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日期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期刊 > 近代史研究 > 本刊消息

《近代史研究》2022年第3期目录

发布时间:2022-06-06
发布时间:2022-06-06
字体: 打印

中医知识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

 

 

 

 

 

 

 

编者按

 

 

 

  中医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反映了中华民族对生命、健康和疾病的认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千年来,中医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也对世界医学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进入近代以来,在中西文化竞争的大背景下,中医遭遇西医的冲击,面对“存废”之争,如何自我革新,成为中医面临的紧迫问题。在经历近代转型后,中医以其独特的优势和良好的疗效最终存续下来并取得发展。

 

 

 

 

 

  中医兼具科学和文化复合属性,对它的研究,也涉及医学、史学、人类学,乃至哲学、民族学等多个学科。不同学科的研究各有侧重。为加强对古典医籍精华的梳理和挖掘,加强对中国传统医家医史的研究,更好认识中医的发展脉络和知识体系,传承中医文化,本刊特约三位学者,从知识史的角度探讨中医在近代的转型,并为探索中西医汇通之道、中医科学化问题及未来的发展提供历史启示。欢迎学界同仁一起讨论,共同推进中医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

 

 

 

 

 

 

以新守旧 以中化西

——近代天津名医丁国瑞的中西医汇通之道

 

 

 

 

 

余新忠

 

 

 

 

 

内容提要

  丁国瑞是近代天津地区的名医和社会活动家。作为回族精英和地方名医,学界虽已有不少研究,但未对他讨论甚多的中西医汇通问题给予关注,而且也未能从生命史学的视角去呈现其生命历程和精神世界。丁国瑞以传统文化和中医为本位,批判现实中的中医,学习和宣扬西医知识及相关机制,以实现以新守旧、以中化西之目的。通过对丁国瑞生命史和中西医汇通之道的研究,不仅可以在近代中西医汇通史为他上补上一笔,更重要的是,还可以从这一探究中获得中医知识史的启示:宜历史地且更具包容性地理解“汇通”概念;应立足中医疗效来寻求中医理论的根本性突破;要时刻注意把握中医的本质属性,充分理解其科学和文化的双重属性。

 

 

 

 

 

 

关键词

  丁国瑞 天津 中西医汇通 生命史学 中医

 

 

 

 

 

 

作 者 

  余新忠,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暨历史学院教授

 

 

 

 

 

 

 

 

“授受源流”:《清史稿》医者传的编纂

与医史的承启书写

 

 

 

 

 

冯玉荣

 

 

 

 

 

内容提要

  由夏孙桐撰写的《清史稿》医者传“以类为先后”,“具述授受源流”,在人物传记的主脉之下,隐含着两大书写重点:一是疾病医学知识的叙述,如温病学、伤寒学;二是注重突出地域医学,如吴中医学、钱塘医学。《清史稿》作为正史书写强化了温病之学、伤寒之学的主流地位,承继了明清以来对江南地方医学传统的认可。其对医学学术源流及地域医学的观照与陈邦贤等人的近代医史书写路径不谋而合。陈邦贤对清代近三百年医学学术史的梳理,基本是以《清史稿》医者传为基础。亦可见医学知识的归纳、流传,不仅依赖于医史学者,还有文人史家共同参与。医史书写是重估知识价值和贯通知识谱系的重要方式,史家和医家的相互参照和引证,促进了中医医史在近代的承启与开新。

 

 

 

 

 

 

关键词

  《清史稿》 医史 夏孙桐 陈邦贤

 

 

 

 

 

作 者 

  冯玉荣,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注重疗效与回归经典:

民国时期针灸知识革新的路径研究

 

 

 

 

 

陈思言

 

 

 

 

 

内容提要

  民国时期,重新厘定针灸知识,是时人证明中医有效性的一项重要举措。在中医科学化的背景中,诸多医家都对针灸知识革新进行探索,注重疗效与回归经典是其中颇具特色的两条革新路径。前者以承淡安为代表,注重实际疗效,对传统针灸知识和西方医学知识加以理性取舍,使其更易被初学者掌握,并为后世针灸教材奠定基本知识框架。后者则以中央国医馆委员黄竹斋为代表,其针灸著述本意是尊奉传统经典医籍,以考订、注解方式整理针灸知识,虽经国医馆推举为良好的教材,审定出版后,反响却不如预期。就内在学理而言,民国时期这两类代表性的针灸知识革新路径的不同结局,揭示了以经验理性对传统针灸知识的去芜存菁,是现代针灸知识转型的关键一环。

