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日期
(目录显示最新更新的20期内容)
整风运动的心灵史
黄道炫
内容提要:整风运动在中共历史的书写上,地位非同一般。整风的价值,固然体现于政治原则、组织纪律、意识形态等方面,细细追索,或许其对中共新的政治文化的创造,更具持久和普遍意义。整风以运动的形式,通过训导和规范,促使党员在个体选择、个人生活上自觉按党的期望和标准要求自己,把自己打造成对党完全忠诚的“透明人”,这样的规训实践在共产主义政党中也罕有先例。整风对自由主义、个人英雄主义的批判,虽然不及对教条主义、经验主义的批判那样广为人知,实际却具有不可低估的意义。
关键词:心灵史;自由主义;个人英雄主义
作者简介:黄道炫,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行险以徼幸”:杨崇伊的仕途与人生
张海荣
内容提要:杨崇伊出身常熟世家,拥有翰林名衔,拜入翁同龢门下,联姻李鸿章家族,外表风流倜傥,一度是晚清政坛少有的在清流与淮系之间左右逢源的人物。迨至甲午战后任职御史,他却出面为“后党”,为李鸿章代言,首劾强学会,再劾文廷式,接连予维新官绅与“帝党”以重创。戊戌年间,又是他率先出首康有为和吁请慈禧太后训政,致使朝局发生同光以来最大的翻转。继而杨崇伊内结庆亲王,外联刘学询、庆宽,密谋“联日杀康”而未果。光绪二十五年冬,他外放汉中知府却不甘远仕,又借庚子事变之机,参赞李鸿章幕府,主持京师救济局,卒因贪黩昭著而遭驱逐赴任。晚年更因持枪夺妓,被两江总督端方等参奏革职,身败名裂。作为晚清政坛的有名人物,杨崇伊以其独特方式参与并影响了高层权力运作,同时也为认识晚清言官制度的流弊和慈禧太后的政治权术提供鲜活个案。
关键词:杨崇伊;戊戌变法;慈禧太后;李鸿章;康有为
作者简介:张海荣,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浙江国民党基层党务发展之考察(1927—1931)
王才友
内容提要:如果将研究视线聚焦于县及县以下的国民党地方基层党部,可以在呈现国民党组织发展普遍特征的同时,进一步解释其在基层社会发展的地区差异。从1927—1931年浙江国民党的党务发展中可见,即使如浙江这样的国民党核心统治区域,其党务发展在城乡分布上亦极不均衡;但另一方面,国民党在杭州、嘉兴、湖州等发达地区和金华、衢州等相对落后地区又表现各异。“上层有党,下层无党”“城市有党,农村无党”的现象不能一概而论。各地党部往往借助旧议会的权力转移、宗族和地方派系深入地方,这也成为国民党党部尤其是落后地区党部嵌入地方的重要基础。通过考察发现,国民党在浙江发达地区的政治影响力反而远不如落后地区;受“强人政治”的影响,浙江落后地区的地方党部往往在党政冲突中处于强势。浙江国民党的“嵌入史”,可为重新审视国民党的党务发展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关键词:国民党;地方党部;基层党务;强人政治
作者简介:王才友,杭州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
抗战胜利后国统区关于内蒙古民族自治问题的争论探析
杨思机
内容提要:中国近代少数民族自治制度探索经历了曲折复杂的历史进程,基本宗旨是通过确立王朝帝制部落自治转变为民族国家政区治理的具体形式,重塑单一制中央集权的统一多民族国家。从抗战胜利至制宪国大期间,国民政府、知识界、行省当局和蒙古族精英就内蒙古自治问题展开了反复争论,形成了盟旗等于省县的蒙汉联合自治、分省蒙旗自治、脱省联盟自治和废省联盟自治四种代表性主张,焦点是盟的行政定位问题,表面上是蒙汉民族矛盾,本质上是民族自治和地方自治两种理念的对立和融通。国民党虽然把握了内蒙古地区是各民族杂居共有而不是一民族独有、自治是各民族联合自治而不是一民族独治的现实性,但不能突破行省的制度局限,无法协调“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结果加速蒙古族精英的离心倾向。战后国统区关于内蒙古自治问题的争论,客观上为中共建立内蒙古自治区,施行以蒙古族为主体的蒙汉联合自治提供了重要参考,体现了自治和统一相结合的历史必然性。
关键词:民族自治;国民政府;内蒙古;蒙古族精英;地方自治
作者简介:杨思机,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讲师、国家民委基地海外移民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生态、地权与经营的合力:从冀中定县看近代华北平原乡村的雇佣关系
