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日期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期刊 > 近代史研究 > 本刊消息

《近代史研究》2022年第1期目录

发布时间:2022-03-08
发布时间:2022-03-08
字体: 打印

 

专题研究

 

能动与受动:

道咸新学表现的转折与“冲击/反应”模式

 

罗志田

 

内容提要

  道咸新学是清代学术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其“务为前人所不为”的态度既是学问的自然扩展,也显露出明显的“造反”意味,使清代学术在很大程度上游离出明清之际开创的风气。经学内部治学空间、门类和取向逐渐外移,而此前臣服于“汉学专制”的“一切诸学”从边缘走向中心。道咸新学体现了中国传统学术的多元性和开放性,对冲击中国的西教和西学做出了不同的反应,在不断受动中仍保持了能动。由于西潮冲击带来更大的转变,且西学稍后占据“新学”之名,致使道咸“新学”在学术史上呈失语状态。梳理学术史上这一重大转折,探究这一不待西潮冲击先已出现的自身变动与稍后席卷中国之西学的关联互动,对理解西潮冲击的实际影响,以及将中西各自整体化的“冲击/反应”解释模式,都有所助益。

 

关键词

  道咸新学 清代学术 “汉学专制” 西潮冲击 西学

 

作者

  罗志田,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学之进化与道之恒常:

《近世之学术》与梁启超沟通中西学术的

根本理念

 

於梅舫

 

内容提要

  《近世之学术》是梁启超经历美洲之行放弃“猖狂言革”的政治主张后又重新续写的《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八章。它是梁氏历经二十余年的清代学术史书写的开端,背后又牵涉“古学复兴”重建中国文化的取径与旨趣,在梁氏本人及近代思想史上都具有重要价值。梁氏写作《近世之学术》时,虽然放弃“猖狂言革”的政治主张,但仍有意保留一些“革命”手段对专制政府施加压力,以“破坏之建设”促成立宪政治这一根本目的。这一政治目的的延续与政治手段的改变,反映为新民主张整体不变下新民之道由重“公德”到尊“私德”的转变,进一步驱动对于中西学资源也即新学之道的调适,决定了《近世之学术》在结合中西文明以成“新学”的思路下之延续与调整,表现为由“以西释中”转为在注重学术进化的同时强调中国“道”的固本之说,主张学之进化与道之恒常兼顾。以此学、道两分不对立的理念观照近世学术的变迁,确立了以黄宗羲为核心的明末五先生融汇学道、兼顾新旧的治学典型,以在此典型下生长出新时期的中国新学术。

 

关键词

  梁启超 道德革命 《近世之学术》 中体西用

 

作者

  於梅舫,中山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论梁启超近代国家思想提出的内在逻辑

——以《清议报》为中心

 

贾小叶

 

内容提要

  梁启超刊发于《清议报》的大量文、论,清楚展现了他提出近代国家思想的内在逻辑。戊戌政变发生后,梁启超被迫流亡日本,“效申包胥之哭”,乞师日英,终以失败告终。以此为契机,梁启超开始关注日英对华政策,充分认识到保全即瓜分的本质。而后,他以西方的近代国家思想为理论基础,果断提出依靠国民实现国家独立的全新命题,《清议报》遂成为梁启超输入并阐发近代国家思想的园地。但作为“康党”的“机关报”,《清议报》同时并存着保皇尊王与依靠国民两条不无紧张的独立路径,这既是其“党报”性质使然,也显示出该报的过渡特征。

 

关键词

  梁启超 《清议报》 戊戌政变 国家思想

 

作者

  贾小叶,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官办商报:清末督抚控制舆论策略研究

 

石希峤

 

