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日期
(目录显示最新更新的20期内容)
张之洞督鄂时期未刊手札
刘青峰 整理
本篇收录张之洞致陈宝箴、瞿廷韶等人手札39通,时间起于光绪十七年(1891),迄于光绪二十二年(1896),内容涉及张之洞督鄂时期的洋务措施、周汉案、李洪反清暴动、武穴教案、张铭案、甲午借款、湖北官钱局的设立等问题,均未见于已刊各种版本的《张之洞全集》,对于相关历史研究具有重要价值,亦可弥补全集之不足。
梁启超致康有为未刊手札
马忠文 整理
本篇收录甲午至辛亥期间梁启超致康有为手札18通,主要涉及保皇会时期康、梁的政治活动和思想,对于晚清史研究颇具史料价值。原件现藏中国台北,除两通曾有学者引用外,皆未见刊行。
华勇营出军志(上)
刘本森 译 关康 校
英国1899年租占威海之后,成立了一支编制为1000人的雇佣军,军官为英国人,士兵多系从山东、直隶等地招募的农民,并命名为华勇营,负责维持租借地治安,后于1906年解散。华勇营军官巴恩斯(Arthur Alison Stuart Barnes)1902年出版《华勇营出军志》(On Active Service with the Chinese Regiment),详细记载了英国在威海卫组织华勇营,以及该军参加八国联军之役的经过,是华勇营历史亲历者的唯一记录。书后所附英国驻华公使、驻威海卫办事大臣关于华勇营的通信,以及当时各报对华勇营的报道和评价等历史文献,也可为已有史料之补充。
山西大学堂西文史料一组
毕善功等 著 赵中亚 译
庚子事变后,英国浸信会传教士李提摩太提议将山西庚子赔款50万两用于创办一所中西大学堂。1902年,学校落成,是即山西大学堂。山西巡抚岑春煊奏准将其归并作为西学专斋。本组资料即由时任西斋教习的西人撰写,内容涉及山西省城兴办新式教育的情况、山西大学堂的设立过程、师资状况、教学活动、建筑的设计及建造始末,以及译书馆出版译著书目等,不仅反映了西人对当时山西教育的认知,且可与中文文献互补。
刘符诚致陆征祥手札(下)
崔 彤 整理
本篇收录1936至1948年间刘符诚致陆征祥手札138通。刘符诚(1881-?),字荩诚,号黼斋,系陆征祥结义兄弟。民国初年任北京政府外交部秘书、参事,后任中法工商银行中方董事。这些信函不仅具体记录了二人的交往、思想、信仰、生活等方面的情况,对于中法工商银行运营情况、民国驻外机构及外交界人员的活动也多有涉及,对于相关人物及民国史研究均颇有价值。原件存比利时圣安德肋修道院。
战时流亡学生日记
张传淦 著 张尔平 整理
张传淦(1920-2014),山东泰安人。石油地质专家,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45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地质系,后长期从事石油勘探、教学、科研工作。七七事变后,张传淦随山东省立济南高级中学徒步入川,在绵阳国立第六中学学习,1941年考入中央大学。本日记系根据其日记及部分事后补记或追记材料整理,涉及1937年至1944年内迁流亡经过、战时国立中学教育及大学校园生活等,反映了战时青年学生的生活、情感,乃至其变迁轨迹,对抗战史研究具有多方面史料价值。
邵循正佚文选编
戴海斌 整理
邵循正(1909-1973),字心恒,福建侯官人。近代著名历史学家,在蒙古史、元史和中国近代史领域卓有建树,为中国近代史学科新研究范式的重要奠基人之一。本篇搜集邵循正早年佚文11篇,均作于1928-1948年间。包括其早年习作、学术译介、书评以及若干史论与政论文章,反映了作者的学术兴趣和专业训练,以及某些隐而不彰但十分重要的政治观念。这些佚文可与《邵循正历史论文集》及“补遗”等互补,对于邵循正研究及中国近代学术史研究有所裨益。
《张百熙等致蒋兆奎手札》考证记
刘 萍
《张百熙等致蒋兆奎手札》载《近代史资料》总143号。本篇编辑手记介绍了对手札涉及到的收信人、写作年代、相关人物等基本问题的具体考证过程,证明在大数据时代,仍需借助传统考据方式、通过史料比对分析以探究历史史实之间的内在关联。