专题论文·

若即若离:战后中朝两党关系的初步形成(1945—1950)

沈志华

(4)

中苏互不侵犯条约谈判与1932—1937年的中苏关系

张毅

(27)

苏联处置远东华人问题的历史考察(1937—1938)

尹广明

(39)

危机与危机利用:日本侵台事件与李鸿章和淮军的转型

王瑞成

(56)

蒋介石父子招抚“台独大统领”廖文毅始末

杨天石

(74)

台湾当局钓鱼岛主权论述的形成

褚静涛

(90)

“孤岛”时期上海劳资关系中的民族主义

张福运

(100)

 

·问题讨论·

疑心生暗鬼——赵秉钧如何被“误”为宋案主谋

尚小明

(112)

 

·学位文选·

《史迪威日记》与胡佛档案馆藏史迪威日记稿的比较研究

张宁静

(142)

 

英文目录与提要

(160)

 

书讯《日本“北满移民”研究》(73)◇《1908—1937年的交通银行》(89)◇《地方的近代史:州县士庶的思想与生活》(99)◇《海洋史上的近代中国:福建人的活动与英国、清朝的因应》(141)◇《走进共和:日记所见政权更替时期亲历者的心路历程(1911—1912)》(159)

本期执行编辑/杨宏   技术编辑/马维洁

 

·专题论文·

 

若即若离:战后中朝两党关系的初步形成(1945—1950

 

沈志华

 

内容提要:从1945年战争结束到1948年朝鲜建国和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共产党与北朝鲜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双方在革命政权建立过程中的相互帮助,朝鲜为中共在东北与国民党的作战提供了各种物质援助,而中共则为朝鲜的建设培养和输送了大批干部。此期中共与朝鲜的关系集中在东北地区,而生活在那里的朝鲜人属跨界民族,多数人的国籍尚未确定,从而使双方的革命不得不面对民族认同的纠葛。随着东北地方政权的建立,中共开始从国家关系和国民属性的角度考虑并处理中国的朝鲜民族问题,但是总体思路仍然没有摆脱世界革命的框架。

 

关键词:中苏关系 中朝关系 朝鲜族 民族认同

 

中苏互不侵犯条约谈判与1932—1937年的中苏关系

 

张毅

 

内容提要:中苏均视日本为远东地区的主要威胁,将对日政策置于各自远东外交政策的首位,因此在两国谈判中优先处理中日关系与苏日关系,结果导致中苏谈判断断续续地进行了5年。1937年7月中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为了与苏联合作抵抗日本,中国做出妥协,与苏联签订互不侵犯条约。简言之,中苏各自的对日政策,极大程度上决定了两国互不侵犯条约谈判和两国关系发展的走向。

 

关键词:中苏互不侵犯条约谈判 中苏关系 中日关系 苏日关系

 

苏联处置远东华人问题的历史考察(1937—1938

 

尹广明

 

内容提要:1937年底至1938年上半年,苏联以巩固边防安全为由,清肃远东地区“不可靠”民族,半年内罗织罪名抓捕中国人1万余名,远东华人群体为之震怖。中国驻苏使领机构要求停止滥捕,但苏联态度强硬。中方虽与苏方进行了艰苦交涉,但时值全面抗战爆发不久,国民政府渴望获得苏联援助,故在交涉过程中投鼠忌器,亦未向国内媒体透露苏联在远东排华之事。为尽量减少华侨所遭痛苦,最后只得寻求妥协办法。不过,经两国交涉,且因国际形势变化,苏方态度有所软化,并最终下令停止从远东地区强迫迁移中国人,准许他们“自愿”迁往新疆,但这种所谓“自愿”迁移本质上依然带有强制性。已被定罪的华人多数并未因中苏交涉而被释放,其中更有3000多人被处决。

 

关键词:远东华人 内务人民委员部 中苏交涉

 

危机与危机利用:日本侵台事件与李鸿章和淮军的转型

 

王瑞成

 

内容提要:1874年日本侵台事件的应对,可以围绕王朝制度系统的反应,形成一种历史叙事。在这一事件应对叙事中,李鸿章不是直接责任人和主角。但围绕李鸿章的大量史料显示,这一事件发生前,淮军面临裁撤压力,海防体系也空虚无力,李鸿章充分利用日军侵台造成的危机局面,将闲居徐州的淮军精锐调往台湾海防前线,将参与西北平叛的另一支淮军精锐力量撤回沿海布防,成功实现淮军的转型。同时,利用危机,制造舆论,与总理衙门和沿海督抚一道推动以李鸿章为核心的海防体制的形成。这是李鸿章和淮军从内部平叛之战时体制向应对西方的海防体制转型的关键一步。危机利用与权力外移是晚清权力关系变动和体制变化的重要路径,而事件应对和危机利用构成的复合结构是晚清历史的特殊构造,需要将外部视角和内部视角结合来观察和研究。

 

关键词:日本侵台 淮军 李鸿章 海防

 

蒋介石父子招抚“台独大统领”廖文毅始末

 

杨天石

 

