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日期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期刊 > 近代史研究 > 本刊消息

《近代史研究》2019年第2期目录及内容提要

作者:《近代史研究》编辑部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19-03-18
发布时间:2019-03-18
字体: 打印

 

专题论文

 

五四前后“个人主义”兴衰史——兼论其与“社会主义”“团体主义”的关系 | 杨念群(4)

 

觅路的小镇青年——钱穆与五四运动再探 | 瞿骏(25)

 

五四期间杜威与中国的一段“交互经验” | 彭姗姗(41)

 

太平天国统治区的民变与政府应对研究 | 刘晨(51)

 

士绅演变与地域权力更迭:刘一梦小说《斗》文史互证 | 刘宝吉(64)

 

孔庙“庙产兴学”与文化权力的转移——1928—1932年河北省长垣县孔庙祭田纠葛案透视 | 李先明(81)

 

1931年上海盛氏愚斋义庄解散案研究 | 彭晓飞(95)

 

赫德与中法越南交涉 | 张志勇(111)

 

朝鲜战争前后美国对“托管台湾”态度的演变 | 冯琳(128)

 

问题讨论

 

十三世达赖喇嘛晋京期间的礼仪与奏事权之争新探——民族国家建构视角 | 扎洛(141)

 

会议综述

 

第三届“西南联大与现代中国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 王浩禹(153)

 

英文目录与提要(160)书讯《1931年前郑孝胥》(140)◇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159)

 

本期执行编辑/胡永恒技术编辑/贾亚娟

 

五四前后“个人主义”兴衰史——兼论其与“社会主义”“团体主义”的关系

 

杨念群

 

内容提要:“个人主义”是五四时期最重要的思潮之一,对于渴求个性解放和个人独立的五四青年具有巨大的影响力。但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不久,对“个人主义”的正面阐扬逐步退潮,与奉献“国家”“社会”相比,单纯追求个人独立几乎成为“自私自利”的代名词,反复遭到批判。其原因有二,一是“个人主义”与中国崇尚群体道德伦理的传统相抵触,二是一战以后社会主义思潮兴起,“个人主义”作为资本主义私有制产生的理论基础,其启蒙价值遭到严重质疑。抗战全面展开后,救亡图存的时局亦有利于“社会有机体论”和“团体主义”价值观的弘扬和传播,“个人主义”遂彻底走向没落,最终让位于具有浓厚意识形态化色彩的集体主义精神。

 

关键词:五四运动;个人主义;社会主义;团体主义;社会有机体论

 

作者简介:杨念群,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教授

 

觅路的小镇青年——钱穆与五四运动再探

 

瞿骏

 

内容提要:钱穆与五四运动的关系,受1930年代后钱穆自己关于五四的历史叙述影响较大,以至长久以来他基本是以一个五四运动的反对者的形象出现的。这经常让人忽视一个逻辑即真正的反对者需要资格准入。钱穆其实是在深入了解和积极参与了五四运动之后,疏离和反思了五四运动。对于这一过程,前贤多有发见,不过从目前各种新发现的钱穆早年史料出发,他与五四运动互动的一些面相,如新思想潮流怎样影响了江南地方社会?钱穆以何种方式介入了五四运动?从看《新青年》决心重温旧书的内在理路为何?外部环境又对这种转折有何影响?这些问题均可以做更为细致的解读。

 

关键词:钱穆;小镇青年;五四运动;新文化;江南地方社会

 

作者简介:瞿骏,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暨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

 

五四期间杜威与中国的一段“交互经验”

 

彭姗姗

 

内容提要:关于杜威访华的既存研究大多在“影响—接受”的框架内展开,但这一思路忽略了杜威本人与五四时期的中国都是复杂多元的变量。杜威在华讲演,是哥伦比亚大学、各家邀请方、各级政府、媒体、听众及杜威的主观愿望和工作相互协调的结果,亦深受美国国内形势和世界局势影响。基于新出版的《杜威通信集》、地方报刊及在华英文报刊中的相关史料,从“交互经验”的角度来重新考察杜威访华事件,可以更充分地认识杜威对新文化运动及新教育改革的参与,亦可一窥新文化运动的分层、分期、分地域及最终分化的多重面向。

 

关键词:杜威访华;《杜威通信集》;五四;新文化运动

 

作者简介:彭姗姗,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太平天国统治区的民变与政府应对研究

 

刘晨

 

内容提要:在太平天国统治区,特别是1860年代太平军奄有苏浙膏腴之地,之后如蜩如螗,如沸如羹民变呈现了一道别样的历史景象。民变的抗争矛头大多指向太平天国的经济政略。广泛而频繁地引发激变四野的民众反抗,也是政治权力控制地方社会不当的直接反映。太平天国严禁集体暴动的原则是一以贯之的,在应对民变的实践上则具有以剿为主、不注重善后、过分干涉租佃事务、区分事件类型和性质等特点。民变多元复杂的社会效应对太平天国统治产生影响。首先,高效镇压的背后,反映了民变耗费政府财力、牵扯行政精力和分散太平军兵力的实质;其次,民心渐失,后期太平天国“人心冷淡”的现实,不仅是在军中、朝内,在民间亦是如此。更重要的是,统治区风起云涌的民变在某种程度上宣告了太平天国在社会控制层面的失败,预示着“天国”陨落的命运。

 

关键词:太平天国;民变;太平军;集体行动;社会控制

 

作者简介刘晨,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助理研究员

 

士绅演变与地域权力更迭:刘一梦小说《斗》文史互证

 

刘宝吉

 