 

 

 

 

 

 

关键词

  中医 针灸 承淡安 黄竹斋 知识史

 

 

 

 

 

作 者 

  陈思言,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讲师

 

 

 

 

 

 

 

 

 

 

 

 

 

专题研究

 

 

 

 

 

 

 

 

 

 

太平天国社会治理方略的近代化建构

——《资政新篇》新解读

 

 

 

 

 

刘 晨

 

 

 

 

 

内容提要

  洪仁玕呈献《资政新篇》乃是为洪秀全提供治国方略,全篇构划了一幅具有太平天国特色的英美式基督教国家的社会治理蓝图。在确立独尊上帝以振兴“天国”这个根本旨趣上,《资政新篇》和《天朝田亩制度》并不相悖,这是洪秀全允准刊布《资政新篇》的根源所在。《天朝田亩制度》自始至终是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纲领,《资政新篇》虽是洪仁玕以“天国”首辅名义、以“諠谕”形式发布的一份重要文件,但尚不能把它视为太平天国后期事实上的纲领。因《资政新篇》,太平天国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历史面相在近代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太平天国 洪仁玕 洪秀全 《资政新篇》 上帝教

 

 

 

 

 

 

作 者 

  刘晨,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助理教授

 

 

 

 

 

 

 

 

接待与政治:李顿调查团的中国关内之行

 

 

 

 

 

张 生

 

 

 

 

 

内容提要

  1932年,国际联盟李顿调查团赴中国实地调查九一八事变真相,在上海、杭州、南京、北平等地受到中国各界的热情招待。国民政府与日方一样,在细致接待的同时,向调查团全面表达己方的政治诉求,希望影响其立场。但殷勤的接待并没有改变会谈过程中调查团的严厉苛刻态度,而调查团亦在繁复的调查过程中按照自己的逻辑和路径确认众多关键事实,做出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政治判断。李顿调查团的关内之行,体现了国民政府时代外交的姿态和面相。

 

 

 

 

 

 

关键词

  九一八事变 李顿调查团 外交接待 张学良 顾维钧

 

 

 

 

 

作 者 

  张生,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教授

 

 

 

 

 

 

 

 

 

张学良与锦州弃守

 

 

 

 

 

常国栋

 

 

 

 

 

内容提要

  作为东北军最高长官,张学良在锦州危机中处于重要地位。锦州危机期间,中方在该地区的兵力始终不足以与日军抗衡。日本早有驱逐东北军进入关内的意图,这与顾维钧提议的锦州中立案有着本质区别。日方以保存锦州地区中国政权为诱饵向张学良释放和谈的虚假信号,张虽很感兴趣,但撤守的前提条件在关东军的进攻之下已不复存在。最终日方的劝诱只是为张学良撤守锦州提供了借口,以蒋介石下台为标志的宁粤政争则在此间产生了重要影响。

 

 

 

 

 

 

关键词

  张学良 锦州 九一八事变 宁粤政潮

 

 

 

 

 

 

作 者 

  常国栋,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鸭绿江采木公司与日本对东北

林业生产的殖民介入(1908—1931)

 

 

 

 

 

叶 磊

 

 

 

 

 

内容提要

  晚清时期,鸭绿江流域的木材生产活动逐渐兴起,并形成具有鲜明特征的生产模式。日俄战争后,日本成立鸭绿江采木公司,作为其侵入鸭绿江林业生产的工具。该公司围绕木材生产领域所推行的各项业务,本质上属于对既有生产模式不同程度的模仿。在经营过程中,该公司的组织与资本优势不仅未能转化为经营效率优势,反而造成一些不利于自身发展的障碍。鸭绿江林业生产的驱动力量始终是当地既有的生产模式,以及付出劳动和资金推动该模式不断运作的从业民众。鸭绿江采木公司所扮演的角色,不过是相对边缘的生产参与者,以及榨取从业民众的劳动或投资所得的剥削者。作为林业投资活动的经营形式,本土的、由经济规律自发孕育的料栈,比外来的、由政治野心强行制造的鸭绿江采木公司,表现出了更为适应当地林业生产环境的生命力。