内容提要:廖文毅是“台湾独立运动”的倡始者。他认为“台湾人”是原住民、西班牙人、葡萄牙人、荷兰人、日本人的“混血”,是介于西方人与东方人之间的“独立的种族”,主张“集中遣返”抗战胜利后抵达台湾的“中国人”。曾先后组织“台湾再解放联盟”和“台湾民主独立党”。1956年在日本东京成立“台湾共和国临时政府”,任“大统领”。

 

蒋介石、蒋经国坚决反对“台湾独立运动”。在岛内,逮捕其招兵买马、密谋骚乱的成员;在岛外,积极向日、美政府交涉,封堵其国际活动;主要精力则集中于分化、策反、招抚其在日本的组织和成员。1965年,廖文毅和台湾当局达成协议,放弃“台独”活动,回到台湾。1965年出任曾文水库兴建委员会副主任,做了一件有益于台湾人民的好事。其间,曾检举继续从事“台独”活动的人员,表明确有悔改之意。

 

关键词:“台湾独立运动” 廖文毅 “ 台湾共和国临时政府” 蒋介石 蒋经国

 

台湾当局钓鱼岛主权论述的形成

 

褚静涛

 

内容提要:钓鱼岛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二战结束后,美国军事占领琉球群岛、钓鱼岛。20世纪50年代,美军将钓鱼岛作为军事演习目标。为了保护台湾渔民的安全,台湾当局与美国琉球民政府交涉。1968年至1972年,围绕东海大陆架的划界及石油勘探、钓鱼岛归属,台湾当局与美国、日本发生争执,反对美日的私相授受,组织专家学者,搜集历史文献,依据国际法,论证了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驳斥了日本拥有钓鱼岛的证据。台湾当局初步形成了关于钓鱼岛主权的论述。1972年5月15日,美国将琉球群岛和钓鱼岛的行政管辖权交给日本。台湾当局公开发表声明,反对美国此举,捍卫钓鱼岛的主权。

 

关键词:钓鱼岛 台湾当局 美国 日本

 

“孤岛”时期上海劳资关系中的民族主义

 

张福运

 

内容提要:抗战初期民族主义在上海劳资关系中的表现,一是劳资间的隔膜消除,冲突事件骤然减少;二是劳资合作局面的出现。但这种靠民族情感维系的合作关系极为脆弱,日军经济封锁、企业陷入困境,劳资间的“曲为隐忍”也难以持久。1939年上海工业畸形繁荣、物价迅猛上涨,造成“工商企业类皆获利甚丰,而劳方阶级生活大难”的局面,劳资关系再度紧张,民族情感逐渐淡化。1940—1941年持续恶化的劳资关系被汪伪政权利用,日益激进的工潮集中到上海租界,以御侮救亡为目标的民族主义,被扭曲为指向租界欧美势力的激进主义。

 

关键词:上海孤岛时期 劳资关系 民族主义 激进主义

 

·问题讨论·

 

疑心生暗鬼——赵秉钧如何被“误”为宋案主谋

 

尚小明

 

内容提要:宋案中赵秉钧的形象,实际上是由袁世凯、国民党、当时舆论及后来研究者多方扭曲、误解而成的。就事实来看,赵秉钧绝非宋案主谋。其致洪述祖、应夔丞函完全不针对国民党,其送应夔丞密码电本也无对付国民党目的。他曾卷入构陷“孙黄宋”阴谋,但又中途退出,并将“应密”电本交给了洪述祖。洪、应后来策划杀宋,赵并不知情。说他为“长保”权位而杀宋则是个伪命题,因宋教仁被刺,适逢临时政府期限将届,不论有无刺案发生,赵秉钧都将卸任;而国民党的政党内阁主张,对赵秉钧而言非但不是威胁,反而是机会。宋被刺后,赵欲辞职自证清白,因受袁与总统府人员、部分国务员以及一些舆论反对而未果;赵拒绝上海地方检察厅票传,背后也是袁世凯在起作用。但袁所为也并非因为他是杀宋主谋,而是为了防止宋被刺给其竞选正式大总统造成进一步冲击。故可以说,赵其实是以牺牲自己的声誉为代价,维护了袁的利益。袁没有理由将赵毒杀,事实上,根据医学检验报告,赵也是病死而非被毒杀。百年宋案谜团不能解开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赵秉钧被严重扭曲、误解的本来面目未能得到还原。

 

关键词:宋教仁案 赵秉钧 袁世凯 洪述祖 应夔丞 国民党

 

·学位文选·

 

《史迪威日记》与胡佛档案馆藏史迪威日记稿的比较研究

 

张宁静

 

内容提要:作为相关历史问题的基础史料,根据史迪威日记、家书和评论性文字所编辑而成的中文出版品《史迪威日记》,其深远的影响绵延至今。其英文母本《史迪威文件》于1948年即已出版,在同年就有选编的中译本问世。自2005年起,斯坦福大学胡佛档案馆根据史迪威个人档案中的日记本原件进行整理输入,陆续刊布史迪威日记的电子誊抄版。本文旨在对不同中译本《史迪威日记》与胡佛档案馆藏史迪威日记稿进行比较研究,从史料学角度阐释两者的异同与各自具有的重要价值。

 

关键词:《史迪威日记》 史迪威 史迪威事件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版权所有 京 ICP 备 05055195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