内容提要:在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中,绅士批判不仅是政治问题,还是一种颇为引人注目的文学现象。刘一梦的短篇小说《斗》是1920年代末革命思潮的微观反映,其原型为山东省沂水县发生的牛头税之争,与清末民初沂水县形成的三角权力结构有关。它相当典型地反映了绅权急剧扩张所造成的绅士圈套困境,以及新旧士绅之间的分化和冲突。随着北伐后地方社会的重组,新旧士绅的地位最终更迭。士绅演变与地域权力之间复杂而微妙的互动是这篇作品背后最具历史意味之处。

 

关键词:刘一梦;刘南宅;牛头税;绅士圈套;地域权力;文史互证

 

作者简介:刘宝吉,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讲师

 

孔庙“庙产兴学”与文化权力的转移

 

李先明

 

内容提要:1928—1932年,为争夺河北省长垣县孔庙祭田课租的支配权以及主祭学录的控制权,校董孔繁瑞、学录孔祥茂等在垣之孔氏族人相互呈控,缠讼不休。在此过程中,除河北省民政厅官员的态度稍显暧昧之外,长垣县教育局、县政府、北平大学区教育行政院等官方机构都明显偏袒孔繁瑞一方,力主孔庙改制,支持祭田兴学和学录改选。为了维系自身的权益,与孔庙命运息息相关的衍圣公府则力图坚守旧制,并极力辩解和诉争,但最终不得不接受地方公权力的制度安排。长垣县孔庙祭田纠葛案,凸显了1930年代前后庙产兴学纷争中在垣之孔氏族人、地方政府、衍圣公府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孔庙“旧制”所维系的原有文化、权力秩序渐次为地方政府确立的新的文化、权力秩序所取代的复杂轨迹。

 

关键词:孔庙祭田;庙产兴学;衍圣公府;文化权力

 

作者简介:李先明,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1931年上海盛氏愚斋义庄解散案研究

 

彭晓飞

 

内容提要:上海盛氏愚斋义庄是盛宣怀去世后盛氏家族为实现保族和社会慈善等目的设立的公共财产管理机构。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盛氏在内外压力下,先是对义庄资产四六分析,1931年又将义庄解散,义庄慈善基金实际上成为盛氏与以蒋介石为首的南京国民政府交易的工具,其间还牵涉多方权力及利益主体的争夺与协调。该案展现了盛氏在国民党政权急剧恶化的政治环境中维系自身利益的策略和能动性,也集中反映了当时的政治和法律生态。

 

关键词:盛宣怀;愚斋义庄;公债;慈善;蒋介石;宋子文

 

作者简介:彭晓飞,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赫德与中法越南交涉

 

张志勇

 

内容提要:赫德对中法越南问题十分关注,从1880年到1885年,先后向清政府提出解决办法与建议20多条。这些办法与建议有的对清政府有利,有的对清政府不利。不管清政府是否接受自己的建议,赫德一直不断为和平解决中法越南问题而努力。在观音桥事件发生后,赫德试图与法国代办谢满禄一起挽救中法天津《简明条款》,并赴上海会晤法国公使巴德诺,力主清政府接受法国的赔款要求。马尾海战后,赫德又力促英国调停中法矛盾。最终,在英国调停失败后,赫德派遣金登干赴巴黎,直接与法国总理茹费理进行秘密谈判。几经周折,赫德先后促成中法《停战条件》与《越南条款》的签订,中法战争结束,中法越南问题得以解决。

 

关键词:赫德;金登干;总理衙门;茹费理;中法战争;越南

 

作者简介:张志勇,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

 

朝鲜战争前后美国对“托管台湾”态度的演变

 

冯琳

 

内容提要:朝鲜战争前后,中国局势及东亚局势剧变使台湾问题成为美国政府远东政策的一个焦点。当国民党败局已定,美国考虑将台湾与大陆剥离,由联合国“托管”台湾。在讨论具体方案和可行性之后,美国对台湾有过短暂的疏离态度。但远东局势的剧变使其很快改变对台政策,不再承认台湾是中国领土,提出“台湾地位未定论”。在此基调下,美国进行了一系列的讨论和活动。因对“托管”台湾的后果和效用有疑虑,且难以在盟友间取得最大一致,美国决定以“中立化”原则取代“托管”等实际的行动。然而,因台湾地位被美国人为地制造成问题,“托管”台湾的议论未能止息。

 

关键词:朝鲜战争;“托管台湾”;美国;蒋介石

 

作者简介:冯琳,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

 

十三世达赖喇嘛晋京期间的礼仪与奏事权之争新探——民族国家建构视角

 

扎洛

 

内容提要:1908年十三世达赖喇嘛晋京期间曾就是否向光绪皇帝、慈禧太后下跪等礼仪问题,以及是否允许直接奏事或与驻藏大臣会衔上奏西藏政教事务即所谓奏事权问题与理藩部、外务部等中枢机构官员发生了激烈争论。前人已就基本史实及后续政治影响等作过探讨。本文立足于清末民族国家建构这一宏观背景,认为礼仪之争的本质是朝廷通过达赖喇嘛跪叩等肢体操演,对外宣示达赖喇嘛地方性首领的政治地位与西藏地方隶属清朝的政治主题;而朝廷否决达赖喇嘛的奏事之请,目的在于通过赋予驻藏大臣奏事垄断权以维护其政治影响力,贯彻政教分离的西藏新政原则。这些模仿西方民族国家的“政教分离”“政治体制一体”等原则的举措,虽然未能弥合分歧,但却开启了边疆治理现代转型的序幕。

 

关键词:十三世达赖喇嘛;觐见礼仪;奏事权;西藏新政;民族国家

 

作者简介:扎洛,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研究员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版权所有 京 ICP 备 05055195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