内容提要

  清末两江总督端方、上海道台蔡乃煌利用官款大规模收购民营报纸,将《申报》《中外日报》《舆论时事报》等据为官有,借以控制舆论,这些报纸被称为“官办商报”。作为一种运作舆论的手段,官办商报在抵制革命党的宣传等方面收到一定效果;但官办商报经常卷入内部政争,受到各种政治势力的干预,同时也刺激了报人借报勒索的行为,端方等始作俑者反受其害。官办商报与其他民营报刊的矛盾日益深化,最终在御史和谘议局的反对下废止。光宣之际官办商报的推行一度强化了清朝官方对上海报界的控制,却无力改变报刊舆论的整体环境,最终也无法阻止各报的激进宣传。

 

关键词

  清末报刊 官办商报 端方 蔡乃煌

 

作者

  石希峤,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博士研究生

 

 

锡良与宣统二年疆臣会、阁期限讨论

 

潘 崇

 

内容提要

  宣统二年(1910)八月,东三省总督锡良在京期间联合鄂督瑞澂密具由郑孝胥捉刀的干路借款折,遭清廷基本否定后,又听从郑孝胥建议将此计划群发疆臣,希望通过群议路政,倒逼清政府加速宪政进程,最终达于两者皆进的目的。干路借款计划促成疆臣群力的凝聚和联合,言说重点经历了从借款修路利弊到会、阁期限问题的转向,这正好构成政界对郑孝胥“民先行开放”而后“可言对外开放”政治理念的回应。锡良领衔疆臣要求会、阁速立的两次会奏,是锦瑷铁路借款遭挫、东三省危急情势以及东三省总督在疆臣中“领袖”地位等多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尽管包括锡良在内的疆臣群体要求会、阁速立暗含对抗中央集权之意,但借此扭转“上下、内外互相乖睽”政象的目的也不能全然漠视,最终结局则使其成为近代以来改良主义政治试错的典型一例。

 

关键词

  锡良 干路借款 清末立宪 责任内阁 疆臣

 

作者

  潘崇,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副教授

 

 

近代中国“茅台酒”品牌的演进

 

郭子健

 

内容提要

  近代“茅台酒”品牌的演进与各时期的市场变迁及政商网络密切相关。北洋时期,茅台酒受到贵州军政高层的青睐,并参加物产博览会获奖,成为贵州名产。抗战爆发后,公教人员的大量内迁与后方贸易的封锁,改变了名酒消费的格局。茅台酒借助经营者的交际网跻身大后方市场,并形成特定名号的独立品牌。战后,茅台酒经营者通过其商业网,在国内各大城市建立代销体系,茅台酒获得更大的销售市场,进而成长为全国名酒。茅台酒的历史揭示出战争、市场及政商网络对商业品牌的形塑,也为近代经济活动中特定市场客体的演化逻辑提供了某种解释。

 

关键词

  茅台酒 贵州 酒史 战时消费

 

作者

  郭子健,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民初央地关系走向与广东盐务双轨制的运作

 

李晓龙

 

内容提要

  盐务双轨制是指民国初年盐务运行中同时存在盐运司和稽核分所两套机构和制度。双轨制最初的目的是通过盐运司牵制稽核分所,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却使盐运司体制演变为地方截留盐税和与中央争夺财源的工具。南北对峙中,广东地方政府通过拉拢控制盐运使一职,或威胁干涉稽核制度,以此与中央展开博弈并套利。北京政府和稽核总所则为了维持自由贸易政策以保障盐务改革的成果,不断与地方大员和盐运司讨价还价。直到广东军政府控制盐税支配权,双轨体制终流于形式。在这一历史过程中,盐务双轨制在广东的运作不仅影响着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走向,同时央地关系也左右着盐务双轨制的实际运作,由此影响此后相当长一段时期的盐税体制。

 

关键词

  财政 央地关系 盐务 双轨制 广东

 

作者

  李晓龙,中山大学历史学系(珠海)副教授

 

 

20世纪30年代全国制造工厂的区域布局

——兼论后发大国工业化的空间

及规模质量提升进程

 

徐 毅 庄紫珵

 