李金铮
内容提要:定县乡村的个案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华北平原尤其是冀中农业雇佣关系的本相。该地区雇工以短工最为普遍,其作用不可小视。雇佣劳动的比例明显高于商品经济发达的江南地区,但这一差异并不存在所谓经济落后与资本主义经济发达的悖论。雇佣劳动关系的形成是雇主与雇工自由选择和理性选择的结果,与雇工的供求密切相关。雇主与雇工之间已无明显的经济契约之外的人身限制,雇工工资基本体现了自身价值和供求变化的关系,其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均有一定增长。长工工资和伙食待遇除了养活自己以外,还可以供养家里一两个人。与贫农相比,雇农生活不一定是低下的。
关键词:冀中定县;地权;雇工;雇佣关系;工资
作者简介:李金铮,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江汉关开埠与汉口国际贸易(1858—1869)
郑彬彬、张志云
内容提要:英国觊觎长江贸易特权,是为了开辟中国中西部市场,扭转对华贸易劣势。然而,随着太平军东征,保护上海贸易成为英国对华外交的重要目标,这使汉口作为“上海内口”违约开埠。汉口开埠的“违约性”及其对上海的“附属性”成为中英交涉长江贸易章程的出发点,也是形塑汉口贸易态势的起始点。随着汉口贸易的发展,重新厘清汉口的贸易定位再度成为英国的需求。通商口岸的贸易态势是条约制度、华洋商人和中外官员在特定历史情境中复杂互动的产物。
关键词:汉口国际贸易;江汉关;长江通商;中英关系
作者简介:郑彬彬,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博士研究生;张志云,上海交通大学历史系教授
跨国史视野下中国废除治外法权的历程(1919—1931)
吴文浩
内容提要:殖民帝国在半殖民地国家的治外法权是近代的国际性现象。通过外交官与外国顾问等群体建构的信息传播路径,包括中国在内的半殖民地国家在解决法权问题时,得以吸纳其他国家的经验。近代中国首先了解、采行日本的办法,即在5年内改革法律及司法,然后取消治外法权,但未能藉此废除治外法权。通过法国顾问宝道等人的引介,北京政府一度试图采取暹罗的办法收回上海会审公廨,进而解决法权问题,亦未成功。20世纪20年代,同为“病夫”的土耳其的成功激励了国人,国民政府取法土耳其以取消治外法权,但因缺乏稳固的中央政府等因素,在列强反对后,只能提出折衷土耳其与暹罗办法的方案。
关键词:治外法权;日本;暹罗;土耳其;会审公廨
作者简介:吴文浩,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博士后
语言政治和话语权力:1933—1934年围绕“英语八五运动”的文化论争
尤小立
内容提要:1933年5月,中华书局出于生意考虑,在引进奥格登的“基本英语”后发起“英语八五运动”,却引发了一场文化论争。为了维护世界语,加之对帝国主义文化侵略的戒备以及民族危机下民族主义意识的增强,世界语者难以接受“基本英语”替代世界语成为国际辅助语,更难以接受世界语“没有祖国”的指责,率先批评“基本英语”。林语堂因秉持语言的自然起源论,也反对“基本英语”的人为性和“非自然”。论争涉及诸如谁有资格成为国际辅助语、人造语的合法性、语言的民族性、语言的“祖国”“用武之地”以及语言的代表性、大众性和普及性等问题,呈现话语权力之争的态势。这一论争持续到1934年,虽无明确的结果,却反映了时代的精神和思想状况以及知识人对语言的基本认知。
关键词:基本英语;世界语;国际辅助语;林语堂;中华书局;英语八五运动
作者简介:尤小立,苏州大学哲学系副教授
《英轺日记》作者问题辨析
吴仰湘、周明昭
内容提要:上海文明书局1903年版载振《英轺日记》曾风行一时,民国以后却不断有人怀疑载振的作者身份,认为该书由随行参赞唐文治代编,近年来该书更被划归唐文治一人名下。其实《英轺日记》是使团成员集体编纂成书,载振身为出使大臣可以领衔署名,而唐文治并未大量参与该书的资料搜辑和后期编纂,难以指其为实际作者。唐门弟子、学界中人纷起为唐文治追讨《英轺日记》著作权,也有悖唐氏本意。
关键词:《英轺日记》;载振;唐文治
作者简介:吴仰湘,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暨近代经学与文化研究中心教授;周明昭,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