 

 

 

 

 

 

关键词

  鸭绿江采木公司 东北地方史 林业 日本侵略

 

 

 

 

 

作 者 

  叶磊,中山大学(珠海)历史学系博士后

 

 

 

 

 

 

 

 

“森林”进入城市:

民国时期森林公园筹设研究

 

 

 

 

 

左承颖

 

 

 

 

 

内容提要

  民国时期,在历届政府倡导的造林活动中,森林公园的筹设别具意义,反映出国人对森林的认知从强调单一经济收益拓展至重视多效社会功能及景观价值。国内森林公园概念的萌生与清末民初以来森林科学知识、西方城市规划理论和造园学说的传入紧密相关。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受造林运动和“首都计划”的推动,森林公园作为衡量林业管理与都市文明的标尺被纳入实业部施政框架。从1931年起,实业部多次下令全国主要城市筹建森林公园,各地陆续响应,呈现出对此政令的多元理解。民国时期森林公园建设虽然总体未达预期,但在某种程度上展示了荒野森林与城市公园初步结合的过程。

 

 

 

 

 

 

关键词

  森林公园 城市建设 植树造林 森林观念

 

 

 

 

 

作 者 

  左承颖,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近代史研究

 

 

 

 

 

 

后社会史论战时期的学术转向

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形成

——以陶希圣 郭沫若 侯外庐为例

 

 

 

 

 

程鹏宇

 

 

 

 

 

内容提要

  “后社会史论战时期”即《读书杂志》1933年停刊至1937年中国全民族抗战爆发这一历史阶段。在此期间史学界出现了三种相对于社会史论战的学术转向,代表人物分别是陶希圣、郭沫若以及侯外庐。陶希圣转向史料整理而回避马克思主义,走回类似胡适“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的实验主义路径;郭沫若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转向史料的整理与考证;侯外庐则潜心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研究与运用。郭沫若和侯外庐从史料和理论两个方面推动了经典意义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最终形成,他们的学术风格也成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两大优良传统,对当代中国史学的发展仍然具有路径式的典范意义。

 

 

 

 

 

 

关键词

  社会史论战 唯物史观 陶希圣 郭沫若 侯外庐

 

 

 

 

 

作 者 

  程鹏宇,忻州师范学院历史系讲师

 

 

 

 

 

 

 

 

 

学术评论

 

 

 

 

 

 

学术演进和时代变迁视野下的革命史研究

——从“新革命史”的提出和讨论谈起

 

 

 

 

 

 

张太原

 

 

 

 

 

内容提要

  “新革命史”以与传统革命史观“对着干”的姿态出现,实际上二者有着很深的“学统”关系。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革命史研究在中国近代史领域一度式微,在很大程度上缘于社会史研究的兴盛,其实,即使凸显革命史的中共党史研究也深受其影响。“新革命史”的理念和方法,既是一些具体研究实践的升华,又是对改革开放以后学界革命史研究取向的归纳和命名。近十年来,缘于学术自身的演进、社会发展与时代变迁的呼唤,中国革命史研究呈现复兴的态势。“新革命史”研究热即是“再兴”的一个典型表现,且预示了“两个中心”的革命史研究趋向。

 

 

 

 

 

 

关键词

  学术史 “新革命史” 革命史 中共党史

 

 

 

 

 

作 者 

  张太原,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共党史教研部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左玉河工作室研究人员

 

 

 

 

 

 

 

 

 

 

读史札记

 

 

 

 

 

 

 

咸同年间的江南贡院

 

 

 

 

 

顾建娣

 

 

 

 

 

内容提要

  太平天国战争前,江南贡院除办公用房外,号舍最大规模有17200余间。太平天国时期,江南贡院充当太平天国的试场和监狱,大部分得以幸存。太平天国失败后,江南贡院经不断扩建,规模空前。究其扩建原因,主要在于上下江分建贡院失败,分闱无法实现,只能通过容纳更多士子应试,以安抚人心,稳固统治。

 

 

 

 

 

关键词

  江南贡院 太平天国 乡试 科举

 

 

 

 

 

作 者 

  顾建娣,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版权所有 京 ICP 备 05055195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