内容提要

  1933年全国共有制造工厂4372家,分布在27个省区的391个县市,总体上呈现东部沿海制造工厂“连片发展”、中西部省区接受东部产业转移而形成的制造工厂“散点分布”的态势。这与东部和中西部的资源禀赋、交通条件、进入国际国内市场的深度和广度不同密切相关。与欧洲工业化先行国不同,20世纪前30年中国东部制造业的“连片发展”和中西部制造业的“散点分布”,不仅有赖于国际市场与国际贸易的引领和促进,更离不开国内超大市场的有力支撑,特别是后者,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国内制造业应对20世纪30年代全球经济危机的“避风港”。不过,缺乏统一强大的国家政权推动的中国工业化进程,仍然面临国内超大市场启动乏力、东中西部空间隔阂、区域间的产业竞争激烈、农矿资源与资金人才市场配置不当等问题。

 

关键词

  工业布局 工业化 刘大钧 巫宝三 制造工厂

 

作者

  徐毅,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教授;庄紫珵,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广西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近代上海公共租界的噪音治理

 

陆 烨

 

内容提要

  作为中西交汇的国际大都市,近代上海的城市治理始终交织着华洋关系,噪音治理即为典型,并以人口密集、工商业繁盛的公共租界最为显著。上海公共租界噪音治理起步伊始,就参照了欧洲的城市治理模式,但也面临本土化的困境。租界内华洋居民因文化传统不同,对噪音的认知也不同。随着时间的推移,外侨对华人的行为逐渐有了一定程度的理解,而华人对城市噪音的认知也逐渐由不解演变为理解,并深化为对都市文明的探讨,主动参与治理。华洋双方认知的趋同,促进了噪音治理共识的形成。同时,华洋问题的背后也有利益博弈,1938年上海殡葬业噪音问题的处置,较充分地展现了租界当局、商人群体、城市居民三方各自的诉求。最终,经权衡利弊、谨慎处理,在兼顾各方权益的基础上取得了共识,有效地推动了城市治理的进展。

 

关键词

  噪音污染 近代上海 公共租界 城市治理 华洋关系

 

作者

  陆烨,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学术评论

 

界域建构中的困境及其反思

——立足于近代华北区域史研究的考察

 

王先明

 

内容提要

  改革开放40年来的华北区域史研究取得了超越性发展,并以主题性研究和范围性研究为主导取向。这一取向产生了一个共同的问题,即区域史学理或学科建构上的困境,它使得“华北区域史”的学术追求最终湮没在以“华北”命名的各类主题性研究或范围性研究中,一定意义上影响和决定着未来华北区域史研究的进一步发展。一方面日趋泛化的“区域化取向”遮蔽了真正的区域史学术诉求;一方面又造成近代史研究走向“碎化”的境地。突破既往的主题性研究和范围性研究在区域史学理建构上的困境,是华北区域史研究能否成功再出发的关键。

 

关键词

  区域史 华北 地方史

 

作者

  王先明,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读史札记

 

丁文江留学考(19021911

 

张 雷

 

内容提要

  庄文亚的《无逸窝日记》等史料中有关丁文江19021911年留学生活的记录,证实了丁文江于19023月到东京法学院留学,后在千叶医学专门学校学医。然而,日本文明的拿来主义,以及编辑刊物的困境和日俄战争的爆发,使丁文江决定前往德国学习陆军,但终未成功。19043月,丁文江离开日本前往英国留学,其间,曾机缘巧合拜会了康有为和孙中山,并由剑桥大学希普利爵士引向科学之路,同时,由于自身的嗅觉问题而放弃军事和医学报国之念。留学期间,丁文江转向自然科学,并深受进化论影响,拥护渐进改良,反对激进革命。留学时期形成的人际网络也成就了丁文江的事业和家庭。

 

关键词

  丁文江 留学史 《无逸窝日记》

 

作者

  张雷,香港岭南大学历史系助理教授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版权所有 京 ICP 备 05055195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